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准确把握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与趋势。教师流动是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的重要手段。以敦煌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为样本,分析县域教师流动的特点,对城乡教师流动的模式、现状、流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对制订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结构进行重组,实行职业阶梯制度。该制度通过教师分层,改变无区分度的教师专业结构,同时通过为教师提供额外的补偿、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激励教师高效地教学来改革教育,职业阶梯制度的实行提高了中小学教师质量,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效地防止了优秀教师的流失.这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管理体制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目标,即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从低水平起步,针对现实问题,分阶段、多层次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接轨,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城乡间要素的流动,促进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达到城乡协调的目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城市资本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现代化要素向农村流动、进城务工农民工返乡、城市高素质人才下乡等途径,促进城乡互补与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要素向城市流动,主要表现在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促进土地要素在各交易主体之间流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路径依赖与农村社保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本文先从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的原因,进而分析了政府在提供农村社保制度安排时的制约因素以及当前加快建立农村社保制度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前城乡师资配置失衡状况仍然比较严重,具体体现为师资配置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农村及边远地区师资缺乏,农村教师数量缺口、学科结构失调、教师专业素质低下等,这些现象仍没有彻底解决。论文在分析城乡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推进城乡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均衡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集聚空间外部性、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城市生产函数中引入集聚空间外部性,利用均衡模型推导出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方程,并探讨了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路径与内在机理,认为伴随城市产业集聚规模效益的变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轨迹呈现倒U型的阶段性特征。随后基于模型方程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等因素通过影响本省区城乡差距,进一步将作用传递和迭加到相邻省区城乡差距之上;(2)城市产业集聚过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目前尚处于极化效应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加速城市产业集聚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定,从农民追求预期净收益现值最大化出发,运用动态宏观经济学的递归方法,推导出均衡条件下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动态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方向和程度。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率的滞后值、城乡实际收入差距、非农产值比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对城乡劳动力流动有正的影响,但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值偏小;城镇失业率、城乡消费支出比和农村工业化对城乡劳动力流动有负的影响;制度变迁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城乡劳动力流动也有一定程度但不显著的正影响。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应加强城乡联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调查显示:学生家长对以"四个集中"为原则的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态度县际差异大,多数家长认为中小学布局调整没有加重经济负担,没有导致大量学生辍学,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议今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顺应学校自然消亡、监控学校转移性消亡、杜绝学校强制性消亡,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培养全科教师、推广复式教学;实行星系管理、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数字资源,提高经费标准。办好村小和教学点,克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保留村小和教学点、增加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编制,控制农村寄宿制小学。扩展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县域内教育与经济双赢。  相似文献   

10.
政策和制度障碍是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重庆市被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上仍然没有完全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还需要加大政策调整力度。要统筹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体制,并加快城乡统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别从校本模式、PDS模式和高校模式及其存在的几个问题层面,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校为中心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综合模式,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其制度支持系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人口老龄化以及商业保险进入农村市场等因素影响,必将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最终趋势是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山西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分治”制度安排,使得优先发展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演变为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最终强化了山西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统筹山西城乡发展,就必须打破维护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制度障碍,立足全局、大胆探索,通过户籍管理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村财政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建立一套有利于全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制度体系,为山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繁荣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因特网开展远程教育有特殊的优势。在农村中小学发展并逐步普及基于因特网的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是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保证城乡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之一。针对农村中小学如何利用因特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发挥其更大作用这个问题,文章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建设教学资源库;创新教学教育模式;完善硬件环境;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校园网建设和网络手段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工的家庭收入,也引发了农村留守家庭问题.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家庭问题,是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李佳潼 《全国商情》2010,(3):91-92,116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将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作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策略.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近年来,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问题比较突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整个新农村建设都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在论述地方政府公信力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流失的表现及原因,并探讨了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玉溪某高校所采取的师范生顶岗实习是对玉溪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探索。顶岗实习不仅可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且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顶岗实习给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了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也为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因而是一项双惠的事情。与此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给高校教育改革带来一定的启示,从而对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农民工流动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对我国各历史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动的反思,总结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提出逐步取消户籍、身份、地域等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限制,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统一的市场规则机制,探索建立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实现城乡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和城乡劳动力自主择业的新型劳动用工机制,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宏观缺乏指导,就业渠道不畅和劳动力素质偏低。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原则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再就业置于同等地位,既要统筹兼顾北京市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又要统筹兼顾北京市和外省市劳动力,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公平竞争的、高效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主要对策有:出台统一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政策,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流动劳动力的监控力度,完善资金支持体系,扶持骨干乡镇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间资本流动长期存在不平衡现象,大量资本从农村流向城市,造成农村资本稀缺,严重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城乡间资本流动不平衡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市场以及财政支持等方面的差异。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些差异的形成以及资本流动的渠道,并给出了解决城乡间资本流动不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