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近年来,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参与,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推动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等特点.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是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是科技与经济有机融合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对于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要求,要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对高技术服务业做出了明确部署.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一是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制定软件产业扶持政策等措施,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为推进高技术服务业试点工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高技术服务业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先行开展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试点工作,努力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培育发展新兴业态,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和集聚发展能力.三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务求通过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已于2011年底颁布实施了《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 58号).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如何升级?服务业与集群制造企业互动是否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路径?为回答这样的问题,可以选择从网络结构视角切入,构筑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嵌入的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优化模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嵌入对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密度、网络中介性与网络凝聚性这三个指标上.在此分析模型下,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三指标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中心城市战略地位的提高,服务业集群已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因此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对相关研究的梳理表明,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成本节约、知识外溢和接近全球网络,但相比制造业集群的研究,目前有关服务业集群的研究还很薄弱,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服务业集群形成机理的主流分析框架是在西方跨国公司将劳动密集型的标准化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背景下针对发达国家服务业集群的现实而构建的;对服务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分析比较重视供给层面的影响,而较少关注需求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京市投入产出表,以服务业扩大开放这一视角,从多个层面探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最新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服务业扩大开放不断深入,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结构也趋于升级;同时,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主动融合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但扩大开放对制造业高端需求的带动作用还不显著。因此,应深入推进北京全域服务业扩大开放,发挥北京科创、金融优势,构建产业融合链条,推进高端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由之路。安徽具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和机遇。面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安徽应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加强产业规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平衡发展和有效集聚;加强新兴产业发展,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利用生产性服务业来带动现有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7.
服务产业集群的演进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产业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并且主要集中在对具体服务企业的微观研究领域。本文从集群角度,针对服务产业出现的集聚现象,提出服务产业集群概念,并对比制造业集群研究了服务产业集群的内在发生机理,指出服务产业集群产生的驱动因素主要是顾客导向、信息甄别,分析了集群这种区域组织结构对于服务产业而言所具有的特殊优势,能够孕育企业的创新行为,同时指出服务产业集群衰落的主要原因是集群内的趋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服务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显著增长并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由此厘清某些模糊认识、走出发展误区十分必要。一是服务业集聚区的区位选择不能与制造业雷同,二是服务业中"现代"与"传统"主要因生产或服务方式不同而区分,生产服务业迅猛发展并不意味消费服务业或商贸流通业的衰落;三是不能用一国或大经济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标准来看待一个较小区域的服务业,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并非越高越好;四是是以专业镇为标志的珠三角产业集群模式,决定其产业转移和服务业发展要防止"产业空心化"问题;五是发展珠三角服务业不必过度强求"粤港合作"。  相似文献   

9.
使用2021版增加值贸易(TiVA)数据,采用出口增加值分解、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显性比较优势方法测度并比较中国和俄罗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特征。研究发现,由于受到欧美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萎缩”、新旧全球价值链交替过渡期以及国内大循环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下降。俄罗斯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形成了以原材料、能源出口为主的贸易模式,处于全球产业链上游,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水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但并不稳定。中俄之间初级产业和制造业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服务业互补性相对较弱。俄乌冲突促使俄罗斯“战略东转”的全球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全球价值链“萎缩”“重叠”“断链”迫使中国亟须寻求新的合作伙伴重塑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俄开展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合作前景广阔。传统能源产业可构建生产商或采购商驱动的价值链合作模式,中低技术制造业可采用产业转移模式进行合作,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应采用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的价值链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联系日益紧密,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已成为大势所趋。河南省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应借签日本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其对制造业的贡献比重,培育有中原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举世瞩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定义,知识型服务业(Knowledge-based service industries),是指提供服务时,融入科学、工程、技术等的产业或协助科学、工程、技术推动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教育服务及健康医疗服务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它实体.如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销售渠道和客户、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资相关的产业公司等.按以上定义,和产业集群(尤其是制造型产业集群)相关的知识型服务业可以视为以提供技术知识(know-how)为主,并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业,或拥有技术背景的服务业.  相似文献   

12.
经济结构转型是困扰香港发展的主要问题。经济高度服务化、服务经济虚拟化、对房地产业有较高依赖、产业升级缓慢等问题削弱了香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香港应基于国际、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和香港经济的比较优势与约束条件,以知识经济和高增值服务经济为转型方向,实现香港高增值服务业和内地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产业整合,并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进一步创造和巩固竞争优势,从而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减税.以生产者服务业减税的增长效应为例,从产业关联角度考察服务业减税对制造业增长的推动作用.生产者服务作为生产过程的中间投入,产出主要投入到第二产业及其他关联产业的生产中,给这部分服务减税,能扩大生产者服务业规模,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制造业发展并带动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降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税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二产业产出和劳动生产率,但金融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低,减税的增长效应不明显;从细分行业来看,降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税负能推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发展,降低金融业税负则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减税的积极效应还受产业关联水平的影响,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较弱,生产者服务业的助推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高技术产业集群是近年来产业集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分析出发,通过将高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进行对比,揭示高技术产业集群独特的概念内涵。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模式,分析政府作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持因素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辽宁省当前产业集群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对辽宁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受美国金融危机和宁波自身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叠加的影响,探讨宁波实施产业创新的基本思路应从四个层次入手:一是明确重点.以产业竞争力提升统筹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二是以块状经济为依托,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平台。促进产业集群从模仿型向创新型攀升。三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外资实施“嵌入式”发展,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四是加强社会服务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高技术与高效率为特点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形成产业集群,形成区域集群优势和区域创新体系。以美国硅谷、日本筑波、中国台湾地区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为代表的高技术园区成为上世纪以来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成功典范。正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的:“本世纪(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这种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的结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离的难题,使人类的发现或发明能够畅通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中,该方法在深入探讨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可以考察产业的内生增长情况。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大于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这在制造业部门表现尤为明显,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其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同样不容忽视;第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与生产性服务业强有力地支持了制造业发展不无关系,相反,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不太明显;第三,从生产性服务业分部门来看,内生增长效应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趋于上升,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仍有待改善。关联效应方面,应注重增强金融业对制造业的溢出能力;第四,制造业分部门中,内生效应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橡胶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以及绝大多数技术密集型产业。除纺织业、橡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外,其他行业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拉动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融合进一步增强,国际间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化日益明显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陕西应当充分利用本地区制造业、区位、人才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发区建设和国际产业转移等形势,从不同路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动因:提升创新能力、降低成本等,外部动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影响因素:市场需求、人力资源、风险投资等,接着进一步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提升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大高技术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采用2009—2017年中国28个样本省区市的相应数据,运用网络S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检验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制造业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样本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整体较低,且成果转化效率低于技术研发效率;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水平有待提升,并呈东、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格局;从总体来看,无论是在技术研发阶段还是在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均显著;这种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的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均显著,而中部地区仅在成果转化阶段显著,西部地区仅在技术研发阶段显著。因此,应积极引导和促进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效率的作用,并通过技术交易市场化促进成果转化;同时,应结合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别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