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甘媛  杨筝 《当代经济》2023,(3):19-27
基于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并购中并购方特征以及区域环境的驱动因素,旨在丰富数字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主要验证了数字并购影响企业绩效的两个特征:并购方技术存量能有效促进对目标数字技术的吸收整合,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交易规模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大规模并购交易可以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此外,区域数字环境能正向调节购方技术存量对于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对交易规模无调节作用。进一步异质性研究表明,非国有企业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较国有企业更为显著,且成熟期企业在进行数字并购时能获得更好的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2016,(3):123-136
企业微观层面的大量研究表明,生产率决定了并购,那么一国整体的生产率水平是否对一国总体的并购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企业国内并购与跨境并购在微观决策方面的特征,构建国内并购和跨境并购完成数量的宏观决定模型,以此揭示宏观因素对企业决定进行国内并购或跨境并购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近十年的并购数据从宏观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提高对国内并购和跨境并购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内并购同时受到国内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及市场规模的影响,跨境并购同时受到东道国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以及中国与东道国文化差异的影响;国内股市增长对跨境并购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具有较大波动性的国内并购,其促进作用并不稳健。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文献对生产率和总体并购关系的认识,有助于理解企业并购的决定因素和并购资本国际流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跨国并购是新兴市场企业实现创新能力追赶的重要途径。采用2010-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运用PSM DID方法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异质性的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创新效应强于国有企业;企业吸收能力越强,从跨国并购中获取的创新收益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道国制度质量对跨国并购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跨国并购与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2013—2017年中国高端制造业发生的技术并购事件为对象,展开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关联关系、技术吸收能力和目标企业绝对知识规模对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并购双方相对知识规模和上市时长对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企业间关联关系、技术吸收能力会弱化并购双方相对知识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基于此,建议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可以通过技术并购开展创新活动;在并购中,并购企业要根据自身技术吸收能力选择绝对知识规模合适的目标企业;继续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增强并购后的技术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并购商誉对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从股权融资成本这一角度,分析并购商誉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购商誉通过股权融资成本的中介效应来间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并购商誉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企业应理性并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阶理论,以主并企业为A股上市公司的321个技术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探究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任职经验对技术并购决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任职经验异质性促进企业进行更大交易规模的技术并购。同时,总经理技术敏感性能够强化董事长-总经理任职经验异质性对技术并购规模的正向影响。此外,董事长-总经理合作默契能够进一步强化总经理技术敏感性对董事长-总经理任职经验异质性与技术并购规模的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在技术并购决策情境下拓展了高阶理论,并可为企业技术并购决策机制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多样性作为一种成长战略,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决策,然而当前关于企业国际化多样性对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尚为缺乏。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国际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国有股权比例、东道国制度水平对国际化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效应,东道国制度发展水平对两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该结论丰富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际化研究成果,为国际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企业跨境并购中为抓住并购交易机会,或受制于区位条件、本土化管理等因素影响,并购方可能会主动放弃对目标企业一定的控制权。但并购方控制权缺失又影响着并购整合的顺利进行,影响着并购的成败。本文从一个典型案例着手,探讨了跨境并购中如何应对控制权缺失下的并购整合问题,提出了一个控制权缺失下跨境并购整合模式,为提升企业境外并购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发现技术相关及互补程度对技术并购绩效影响显著,这是否意味着并购类型会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并购绩效呢?利用2006-2015年中国企业219起技术并购相关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发现,横向技术并购对企业并购绩效具有抑制作用,纵向技术并购对企业并购绩效具有促进作用,混合技术并购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不显著。因此,中国企业在横向并购前应当储备足够资金,充分调动研发人员并购后的积极性,提高并购后自主研发效率;中国企业并购应优先选择与自身技术互补的企业,通过协同创新提高绩效;中国企业在混合技术并购时需要提前熟悉被并企业的技术知识,并购后尽力避免被并企业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0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政治关联对并购当年(2010年)和并购后连续五年(2011—2015年)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在并购企业采用不同并购战略选择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研究发现,并购企业中央政治关联和地方政治关联均对并购后企业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在一定条件下,跨地并购战略在企业中央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短期/长期)间有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即中央政治关联企业通过跨地并购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企业地方政治关联可以显著地促进多元化并购战略的实施,而实施多元化并购战略进一步增强了对企业价值(短期/长期)的抑制作用,即多元化并购战略在企业地方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并且对直接正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逆全球化背景下日趋复杂的东道国舆论环境给我国国际化进程带来严峻挑战,对其如何影响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决策还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基于情感分析技术(NLP)和网络爬虫,对2015-2022年间830余万条媒体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