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利用14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五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两类商业性银行2000年到2004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效率差异进行统计鉴定.结果发现,14家银行总体上效率都呈现上升趋势;国有银行的纯技术效率远远超过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的规模效率远远超过国有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全部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适当调整规模可以提高国有银行效率;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技术效率差异不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14家银行的投入拥挤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1)总体上,我国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投入拥挤程度呈下降趋势;(2)国有银行投入拥挤明显改善;(3)股份制银行人员投入拥挤起伏比较大,最后仍然回归到低位水平.分析造成股份制银行投入拥挤大幅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交通银行冗余人员的大幅度增长所致.  相似文献   

2.
矫宇 《时代金融》2014,(6):82-83
本文将数据包络方法(DEA)引入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评价体系,建立基于DEA的商业银行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上市的四家国有银行,八家股份制银行2011年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技术效率上,国有银行低于股份制银行;纯技术效率上,国有银行低于股份制银行;在规模效率上,国有银行要优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为规模报酬不变,中国农业银行为规模报酬递增,其他两家银行均为规模报酬递减,而文中所列出的股份制银行中大部分银行为规模报酬不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数据包络方法(DEA)引入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评价体系,建立基于DEA的商业银行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上市的三家国有银行,七家股份制银行和三家城市银行2008年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技术效率上,国有银行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十三家银行的纯技术效率水平基本都达到了有效,但是规模效率无效的原因存在差异,国有银行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而除交通银行之外的股份制和商业银行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数据包络方法(DEA)引入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评价体系,建立基于DEA的商业银行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上市的三家国有银行,七家股份制银行和三家城市银行2008年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技术效率上,国有银行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十三家银行的纯技术效率水平基本都达到了有效,但是规模效率无效的原因存在差异,国有银行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而除交通银行之外的股份制和商业银行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004-2006年我国17家商业银行效率进行测算,得出了各银行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情况。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近年来国有银行和其它商业银行的改革上市,我国银行业整体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四家城市银行效率表现最好,国有银行中未上市的农行效率最低,上市银行平均效率要高于非上市银行;我国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规模效率间存在"倒V字形"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6.
程柯  程立 《海南金融》2012,(6):19-24
本文选取我国2000-2009年14家商业银行(4家国有银行和10家股份银行)有关数据,首次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总体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银行间差别较大.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平均利润效率在2003年存在一个低位转折点,而在2008年存在一个高位转折点,因此笔者认为,在应对金融管理体制改变或西方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国有银行相对于股份银行整体上体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稳健性.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要支柱,其运营状况与一国经济水平紧密相关,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在判断其运营状况时扮演重要角色。效率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商业银行效率,为银行业效率的改善提出针对性和建设性思路。本文以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八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和四家未上市股份制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以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净值、存款为投入指标,正常贷款、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为输出指标,对17家银行2006年至2011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度量。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银行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包含和不包含信用风险的两组样本,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2000-2007年我国十四家商业银行X-效率值进行估算。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存在较大影响,不考虑它们往往导致低估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经信用风险调整后的效率水平要高于调整前的效率水平,信用风险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效率水平都产生了影响,其中对股份制银行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何梅 《福建金融》2012,(11):16-20
本文采用可以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影响的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11年13家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11年我国银行业总体技术效率未达有效,除净利息收入外其他投入产出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资源利用存在一定的浪费。比较剔除调整前后银行技术效率之间的差异发现,国有银行技术无效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的相对不足,股份制银行的无效主要来自规模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Boone指数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2007-2012年19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为:五大国有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最强,股份制银行次之,城商行的竞争力最弱;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竞争性增强趋势明显;总体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成本控制水平相近,但是这两类银行的成本控制都优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中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超 《金融论坛》2006,11(7):54-59
本文运用DEA方法,采用中国与印度共32家国有商业银行(其中中国4家,印度28家)2004财年的经营数据,分析了其技术效率、纯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将中国与印度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成两组分别对三种效率做了对比检验。结论为两国国有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值较高,但72%的银行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取得规模经济是两国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要面临的选择。印度国有商业银行各项效率稍微领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但在统计上却均无显著性。虽然印度总量资产远小于中国,金融发展历史久于中国,但从整体上来说,作者认为并不像有些文献中提到的印度银行体系效率要远高于中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现状及生产率变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庞瑞芝 《金融论坛》2006,11(5):10-14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8家三类商业银行2000~2004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三类商业性银行的效率存在差异: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最低,并且呈规模报酬递减;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略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由相对最低转为相对最高。总体上看,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规模效率无明显变化。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规模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受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以及宏观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DEA的基本模型对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4年和2005年的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规模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总效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银行资产规模是影响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市场份额与银行效率呈正相关,商业银行规模过小或规模过大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tests the impact of risk and competition on efficiency in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over the period 2003–2013. Comprehensive types of risk-taking behaviour are considered including credit risk, liquidity risk, capital risk, and insolvency risk. Competition is measured by the Lerner index. The results are cross-checked using an alternative econometric technique as well as an alternative competition indicator.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technical and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ie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r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affected by liquidity risk. They further show that greater competition precedes declines in technical and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ie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nese bank efficiency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bank diversification, banking sector development,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inflation and GDP growth rate. The findings also indicate that, compared to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nd city commercial banks have lower technical and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ies.  相似文献   

