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现如今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到贸易援助中,逐步从原来的受助国转变成为援助国,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本应发挥的作用。但中国还属于"新兴经济体",这样的国际地位制约着中国在贸易援助中发展,本文拟在介绍中国参与贸易援助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在贸易援助活动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相应地提出对策,为中国更好地进行贸易援助活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即开始提供对外援助,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纵观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初期,重点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独立自强;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十八大以来,在正确义利观指导下,大力推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过7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对外援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中国来说,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对受援国来说,中国对外援助推动了受援国的经济社会发展。70年来中国对外援助真正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3.
中国将对外援助与贸易促进相结合的经贸合作方式被以欧盟为主的西方国家视为"新殖民主义",但欧盟作为非洲国家的前宗主国,援助与贸易是其保持在非洲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中欧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是否存在本质不同?为回答此问题,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和欧盟对非洲30个国家的援助数据建立引力模型,以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中国和欧盟对非援助贸易效应的表现有所不同,但双方的对非援助均有贸易方面的考虑,援助的贸易促进动机并非中国所独有的特点,也不是中国对非援助的唯一动机,"新殖民主义"的论调无从谈起。尽管如此,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积极探索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新模式,加强与欧盟国家在非洲的合作,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4.
<正> 一、我国参与国际发展援助与援外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参与国际发展援助开始于50年代初期。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是我国对外政治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基本国策之一。新中国成立46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对外援助工作对于增进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促进国际经济协调,提高中国的  相似文献   

5.
WTO贸易援助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贸易援助作为WTO的一项倡议,在其实施4年以来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且该倡议实施期限具有不确定性。贸易援助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各种阻碍贸易的限制性约束,充分发挥贸易对于经济增长和降低贫困的重要作用,必须长期开展贸易援助。WTO作为全球性贸易组织,决定贸易援助只有在WTO体系内才能更为有效、全面、根本的展开。为使贸易援助长期实施并解决目前贸易援助倡议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在WTO体系内构建贸易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不断增加,对援助增长有效性的评价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国内外学者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目前缺乏对该问题的系统阐述。对外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当前可归纳为"有效论"、"条件有效论"与"无效论"三类,援助影响受援国经济增长的机制可归纳为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公共支出以及国内消费四个方面。未来对外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应当重视援助资金异质性与国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加强援助增长效应不同机制的对比研究,此外还应当拓展数据获取范围并注意数据处理对实证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以其独有的特点在美国贸易救济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发达国家或组织,如欧盟、加拿大、日本和韩国,都已然建立了符合其国情的贸易调整援助体系,墨西哥、印度、阿根廷和南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类似的制度。我国作为贸易进出口大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立法建设都已为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国际贸易法的建设以及中国的对外贸易救济形势,分析我国建立贸易援助体系是否恰当并应然可行是本文的主要看点。  相似文献   

8.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特殊和差别待遇,体现在加入世贸组织过程中,就是要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更加便利的程序,并辅之以培训、研讨会等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项目,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克服加入世贸组织进程中的各种困难。近年来,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且快速的变化,南南合作的重要性正逐渐上升。自2005年世贸组织提出“促贸援助”倡议以来,中国政府把更多的双边援助项目放在了贸易领域,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更好地融入全球贸易体系,重点之一就是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相似文献   

