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破产与银行债权保护方法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程清波近几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些企业借破产之名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对此没有进行及时制止,以致于愈演愈烈,形成了近期的“破产风”。因此,研究企业破产情况下如何保全银行债权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陈罡 《新金融》1995,(2):30-31
—银行参与实施企业破产活动的必要性 企业破产与银行密切相关,银行作为企业最大的债权人,积极参与实施企业破产活动,是绝对必要的。 首先是企业破产形势发展的需要。自1988年《破产法(试行)》实施以来,全国各级法院已受理破产案件1385件。1994年为了配合开展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工作,国务院选择18个城市进行国有企业破产的试点,并且决定提高企业破产试点呆帐准备金,由原来的2%提高到6%。可以预计实施《破产法》的条件“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破产问题与银行对策——兼论国有企业破产的立法建议唐向文一自1994年10月国务院决定在18个城市进行国有企业破产试点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舆论导向的影响,企业破产步伐突然加快,几成风潮。大量企业的破产,其贷款与欠息沦为呆帐和坏帐,使作为主债...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破产浪潮中产生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给银行的资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笔者试从法律角度对破产企业逃避银行债务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一、现状(一)法制不健全,行政干预严重,执法不力,导致企业破产,银行损失严重。一是关于银行贷款在企业破产清偿中的顺序问题。《破产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二)破产企业所欠  相似文献   

5.
企业破产给银行带来的影响与对策韦炳切自我国颁布实施《破产法》后,一些资不抵债的企业宣告破产。给银行的信贷资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如何在实施《破产法》中避免或减少信贷资产损失,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一、企业宣传破产给银行带来不良影响(一)企业破产有损于...  相似文献   

6.
陈融 《福建金融》2004,(11):40-41
运用法律武器来防范企业借破产逃废银行债务,是商业银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企业申请破产适用何种法律及商业银行如何及时申报债权、正确行使别除权、充分行使追偿权等方面分析企业破产过程中的银行法律维权工作,并重点介绍针对企业破产过程中几种典型的逃废债务方式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如何运用破产法新司法解释维护金融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关于审理企业破产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四大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债权银行如何运用新法规来规范企业破产行为,保护银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们在核销银行呆坏帐时发现企业破产过程中存在严重损害债权人——银行合法权益的现象,个别地方借企业改组、兼并、破产来逃废银行债务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造成了大量银行债务在合法外衣的遮蔽下被废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问题的出现既有法规上的不完善,又有制度方面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企业破产法》虽然规定: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和债务人均有权提出破产申请。而目前企业破产大都是由债务人提出的,相反,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申请破产的企业几乎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我国现行企业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企业破产需要企业主管部门或政府批准同意,企业是主管部门或政府的附属  相似文献   

9.
加强信贷资产安全管理孙茂林,烟淄青最近我们对山东省烟台自行车厂、青岛毛纺厂、桓台棉纺厂三户破产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企业破产后,受损失最大的是银行贷款。许多人讲,企业破产,破的是银行的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清偿银行债务未被放到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一据调查,1994年,武汉市作为全国18个企业破产综合试点城市,全市各级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38起。其中经市破产组织论证、批准实施的破产案件22起。这22户破产企业的资产总额为280455万元,负债总额为66695.85万元,其中欠五家专业银行贷款43笔,本息合计42288.18万元,占负债总额的63%。可见,银行是破产企业主要的、也是最大的债权人,银行贷款占据了企业负债的绝大部分。企业的破产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切身利益。然而,从整个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破产法》的实施,采用破产重组方式处理债务(主要是对银行的债务)的企业越来越多,破产重组制度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的影响日益显现。本文结合企业破产重组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具体破产重组的实践,对商业银行应对债务企业破产重组时应采取的对策和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实施破产,将给银行资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防范企业破产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的风险损失,不仅要有应急措施,更要有长远的对策;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一)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规范企业破产行为。这是防范企业破产给银行资产带来风险的根本性举措,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1.政府部门要加快企业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企业法人所有权制度,使企业能够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有权依法处置企业的资产,包括产权转让、拍卖、兼并,或同其它经济成份合资或联合,直至破产。同时,地方政府、财…  相似文献   

13.
银行对企业破产应采取的对策及措施王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的改革正逐步加大力度向前推进。企业破产的现实也伴随着改革步伐,在大范围内紧锣密鼓地向人们逼进,企业破产法的实施使一些严重资不抵债,长期亏损的企业相继破产,这是市场...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有关破产法规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及与当前企业破产实践的严重不适应性,使企业在破产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银行债权的保护和正常的银企关系,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本深入分析了当前有关破产法规存在的缺陷,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有关破产法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破产会计处理问题解答问:企业破产清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答:根据我国《破产法》的有关规定,企业破产清算的基本程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破产申请阶段,二是和解整顿阶段,三是破产清算阶段。各地方在进行企业破产的具体操作时,均依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对有关程序...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破产 ,在理论上被就是企业死亡 ,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客观经济规律。正确运用企业死亡这一特殊方式 ,对债务人是一种法律上的救济 ,从某一角度上讲对债权人也是有利的 ,然而近年来 ,在国企改制试点区 ,却把企业破产当作最后一根救命草 ,借破产之名 ,行逃债、甩债、废债之实 ,大肆蚕食鲸吞债权人利益。作为企业的最大债权人的银行 ,研究企业破产过程中如何保全债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企业破产中银行的债权风险(一 )破产中政府色彩浓厚 ,债权人失去主动权。首先 ,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清 ,破产…  相似文献   

17.
周刚 《上海金融》2003,(3):46-47,31
随着我国企业破产案件大量增多,现行的1986年《破产法》及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已难以适用,为了使《破产法》能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2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破产规定》”),并于2002年9月1日实施。鉴于多数破产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因此,《破产规定》对破产法的发展和完善及对银行实现债权有实质性影响,本文对此从四个方面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企业破产与银行风险防范的思考何五星一、国有企业破产是我国银行的最大风险应该承认,现代企业的负债经营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企业不仅可以选择借款的对象,而且也可以选择借款的形式。银行、投资公司或者其他企业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债权人,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或者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出现了一个企业由“羞于破产”到“争相破产”的转变过程。企业希望通过破产赖掉自己的债务,同时为安置职工找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这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债权人对破产感到恐惧和忧虑,而债务人申请破产的积极性又异常高涨的这种矛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其中对银行债权的冲击最大,企业破产几乎可以和逃废银行债务划上等号,银行破产债权的弱化现象令人担忧,亟待研究与治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银行监管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随着人们对银行业务性质及风险认识的加深,银行破产法理论已历经了从一般企业破产理念到对存款人特殊利益的保护、再从对存款人特殊保护到破产预防的变迁。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符合了金融是经济核心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存款人利益的一种应有的人性关怀。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理论与实践仍停滞于原始阶段。因此,进行现实的分析,并在立法上进行一定的矫正思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