15.
运用投入导向型的DEA-BCC 模型,对东部沿海10省市36家样本城商行2008-2012年的技术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近五年来样本城商行总体技术效率保持平稳,并呈较为平坦的“V型”变化趋势,样本城商行的技术效率并没有在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得到持续有效提升。进一步对技术效率的分解项目进行分析发现,纯技术效率是制约样本城商行总体技术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表明,样本城商行的内部管理能力亟待提升。此外,无论是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都与样本城商行的规模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体而言,大型城商行的技术效率及纯技术效率要优于中小型城商行,但是,中型城商行在规模效率方面略胜一筹,样本城商行存在较为明显的“倒V型”成本曲线。  相似文献   

16.
By adjusting direction vectors, we are able to meas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incorporating risk preference of individual banks using non-parametric and parametric approaches. Furthermore, we explore categories of commercial banks by comparing their risk preferences to the risk preference that optimizes technical efficiency. Three results emerged. First, technical efficiency scores of joint stock and city commercial banks surpassed those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optimal risk preferenc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generally improved over time. Second, the preference for risk balance was optimal for achieving technical efficiency. Third, a larger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and joint stock commercial banks fall into the preference for risk neutral category than city commercial banks.  相似文献   

17.
谭政勋  黄东生 《金融论坛》2012,(1):23-28,45
本文运用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3~2010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稳定与信息披露的关系。中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在逐渐增强,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稳定性。进一步发挥信息披露的市场约束作用,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基础。银行资产规模以及利润的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的担保,而股份制银行具备相对完善的治理制度,两者的稳定性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别。政府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真实的财务信息,加强信息披露的市场约束作用,加强对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建军 《金融论坛》2004,9(1):37-43
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是从财务效益、流动性、安全性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从内部管理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运用功效系数法和分析系数法将绩效量化.本文初步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绩效量化方法体系,通过对2001年我国12家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商业银行的企业性绩效进行比较,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流动性方面的表现好于其他商业银行,同时应在财务效益及发展能力方面尽快提升实力,提高企业性绩效水平;并依据可比性和可测性原则设计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国际比较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得出2000年中美两国同等规模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差异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性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金融论坛》2004,9(5):17-22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其承担公共性职责的必然性,因此,单纯的企业性绩效评价对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公平,必须进行公共性绩效评价.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共性绩效主要体现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经济增长、维持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效率与金融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包含企业性绩效和公共性绩效的综合绩效评价对国有商业银行才是全面和公正的评价.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绩效排名好于企业性绩效排名.公共性绩效评价体系适用于国有性质的商业银行评价,只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公共性功能就不会消失,公共性绩效评价就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