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乃兴 《现代企业》2021,(2):114-115
劳动合同中止,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中因主客观因素,出现法定或约定事由导致暂停履行劳动合同,但原劳动合同关系继续存续的劳动状态。我国目前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最高位阶的规范性文件中尚未直接采纳劳动中止制度。与债权合同相类似,中止作为订立、变更、终止、解除等同等重要的环节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却出现罕见的立法空白,导致司法实务大量存在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窘况,劳动中止的制度架构紧迫且必要。文章对劳动合同中止制度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其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条件不尽相同、期限规定模糊、法律后果不清等劳动合同中止制度设计的地方立法缺憾,探讨其中的法理,最后以劳动合同法学的视角反思劳动合同中止的制度回应与方案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劳资纠纷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多见于劳动合同解除时,特别是用人单位(以下以企业为代表)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其中以适用劳动规章制度解除最多。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双方协商或单方依法均可提前终止劳动合同,一般而言,劳动关系是“强资本,弱劳动”的结合,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违约金作为处理违约责任的一种主要形式,一直是劳动合同实践中最敏感、最复杂、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新近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从法律层面上统一了违约金制度,结束了地方立法中对此"各自为政"的局面。本文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全面剖析了《劳动合同法》关于违约金制度的规定,分析了在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服务期、竞业限制等情形下如何正确应用违约金制度。  相似文献   

4.
利知 《企业文化》2005,(3):87-88
如何平稳处理员工的劳动关系,是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转 制、改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直接影响员工劳动权益的重要问 题之一。从目前企业在处理与员工劳动关系所反映出的情况来 看,企业改制转制中,容易引发的劳动争议集中表现为劳动合同 的变更、解除和经济补偿金计算等问题。因此,转制改制企业的 劳动合同管理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侯婧 《上海企业》2007,(9):13-15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关于确立、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基础,是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之一。《劳动合同法》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诸多方面都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中,大量劳动纠纷发生在劳动合同解除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完善了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可是,企事业单位在如何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合法应用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方面还是有很多困惑。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合同解除举证责任分担、规章制度和过失性解除、行使解除权与离职管理等问题,探讨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风险及如何防范劳动合同解除风险。  相似文献   

7.
于鸿雁 《活力》2010,(6):149-149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法规定的可以特殊约定的内容之一。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时,依照法律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特别约定的一个可供当事人双方互相考察的、合同解除条件亦无严格限制的期间。  相似文献   

8.
2000年11月30日,汕头市召开理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工作会议,对全省理顺劳动关系政策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进行全面部署。该实施意见共11条,明确规定下岗职工是指离开工作岗位但仍与原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从去年起.国有企业的职工下岗不再安排进中心,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原已进中心且协议期满的。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满(含期满后没有及时终止)的,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尚未到期的,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按解除劳动合同理顺。依法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应  相似文献   

9.
来言去语     
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意义不同编辑同志:我们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经常会碰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于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纷争。请问这两者有何区别?李学松李学松同志: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法律概念不同(一)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完全履行,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失效,且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未提出继续保持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二、形成的法律依据不同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谈论中提到某某被老板“炒鱿鱼”了,或者是有人说:我们公司老板太不够意思,我把老板给“炒”了。职场里人们常讲的“炒鱿鱼”,即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订立以后,在还没有全部履行之前,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合同只有在生效以后,才存在解除的问题,无效合同不发生合同解除。劳动合同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解除主要有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关系即自行终止,也就是说,一旦解除了劳动…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合同双方或单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等三种情况。在过去的劳动纠纷案件中,员工不顾单位的利益不辞而别,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比比皆是,导致了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恶化。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里,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占50%以上。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也做出了新的规定,加大了用人单位的退工成本。那么用人单位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如何未雨绸缪,合法有效地解除劳动合同,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问题呢?本期我们邀请了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毕振洲律师给大家就如何应对劳动合同解除所引发的争议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上海某公司前总经理王某与该公司"对簿公堂",王某在《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中请求裁决恢复与该公司的劳动关系,并索要解除劳动合同期间的薪资损失。这一劳动仲裁请求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在常见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案件中,劳动者在被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后,往往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很少遇到员工提出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彭慧 《企业导报》2012,(21):148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发生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给付劳动者从失业到再就业过渡期间的经济补助。经济补偿金制度作为《劳动合同法》的一个重要制度,加大了对我国劳动者合法权利的保护力度,更好地体现了社会法实质公平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4.
毕振洲 《人力资源》2007,(12X):70-71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合同双方或单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等三种情况。在过去的劳动纠纷案件中,员工不顾单位的利益不辞而别,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比比皆是,导致了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恶化。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里,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占50%以上。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也做出了新的规定,加大了用人单位的退工成本。那么用人单位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如何未雨绸缪,合法有效地解除劳动合同,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问题呢? 本期我们邀请了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毕振洲律师给大家就如何应对劳动合同解除所引发的争议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确立的基础,也是劳动法律制度中项重要任务。《劳动合同法》针对中国劳动关系存在的诸多弊病,设计了一系列新制度,力图有效地维护劳工利益。这些新制度对中国劳动关系产生了很大冲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应。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事关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实际利益,对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6.
新修改的《工会法》有一新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这是加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建立长期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对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集体合同是相对劳动合同而言的一种劳动制度。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劳动合同是指单个或几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就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  相似文献   

17.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自1995年实施《劳动法》、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劳动合同为劳动制度改革、稳定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走向法制化轨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相似文献   

18.
工伤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工伤保险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企业工伤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工伤在劳动关系尤其是劳动合同履行、解除、终止等阶段所产生的影响力愈发显著.用人单位在面对“职场碰瓷族”、“工伤专业户”时,因管理混乱、劳动管理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虚假工伤案件频发,“非必须”用工成本大幅上升,成为压垮用人单位的最后一棵稻草.因此,用人单位应注重制度管理、证据收集、风险管控与工伤预防,切实从源头预防虚假工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成为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合同期满终止,而且很难解除,因此,是铁饭碗:也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仅可以稳定劳动关系,而且也可以解除,  相似文献   

20.
按照<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只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几乎没有设置什么障碍和条件,给予了劳动者极大的单方解除权,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者地位,维护劳动自主的权利.然而,劳动者在行使此项权利时,却可能有意无意损害了劳动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