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母性蕴涵着迷人的神韵,散发荡涤灵魂的魅力。因为母性,人间变得温情;因为母性,世界变得圣洁;因为母性,教育变得人性。教育要母性,教育要母爱,教育就是一场"母爱的释放"、"母爱的旅行",教育者就要做"慈母"——有母性、富母爱。母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母爱是教育的根基,没有爱,教育将失去支撑;母爱是教育的名片,没有爱,教育就无法说明自己的身份;母爱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教师所有的教育活动将苍白无力。母爱是教育的要求、希冀和全部阐释,母爱是教育的生  相似文献   

2.
<正>有些教师和家长存在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把爱和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有了爱就有了教育,这是错误的。爱不等于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教育不等于爱,教育更是建立在爱心之上的智慧、技巧、策略、章法。看两个社会场景: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教育就是一种服务,服务的对象自然是学生,学生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十个学生才是教室的主人和课堂的主力军。课堂绝不是老师一人主宰的、死气沉沉的"教堂",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富有灵气的"学堂"。教师任何形式的"教"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没"学"或者没"学会",那么"教"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只有学生"学进去",教师的"讲进去"才有价值和意义;只有学生能"讲出来",教师的"讲出来"才有效果,才会精彩;只有学生既"学进去",又能"讲出来",学生才真真切切获得收益,课堂教学才是循规律而行,才会高效而富有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小爱&大爱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爱不等于教育!教育之爱,富有章法。没章法、没原则的爱,容易跌入溺爱的泥潭。溺爱无异于荼毒。质疑者认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教育上典型的矫情行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是通过人为地扭曲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来达到一种情感上的矫情目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通过赤裸裸的夸海口的方式实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老师,你爱学生吗?相信每位老师都会自信地回答:爱。诚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到底怎样的爱才算是真正的教师之爱呢?王老师是学校领导一致公认的好老师,她的教学成绩在同组中遥遥领先,经她教的学生即使英语再薄弱,成绩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人发现,教育界有个颇为有趣的事实是:不管是"专家"还是"砖家",不管是"教授"还是"叫兽",也不管是具备真才实学的内行名家还是装腔作势的南郭之徒——所有人在谈论教育时,都步调致地宣布:教育,永远是离不"爱"的!并且坚信一个没有"爱"的教师,是很难走远的。对此,我无意否认,只是不知他们对"爱"对教育的作用,或者"爱"之教育力量究竟为何,能否说清楚呢?当不停地行走、求索和砥砺后,"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我慢慢体会到这种"爱"实际上更接近于母爱,这种母性之美、母性之气的本然流露,才是教育理想的样子,抑或说,是教育吸引人的地方。当前很多人在冗杂、繁琐,以及沉疴缠身的教育现实中,一面坚持视绩效主义下的冰冷数字为个人价值的唯参照,一面又咄咄逼人地拷问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人们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为何一降再降。说实话,这真是一件滑稽的事情。在如此诡异的逻辑中,他们孕育乃至于发展出盈天的戾气以及生  相似文献   

7.
杨锋 《新西部(上)》2013,(20):136-137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传递师爱给学生的主要路径是:加强教师个人人格修养,友善、耐心、宽容、坦率、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鼓励自尊,把学生当"人"看,倾注同情与关怀;关心学生的成长,欣赏每一个孩子,让师爱挥洒在学生幸福成长的旅程中。  相似文献   

8.
张筠  鲍相龙 《中国西部》2014,(32):42-47
如果说,"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那么,教育干部就是这些"筑梦人"的引路人。"师者,人之模范也。"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以德施政、以德立身的道德要求,其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广大教师的模范。如果说,一名教师影响一个班级学生的未来,那么一名校长就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未来,一名教育干部则引领着一个区域整片教育"森林"的风景,其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进方式的辐射和带动力量决定着区域教育的良好风范和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班主任教师;有一种精神最感人,那就是班主任坚持不懈的育人精神;有一种缘分最动人,那就是班主任与学生的缘分;有一种爱最无私,那就是班主任无私的爱,而这种爱的前提是了解。当你蹲下去你就会找到不一样的答案,当你静下心来走近学生、倾听学生并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时,你就不会那么气急败坏了。  相似文献   

