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贞良 《经济论坛》2003,(24):71-7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社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各种经济、技术、信息服务和联合起来进入市场,国家也需要对农村经济加强指导和调控。供销社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担当起责任。”党和国家之所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任交给供销社,并希望其成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中坚力量,是因为供销社是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党和政府实现助农增收的最佳途径,因此构筑新时期助农增收龙头自然成为供销社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搞好统筹规划,大胆实践,通过…  相似文献   

2.
朱剑峰 《技术经济》2004,23(11):14-16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它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必须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并对现有的农业生产微观组织进行改造。这种创新和改造只有首先在实践中探索,这种探索需要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和农户以及县乡基层政府共同努力去完成。对农业生产组织进行制度创新或对微观生产经营组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推动农业市场化的进程。供销社作为农户走向市场的载体,必须深化改革,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合作制入手,努力构建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真正发挥出供销社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拟通过界定"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分析现阶段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新疆农村的实际情况,指出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浆水供销社是怎样靠流通带动成为产业化经营龙头的国务委员陈俊生最近指出,供销合作社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纽带和桥梁,抓住了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就抓住了农村经济流通的关键,这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业强市、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方向是参与和推动农...  相似文献   

6.
<正>一、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农业的发展与世界贸易的联系日益密切。 在新的实践中,必然产生新的问题,要求用新的理论加以指导。就我国农村经济而言,它正处在新的发展阶 段,这是一个"农村结构加快调整、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产品供给最充裕,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阶  相似文献   

7.
周萍华 《技术经济》2005,24(11):32-34
长期以来,供销社一直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供销社在体制、机制、业态、观念、素质等方面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基层社和社有企业仍处于维持生存状态,发展和服务实力不强,联合与合作阻力重重,不能形成参与大市场竞争的有生力量。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发挥自己在“三农”服务中的作用,是当前供销社改革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妍蓉 《广东经济》2016,(12):111-11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供销社是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重要主体.通过分析,发现供销社在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供销社应增加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选拔、继续深化改革、整合资源、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实施网络品牌培育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荣 《经济问题》2007,1(9):80-81
一、邓小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思路 (一)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根本性改革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民没有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力长期得不到提高,这说明,农村的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羁绊,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1)
贵州属传统的农业省,城乡二元结构突出,针对农村、特别是偏远乡镇百姓的小额存、取、结算支付等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为解决金融服务问题,新世纪以来,贵州省供销社依托自身组织体系,通过供销社直接注资成立并控股,设立股金服务部、城乡消费合作社或股金服务公司等方式,为社员开展合作金融业务,对当地金融体系形成了有益补充。贵州省供销社部分县供销社与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域内开展助农取款消费村村通业务。通过供销社的基层服务网点搭建起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平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使农民足不出村(镇)就能够享受方便快捷的基础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1.
要成为“传承”的理由,“永恒”是唯一条件。如一墅一宅因纯美传承;珍宝美钻因罕有传承。“永恒”从来是我们在世间万物更迭中追求的永不落幕的篇章。2008年11月8日,一场难得的“稀世、永恒”赏鉴盛宴在合生帝景山庄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七年 《新经济》2011,(9):70-71
可以说。有了ifttt。Qrobot将再也不会只是个玩具。因为ifttt一脚把Qrobot蹋进了未来。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说"诚"道"信"     
  相似文献   

15.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浙江人做任何事情都敢于"出发".缺少真山真水,他们敢在发展旅游业上"出发",搞起了宋城、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效益并不比别人逊色;缺少自然资源,敢于在专业市场建设上"出发",大做"无中生有"文章,硬是把全国的羊毛衫、木材等产业聚集浙江市场,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培育出地域特色明显、投资主体明确、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块状经济;规模经济薄弱,敢于在提升经济规模上"出发",依托个私经济,实行产业集聚,形成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一根小小的吸管、一条小小的领带、一个小小的纽扣,都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各种界定,实践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运行,其实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经过长期的发展,虚拟资本已经演化为多种形态,构成了现代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加速器。但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变成现代经济泡沫成分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在荀子“义分则和”的理念中,“和”、“义”直接继承了孔、孟思想,而“分”主要基于社会现实的考虑。与孔孟以“敬与让”言“礼”不同,荀子则主要以“分”言“礼”。荀子的“分”有四个层面意蕴:何为“分”、为何“分”、如何“分”、向何“分”;“和”则贯穿于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荀子的“义分则和”思想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现消极色彩,又有不能忘怀现实,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20.
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对循环经济理论假设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建立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理解其前提假设可以更明确地把握循环经济理论相比较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发展实质。本文在简单概括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并说明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前提假设,并以此分析循环经济理论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