构建涉华舆情指数,系统分析与检验了东道国舆论环境对我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舆论环境越差,相比于独资模式,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相比于跨国并购,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进入海外市场;跨国企业的产权性质和国际化经验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东道国舆论环境通过影响企业的规制、规范和认知合法性来影响跨国企业投资设立模式的选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跨国企业恰当地选择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积极规避或弱化舆论风险,更好地在东道国投资布局与经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08—2019年中国研发活跃度较高的4个行业269家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层次回归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中国企业开放型技术双元能力和不同技术组合交互吸收调节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双元吸收角度对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进行比较后发现:①中国企业开放型技术双元具有显著开发型和内向型特征,企业跨国双元吸收能力不足造成组织开放型双元压力,并对企业跨国多元化经营和长期绩效产生抑制作用;②相对于技术风险、制度风险和多元化风险,双元吸收风险成为中国企业绩效提升与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互动关系的优先考虑,具有较高跨国探索吸收能力的中国新兴行业企业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模式,而母国双元、跨国双元间交互吸收能力较高的制造业企业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模式;③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实践表明,比较竞争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后发国家企业跨国双元吸收能力不足的缺陷,并使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多元化,反映出开放型双元吸收能力是后发国家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全球背景下,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创新发展需要国内创新资源支撑,但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国际创新资源对跨国企业国际化创新的影响。基于国际化创新内外双循环格局,选取2010—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Tobit回归探究母国企业创新网络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母国企业创新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国际化创新,而高管国际化和企业数字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对我国跨国企业利用国内技术创新资源构建国际化创新双循环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在宏观政策上,政府要加强国内创新网络建设以支撑企业国际化创新发展;二是在跨国企业内部,要重视国际化人才引进和企业内部数字化建设,通过积累国际化创新人力资源促进国际创新资源吸收,并为创新效率提升奠定数字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呈现明显的探索与利用兼顾的双元特征。为研究两种国际化活动平衡与联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组织双元理论和制度理论出发,通过对403个中国跨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发现: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资源在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中的分配越均衡,两种国际化活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东道国管制制度对这一关系起调节作用,随着东道国管制制度水平提升,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效应增强。研究结论可为利用性国际化和探索性国际化理论划分提供实证证据,丰富并细化制度理论在国际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对我国跨国企业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研发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复杂产品供应商被锁定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研发体系中低端,从而限制了国内企业创新行为。基于逆向国际化理论、知识获取理论和创新行为理论,研究国内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程度对复杂产品供应商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基于182家复杂产品供应商的有效样本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在上述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国际学习为中介变量,以东道国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海外网络嵌入性影响国际化绩效的理论模型。基于长三角地区353家外向型制造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海外网络嵌入性对国际化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且,国际学习在海外网络嵌入性与国际化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道国制度环境在海外网络嵌入性与国际学习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东道国制度环境在海外网络嵌入性与国际化绩效关系中也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向平  孔杰 《经济管理》2008,(2):57-63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购主体多数是我国的龙头企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来自企业内部,区位选择呈现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总规模将迅速扩大,“国家领军型”企业将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角。但是.短期内“纯市场”型的跨国并购不会全面爆发。我国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化解国际政治风险、企业规模风险与公司治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match between resource relatedness and post-merger integration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acquiring firms to find the rationale behind technology-sourcing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s)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Using a sample of 88 Chinese technology-sourcing cross-border M&As, we find that the acquirer will impro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when greater resourc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acquirer and target firms is matched with a high integration degree and a low target autonomy level. Meanwhile, the acquirer can impro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when greater resource complementarity is matched with a low level of integration degree in technology-sourcing cross-border M&As.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acquiring firms with fresh ideas of how to make the integration decisions of technology-sourcing overseas M&As. We hope to help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to achieve more outstan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technology-sourcing overseas M&As in an intense global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