9.
从建国起,中国有着60多年的对外援助的历史,中国对外援助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以建国初期到1978年之间,中国政府受到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指导下的援助。在这一时期内,考虑到地缘政治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因素,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并倾尽全力来帮助社会主义阵营的待援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二个阶段是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改变。中国改变了以往的超出国力的以物资为主要形式的对外援助,取而代之的是以经济交往为形式的对外援助。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国的对外援助更加趋于成熟。本文结合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变迁,阐述并分析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宋微  尹浩然 《全球化》2024,(1):57-62+133
贸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促贸援助则是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疏通与贸易有关的障碍,解锁发展瓶颈从而释放经济增长的潜能。面对新冠疫情及各种发展挑战,中国通过促贸援助支持非洲的疫后恢复与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中国通过提供促贸援助,积极促进非洲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提升其贸易自主发展能力,带动中非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但是中国对非促贸援助也面临着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战略统筹等挑战。展望未来,中国需进一步发挥促贸援助的战略性与政策性,通过将对非促贸援助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等方式,提升非洲的贸易发展基础和能力,为非洲的经济发展以及中非的经贸合作升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3)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美国的国事访问期间出席了联合国系列活动,在此峰会上,习主席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用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其中中非之间的友好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本文通过分析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中非两国间经贸合作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利用贸易、合作与援助的先行优势,推动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ODI)是当下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本文考察了先行贸易、对外合作与援助对中国企业ODI区位选址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合作对企业ODI的引导作用最强,贸易次之,援助最弱;引入制度距离分组,贸易与合作对企业ODI的促进作用在两组样本下基本接近,而援助则只有在与中国制度距离比较近的国家才显著;对不同类型援助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与中国制度距离比较近的国家,提供资金与提供技术都能够为ODI带来正的影响,但前者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肯定了贸易、合作与援助对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业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农业贸易面临的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在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背景下,稳定农业贸易投资和维护农业产业安全是当前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与美韩等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应对进口冲击的贸易救济措施相对单一,尚未建立系统的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新发展阶段,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要求,应搭建中国特色的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框架体系,拓展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对象和范围,采取“技术援助为主、资金援助为辅”的农业贸易调整援助方式,并加强对相关制度的信息公开和宣传。  相似文献   

14.
WTO框架下国际粮食援助与公平贸易——后多哈时代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援助和贸易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问题,粮食援助最初主要满足人道主义目的。随着粮食援助形式的发展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粮食援助商业色彩越来越浓,逐渐与公平贸易挂钩。粮食援助是多哈回合谈判重要议题之一,欧盟、美国和受援国间矛盾分歧严重,谈判陷入僵局未取得实质进展,粮食援助与贸易将面临后多哈时期一系列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亚洲区域经贸合作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主导、诸多发展中国家合力拓展南南合作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经贸法治化对现有国际经济规则带来创新,包括国际经济规则理念的更新与内容的拓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需要涉及贸易、金融、能源、投资、争端解决等领域国际法路径的完善。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还需要国内法的先行先试来推进。就中国而言,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内经贸法治改革的试验田,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形成投资、贸易与金融管理法律规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7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美国希望自己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的领导地位能够保持不败之地。因此,两国经贸往来不可避免地会有摩擦。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美国的一些贸易政策将直接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期望中国在这场中美贸易战中的对策是维护中国对外贸易关系长期稳定发展、解决世界饥饿问题和促进粮食安全的一条途径。通过分析,粮食援助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美国对粮食援助的批评集中在国内农业利益的优先性与紧急人道主义需求的低效率上。  相似文献   

17.
面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要求及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的变化,并根据新时期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国际援助及开发合作体系,研究国际援助与开发合作的发展趋势,加强体系构建。近年来,中国在对外援助及开发合作管理协调机构的设立、投融资体系的构建,以及监督评估机制的建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未来中国对外援助及开发合作体系的构建应主要体现在正确认识国际援助与开发合作的交互作用、研究和总结典型国家的国际援助与开发合作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中国在制造业以及基础设施的"投建营"各领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明确中国国际援助及开发合作的不同职能和战略定位、统筹联动国际援助与开发合作的投融资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升中国国际援助及开发合作的管理协调水平,提高其有效性,切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发挥中国在全球发展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国长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其中农作物保险、农业风险补贴和价格损失补贴是补贴的主要形式。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美国同中国等一些国家发生贸易争端,美国农业出口面临关税报复和贸易壁垒的困境。为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特朗普政府在原有农业补贴形式的基础之上新增了农业贸易援助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市场促进项目、食品采购和分配项目、农业贸易促进项目。这些援助计划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扭曲了市场。美国在2019年度的农业补贴可能会超过其对世贸组织承诺的"黄箱"补贴上限,从而导致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如美国长期执行该政策,我国应采取对美施压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所有西方发达国家、OECD所有成员国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对外提供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s,ODA)。研究各国官方发展援助的主要特点和运行规律,对提高我国对外援助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是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日恢复邦交以来,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日经济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最大特点就是从过去单纯的商品贸易关系扩大到包括贸易、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资金合作与技术合作在内的全面合作关系,而中日资金合作与技术合作的重点则是日本的对华官方发展援助(日本称为"政府开发援助",以下简称O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