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岩 《中国经贸》2014,(9):107-107
资本充足率是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最低资本金的要求,为了满足监管当局的资本金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金。随着资本监管的不断强化,资本管理新规不断推出,强化资本约束力度也日趋加强。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业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快速发展不断深化过程中,逐渐面临着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尴尬境地。国内商业银行外延式粗放、高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短缺和不足,建立商业银行资产增长的约束机制,增强商业银行抗凤霞能力,实现银行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要考虑、关注和需要着力采取措施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资本约束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面对这一不争事实,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困境?本文对我国银行资本约束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贷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信贷规模管理和信贷合同管理两个方面,加强信贷规模管理和信贷合同管理是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央银行加强对商业银行规模控制以及实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背景下,采用VAR方法和情景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规模约束下和资本充足率约束下的信贷管理问题。结果发现:第一,规模约束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其中存款准备金率比存贷款利率对贷款规模影响显著,但存在4个月的时滞;第二,资本充足率约束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合同签订比例,按照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已签未贷合同需要增加资本金以覆盖其风险。  相似文献   

4.
袁旭 《改革与战略》2005,(9):137-140
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因资本约束与资本积累严重失衡而遭遇瓶颈,突破瓶颈,需要以体制改革为契机,转变经营模式,平衡资本约束和发展,逐步走向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文献指出我国银行业监管具有激励不相容性,但是通过对银行盈利性与资本充足率关系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资本数量虽然偏低,但在隐性存款担保机制尚发挥主要作用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激励相容性。因此,从具体国情出发分析,资本约束下我国银行业监管具有一定的正激励相容度,只是趋近于零。我国银行业监管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逐渐向+1靠拢。  相似文献   

6.
马丽斌  赵蕾 《特区经济》2010,(12):85-86
伴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化和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趋势,商业银行的资本风险管控越来越成为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商业银行资本风险定义及资本风险的划分入手,以当下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数据为依托,试图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管控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12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十分活跃的力量.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届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颁布,我国逐步完善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强化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硬约束,如何通过强化资本约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评价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标准,并通过生益模型和TM模型,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指标和时时风险管理能力指标有所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银行的盈利性仍然较差,安全性和流动性也不容乐观,公司治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巴塞尔协议是普遍接受的银行风险管理的协议、监理标准与指导原则,银监会按照巴塞尔协议的原则对银行进行监管。回顾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本结构在不断改善,但存在融资渠道过于依赖外部资金注入的问题。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水平决定着银行经营的盈利性和安全性,因此客观地评价银行信用管理水平,并分析在信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4年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14家银行的信用管理综合评价分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资本充足率是现代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保持充足的资本是其得以生存与发展,进而有效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条件。2009年以来,商业银行信贷的大量投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企稳回升,也不可避免地给银行资本充足率带来较大压力。本文在介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不足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提高资本充足率途径的分析,提出了当前形势下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银行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条件下,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表现出有效性;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相似文献   

13.
周军民 《开放导报》2006,(2):102-105
本文研究了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格局、选用资本状况、资产状况、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和世界银行业排名等指标,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与竞争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张旭  方显仓 《南方经济》2020,39(9):39-53
资本账户开放对一国宏观经济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资本账户开放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的财富与估值效应、周期效应、道德风险效应和竞争效应,利用2011-2017年期间22个新兴经济体111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账户开放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且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资本账户开放与商业银行风险呈正U型关系。(2)资本越雄厚、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抵抗资本账户开放影响的能力越强。为避免银行体系风险的过度积累,政府应考虑银行业资本充足情况与宏观经济情况,不断探索宏观审慎工具,合理安排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15.
Our answer is no, not at least without fundamental changes on the roles of Chinese banks and on the current unfavourable bank regulations towards domestic banks. As a result of China's accession 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foreign banks could compete directly with Chinese banks with little barriers from December 2006. We argue that foreign banks’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in modern banking activities coupled with their interests and regulatory advantages in the traditional Renminbi (RMB) business will lead to a loss of RMB deposits and loans from local banks. Given that Chinese banks are currently ridden with large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low capital adequacy, the foreign bank entry will exert further pressure on the banks’ profitability and solvency. It is likely that the health of Chinese banks will deteriorate further in the post-WTO era.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产融结合的研究对象,并且主要运用制度分析方法,从制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内在制约因素,指出要着重进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制度创新,从更深层次的体制层面,加快推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capital structure on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Ghana. The study used a sample of 21 commercial banks over the period 2000–2014 using panel corrected standard errors and two‐stage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approach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nk capital structure measured as capital‐to‐asset ratio is a robust and positive driver of bank performance (profitability) measures (return on assets and net interest margin).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share of customer demand deposit positively affects bank profitability.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pital‐to‐asset ratio and performance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bank capitalization policy implemented by the Bank of Ghana. Also, the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recent upsurge in bank short‐term deposit mobilization strategies and promotions by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country to enhance their deposit base.  相似文献   

18.
Seeking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bank governance in the 1997 crisis, we study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bank performance from 1987 to 1997. Financial performance ratios (capital adequacy, liquidity, profitability, and loan preference) are regressed on structural variables (bank assets, net income,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and time), focusing on banks’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During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loan-preference ratios were higher, perhaps signaling more risk; so were capital-adequacy ratios. Capital adequacy falls, then rises as management size increases; profitability behaves oppositely, indicating diminishing returns. Thailand’s, Korea’s and Indonesia’s banks show stronger lending preference but weaker profitability; possible harbingers of crisis.  相似文献   

19.
在资本约束日益严格的情形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我国13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以RAROC指标为核心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效率高低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上市商业银行风险调整后收益率的标准差水平普遍都不够理想,各类业务之间的发展均衡性不高。此外,银行各类业务发展的均衡水平与风险调整后收益率的大小匹配度不高,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