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非常重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为了充分挖掘员工的努力程度的“剩余价值”,可谓招数想尽.竭其所能。企业管理者过多地关注工作业绩,注重工作结果,而忽视员工心理因素,以致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员工心理压力过大的现象。这导致员工情绪紧张、心理失衡,反而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等相反结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激励的作用。激励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与企业员工激励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能力和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家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为此 ,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激励管理则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动力源泉。本文分析比较了公务员与企业员工激励上的异同 ,并认为公务员激励的有效性提高可以从企业员工激励中获取一定的激励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的绩效考核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对加强劳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劳动积极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绩效考核首先是对员工工作业绩进行检验。制定出更有效的考核方案和激励手段,传递组织目标和压力,促使员工提高工作绩效,达到“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纠正员工偏差;使之更好地为公司服务,达到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激励机制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有了良好的绩效才能生存,而企业的绩效往往来自于员工所具有的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在一些企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良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从“绩效函数”(如下)我们可以看出,除个人能力外,员工的个人绩效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激励水平也是工作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的。美国企业界的巨人艾柯卡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正是管理激励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飞 《经济师》2005,(6):149-149,151
人本管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人为本”,即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由于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决定了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殊地位,要求在企业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从员工人格主权尊重、工作动机激励、个性差异管理和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人本管理,从而更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企业开展内部营销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航  陈晓燕 《经济论坛》1999,(14):23-23
内部营销是一个介于营销学和管理学之间的概念,它源于营销学,又作用于管理学,最终服务于企业的外部营销。我们可形象地称它为“内部营销管理方法。”一、我国企业要高度重视内部营销我国企业在营销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上均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许多企业至今仍满足于传统的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方法和古典管理方法,一些接受了现代营销观念和企业文化管理的企业也没有认识到内部营销是外部营销成功的前提。员工是企业的内部顾客,没有外部顾客购买企业产品和服务,企业无法生存;同样,缺乏优质的员工这一内部顾客,企业也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阐述了在当今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应把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通过对员工的关心、沟通、尊重、民主、示范、激励、使用、开发,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8.
当今,面对错综复杂的商业环境,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对当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其中科学合理的激励体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关键。人力资源激励以人力资源特征为基础,运用适合的激励理论,从而发挥员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因素”作为促使员工满意的因素,在实践中指导企业分别实施激励。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同在中国本土上的外资、港澳台、中国内资企业的招聘现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为内资企业提高员工管理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循序渐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人才的竞争.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根本目的是激励员工绩效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常英 《经济论坛》2009,(10):111-112
在人类社会踏入新世纪以后,新经济的浪潮滚滚而来,组织信息化,企业虚拟化等概念不断出现。掌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知识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本文研究了我国企业在知识员工管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知识员工的个性和特点,然后指出了要科学地管理知识员工必须将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力资源作为发展所依赖的战略性资源,作为企业顶级重要的资产,其功能和作用愈益显著。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所认同。由于在现代企业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所以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中也越来越重视员工激励问题。本文就企业如何激励员工提出来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运用激励手段可以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甚至降低离职率。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离职率不断增高,形势不容乐观,对此,该篇从激励角度进行探讨,试图通过综合运用内激与外激的激励手段,增加工作的吸引力,提高员工的成就感,适当增加薪酬等,从而使员工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激励,最终达到降低离职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科研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时代最久盛不衰的管理思想家”(美国《商业周刊》语)彼得·德鲁克先生称“知识型员工”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迅速,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表现在知识技术的较量上,即人才特别是知识型员工上,因为知识的创造、利用、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21世纪的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知识员工及其生产力。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和管理知识型员工,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已成为现代企业尤其是科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精神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朝晖 《经济论坛》2004,(24):62-63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实践证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中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和最活跃的核心资源。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有效地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更大价值,从而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要靠激励措施的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格结构理论的知识员工行为与激励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工作的生产率来源于知识员工激励管理的成效。根据行为科学的研究,任何激励策略都必须作用于人的行为动力才能发挥作用。显然,激励策略与员工行为动力的匹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激励的有效性。本文借助“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知识员工的行为动力源与行为动力架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知识员工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员工是企业关键知识和技能的拥有者,也是企业价值的关键创造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核心员工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这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激励是管理的催化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措施,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和核心员工需求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文章在探讨企业核心员工激励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7.
阮淑暖 《时代经贸》2013,(10):225-226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员工是企业关键知识和技能的拥有者,也是企业价值的关键创造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核心员工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这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激励是管理的催化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措施,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和核心员工需求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文章在探讨企业核心员工激励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三层面激励与约束机制系统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刚 《经济论坛》2001,(7):21-22,28
管理的实质是通过激励和约束方式协调人的行为,以有效达成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的标准就是企业达成组织目标的效率,而达成企业目标的效率取决于企业员工尽职尽责的努力程度和实现目标的方法。 经济效益则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的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对企业管理似乎一直存在着较大误区,如以企业经济直接评价企业管理水平,要么将管理仅仅看成是各项专业性的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或者夸大经营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企业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作用。企业员工尽职尽责的努力程度从根本上说主要是由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状况决定。而要科学设计和建立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系统,首先要系统设计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系统结构。本文将从整体上、结构上论述企业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结构体系,为我国企业管理科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现今企业管理界,人们普遍公认企业长生的秘诀是杰克·韦尔奇的“创新论”,而企业管理创新则万变不离“激励——退出”机制。“激励与退出”机制对企业来讲就像人要活着,就要天天吃饭,不吃饭,时间长了就要饿死,但光吃不排也不行,时间长了也要涨死。同样道理,企业活着要有激励机制,不激励员工就没有积极性、创造性,企业就要死,但光激励不退出,人员沉淀  相似文献   

20.
员工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才能的发挥,而激励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于是.如何对员工实施恰当的激励便成为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正是因为深知激励的巨大作用,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在管理中给纷把激励作为“点金石”,如美围联合航空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沃尔玛等大公司成功的背后无不有独特的激励术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创造着高效率和高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