10.
仓学斌 《中国西部》2013,(9):120-121
一所学校育人大业的成败与我们教师爱岗敬业精神鱼水相连,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的教育思想让我深受启示。  相似文献   

11.
教师,我们每天干什么?千年之前,已经有了答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那么看看我们的教师现在做得如何呢?先说说传道。所谓"道",就是"道理",就是做人的道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4,(41):97-111
<正>我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体会幸福有三个层次:首先要是"信服",就是信任和服从。教师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能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要懂得适时营造互信气氛的节点;师生要有共同遵守的规则。其次,实现"兴服",即师生高高兴兴地服从,服务于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应该具备关爱学生思想,服务于学生、社会的意识;教师要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并且要有高效的参与度。最后是"心服",教师要学会领悟知足,要有几点人生的感悟,要用心去分享学生成长、成才、成人  相似文献   

13.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良知"就是知善知恶、是非之心,"致"就是推及、实行。因此,"致良知"有体认良知和实现良知两层内容。体认良知即本人的自我修养,实现良知则是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如果是没有经过体认和实现的良知,就等同于没有良知;换言之,若没有良知何以致良知,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职业所特有的良知即为师德。师德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自教师职业出现就伴随存在。韩愈讲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陶行知讲教师,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之谈。  相似文献   

14.
当教师的都会知道这样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那么,如何做到"长流水",新课改条件下,对这一问题做出比较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就是必须提高自身的话文素养.其途径是加强作品阅读,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加强汉字书写能力训练,学习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相似文献   

15.
园丁 《中国西部》2012,(Z2):126-129
对于治疗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幸福感"无疑是一剂良药。其实,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育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倦怠"也会随之消散!如果您想从倦怠的困境中逃脱,不妨去找寻职业生涯中的幸福感。其实职业幸福感是一种心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态,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个学生,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隋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望着快乐的学生,我们必然会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教育就是要唤醒人内心沉睡的巨人。教师、学生、家长,他们内心的巨人一旦被唤醒,就会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就会主动而积极地自觉融入到成长之中去,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便是唤醒心中巨人的旗帜。提到班主任,有的学生觉得他们是爱请家长的"魔鬼",也有人会觉得他们是班级的"保姆",抑或是既会管理又会教学的"超人"。本期"且思且行"栏目以"班主任"为话题从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看到"情怀与技能"这样一个话题,我忽然就想到了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参禅日记》里面的一副对联:阅世五千年,求术者众,求道者寡;修行三大劫,感德者少,抱怨者多。对联中的"术"与"道",对教育者来说,也许就恰如其分地代表了"情怀与技能"。教育者要拥有足够支撑自身立足行业的专业技能,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这样说来,技能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本领,是不可缺少的,"求术者众"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然而,就是这不可缺少的"术",让许多教师陷入了麻烦。在我们身边,不乏在教师技能上只有"花拳绣腿"的教师。在他们的课堂上,常常会有这么两种情况:其一,教师紧抓"传道授业"的天职,面对着数  相似文献   

18.
陈苏兵 《魅力中国》2013,(11):206-206
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细致、乐趣无穷,对学生的建康成长影响重大。所以,有人说:“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教育专家”。要当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就必须掌握班主任工作艺术。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笔者对此有深刻认识与体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神奇而伟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爱要科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不讲方法的爱、无原则的爱也会让学生迷茫.爱要科学付出. 因人而异 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等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爱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施爱的方式也应不同.如有的学生属于"猩猩类型"的,猩猩喜爱的是香蕉,教师却给他们一筐苹果,一筐苹果虽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没有针对性.所以,教师要真正爱学生,就要多与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准确施爱.教师爱学生,既不能一厢情愿,也不能不讲原则和分寸,否则,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20.
近来,陈水扁公然宣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并鼓吹"要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核心是企图推动"全民公决",走向实质性"台独"。那么,台湾究竟有没有理由从中国分离出去,有没有资格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统独"问题?我们还是用事实来作出回答应该说,"公民投票"作为一种表达公民意志的民主手段,本身没有错。问题是这种手段如何运用,运用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公民投票"是指由当地公民投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