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杰 《经济师》2008,(3):215-215
我国的汽车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向成熟的汽车市场方向迈进,这也就预示着汽车后市场爆发期的来临。巨大的汽车后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文章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中国汽车产品目前正处于维农产品生命周期第二阶段的结束期和第三阶段的开始期,价格竞争以及基于价格竞争的非价格竞争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主线。受产能增长、规模效益、消费者选择的理性化、汽车企业的价格策略、进口车竞争等因素的驱动,未来3~4年我国汽车价格将呈继续下降的趋势,更大规模的汽车价格战将在2005年及以后时期展开。  相似文献   

3.
从专利、车型和销量着手,将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进程大体划分为3个阶段,即纯电动汽车阶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同步发展中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竞相发展阶段、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行动者网络不同,关键行动者也不尽相同。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过程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行动者网络主体和结构的改变影响着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创新的选择与发展;②非人类行动者在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是不同时期行动者网络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李菁  汤清 《经济论坛》2005,(7):65-66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进入全面启动阶段,但从目前情况看,汽车销售的信贷业务却举步维艰。从我国银行开办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至今通过汽车消费信贷购买汽车的比例不到汽车总销售量的10%。而全球汽车销售量中,70%是通过融资贷款销售的,在美国这一比例高达80%~85%。  相似文献   

5.
一、自动变速器的应用现状 现代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提高,油门反应快,油耗低,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液力自动变速器,希望彻底改进无级变速器,以实现汽车从有级变速阶段向无级变速阶段的飞跃。福特、菲亚特、奥迪等企业纷纷推出了能够匹配大排量发动机的无级变速器。  相似文献   

6.
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全球石油储藏量急剧下降的背景下,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我国对燃油的消费需求正在以惊人的快速度增长,在新的能源还没有得到大量应用阶段之前,以高油价为标志的能源短缺问题将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节能已成为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走之路,寻求汽车节能与环保势在必行。针对日益严重的汽车耗能问题,笔者从改变发动机设计、汽车驾驶技术及开发新能源的角度探讨了汽车节能的技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先后经过初期阶段、低速扩张阶段、调整阶段、高速扩张阶段、纵深发展阶段。当前,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盲目引资、重复引进、核心技术壁垒等问题影响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外商直接投资作用的发挥。应充分发挥外资的正向溢出效应、慎重引资、避免重复引资。  相似文献   

8.
当前各国对城市大气环保越来越重视,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国外许多城市已普遍使用液化石油气(LPG)汽车,国内很多城市也正加紧推广。LPG汽车在国内刚刚进入引进技术试验应用阶段,这将为我国燃气行业开辟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同时又将成为改善城市汽车燃用汽油造成的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根据目前情况看,在短期内燃油汽车改为燃气汽的普及或大量推广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勿容乐观,尤其是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其质量管理活动仍局限在汽车修竣后的质量检验阶段,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如何在科学管理原理指导下,结合我国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建立有效的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1994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以下简称“产业政策”),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有关机构、有关企业的普遍重视,拉开了我国汽车工业规范化大发展的序幕。汽车工业是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汽车工业虽然发展历史已有四十余年,但相对于世界汽车工业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全面的、综合性的差距,仅仅处于起步和发展的阶段,其现状还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对尽快解决汽车工业存在的散、乱、低、慢等问题,促进产业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1.
蔡星星 《经济与管理》2012,(11):36-40,47
在全球汽车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趋势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成败决定着我国汽车产业的生存与发展,评价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投资的决策分析方法中前期研发阶段的投资可以看作是一个固定投入,着重研究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阶段投资的期权博弈特性,用期权博弈模型计算产业化阶段实物期权的价值,可以得到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投资的价值,从而减少中国汽车企业投资的风险,帮助企业作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2.
科技部部长万钢3月4日表示,按照计划,我国4~6年内将完成零排放车的产业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焦点。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2001年,我国制定了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发展目标,计划是用6~8年的时间,完成低排放汽车的产业化。现在这个目标通过产业振兴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随着未来产能扩大,价格会降下来,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  相似文献   

13.
剖析了汽车企业研发体系整合的必要性,揭示了汽车企业研发体系整合两阶段分解模式的竞合特性、动态特性与复杂特性,构建了汽车企业研发体系整合在应用研究合作阶段与基础研究合作阶段的博弈模型,得出了汽车研发体系整合过程中研发投入与产品转化速度和加速度、产品转化同质现象与产品转化能力和获利能力、研发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与研发投入力度等之间的数理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成为百姓的主要消费热点之一。在火爆的新车市场带动下,旧机动车(简称旧车,下同)流通行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福建旧车交易日趋活跃,交易量连续三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攀升。随着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实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在“新车降价、新车型不断上市、汽车更换周期加快”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十年,福建旧车流通行业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周圣强 《经济前沿》2013,4(5):55-68
为揭示我国汽车工业的结构演进过程,以更好地引导发展,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汽车工业市场结构变迁及其成因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可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的市场结构特点、成因、竞争程度均有很大差异,其中政府和市场影响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但政府角色更关键。政府一系列行为旨在塑造由国营车企主导的高集中度市场结构,但行政主导式的高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由于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因而市场结构始终与较强的市场势力和不完全竞争相联系。此外,本文还运用博弈论探讨了现阶段“多角联盟”下的企业行为,分析表明该结构下的价格合谋更具稳态性。  相似文献   

16.
动态视点     
信产部预测2005产业热点,汽车消费信贷:春天还有多远,豆油、白砂糖及期权合约有望获批,水利部直属水管体改进入实质阶段,李扬表示加速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7.
王存  高山 《经济论坛》2005,(6):132-133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自1979年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行会计电算化系统,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8年以前。这个阶段是国内会计电算化的初期阶段,主要表现是理论研究、人才准备和部分单位的自发试验;以各自为战、闭门造车为主要特征,基本上是以企业为单位自己或请专业人员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8.
1.墨西哥汽车工业发展史墨西哥的汽车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入汽车时代从1908年墨西哥首次从美国进口汽车到1925年,这个时期墨西哥只从国外进口汽车,当时国内还没有汽车整车装配厂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  相似文献   

19.
通用汽车公司是执世界汽车牛耳的跨国公司,长期居世界500家大企业排名榜首。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销售额多年来在中国稳居首位,是全国利润最高的国营大企业之一。通用与上汽要联手生产轿车,引起了全球汽车界的关注。虽说通用早在1929年曾来到中国,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美、日汽车制造商一直保持低姿态却是不争的事实。通用在中国的唯一整车项目是与沈阳金杯合资生产客货两用车,经营业绩平平,以致于海外传媒椰榆通用这个“头牌巨星”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扮演的是个“小角色”1994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三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CNG加气站的建设,哈尔滨也不例外。这是因为CNG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甚至很多汽油燃料汽车也改为了两用汽车,使得CNG加气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哈尔滨城市中的CNG加气站建设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农村CNG加气站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重视,提高其建设水平。现本文就重点对哈尔滨市农村CNG加气站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