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长三角经济圈与大陆桥经济带的联动发展,既是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也是长三角地区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发展的需要。而大陆桥起点连云港港的快速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完善,以及大陆桥经济带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对接,将大大地推动这一联动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依托新亚欧大陆桥沿桥重要城市,扩大陆桥经济带的对外开放,推进大陆桥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对于沟通亚欧两大国际市场,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西双向开放,对沿桥经济带的拉动作用,呼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中西三大地带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陆桥经济带具有扩大开  相似文献   

3.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两个抓手,一是常设的亚欧首脑机构,二是沿桥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陆港。在西安或者乌鲁木齐设立"亚欧经济贸易合作组织",该组织是丝路经济带的首脑机构、是龙头,为丝路经济带做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协调共建;在沿桥各个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国际陆港",是大陆桥国际物流节点,国际陆港是沿桥各个经济中心城市直接通向国际市场的门户。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协同发展是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下,为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第四极,以城市群差异为基础的城市群间协同发展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出发,就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引擎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进行分析;从内生条件出发,通过介入机会和介入能力模型就两者间产业同质化程度进行对比.综合内外两个维度得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环鄱阳湖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最强,环长株潭城市群对长三角城市群介入机会最好,而武汉城市圈对长三角城市群介入能力最佳.在区域整合和协同机制下,整合外在和内生条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各自特点和当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城市群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及协调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欧盟、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经济师》2010,(6):39-40
欧盟是当今世界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最成功的典型,从区域合作开始到一体化进程,开启和引领了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泛珠三角区域自成立以来,合作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文章通过对欧盟和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研究得出一些经验性的结论,为"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泛珠三角区域自成立以来,合作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文章通过对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研究得出一些经验性的结论,为"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空间网络结构与空间合作路径进行分析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按交通物流竞争力可分为一类中心城市、二类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边缘城市四个层级,上中下游分别形成成渝城市群、滇中、黔中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等城市小群体。2长江经济带城市交通物流竞争力和城际联系网络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西弱东强"、"东密西疏"空间特征。3上海市、重庆市与武汉市是长江经济带对外辐射能力最强的三个城市,也是长江下游、上游和中游交通物流竞争力最强的中心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4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互动合作中,重庆市和成都市起着关键的桥梁媒介作用。长江中游与下游互动合作以"汉长昌"和下游的"沪宁杭甬"、"苏锡常合"联系为主,以九江市、上饶市和下游的衢州市、合肥市、安庆市、金华市联系为辅。5提高中心城市及中介城市的交通物流竞争力,通过上中下游城市优势互补、合作互动和梯度辐射,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上游地区城际经济联系,优化长江经济带城际经济联系网络空间结构与合作路径,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法学视野下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已经对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法学视野下解析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的形成及其特点,在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异同的对比剖析中寻求"民工荒"的破解路径,将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提供有益参考。现阶段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权的行使,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法律规制,构建农民工法律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农民工培训法律规范,对于缓解"民工荒"、提升农民工的素质、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长三角各区域经济进一步的协调发展,解决区域间存在的产业结构矛盾,促使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将以产业转移为视角探讨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特征及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间的双向经济联系格局与城市网络得出: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际经济联系强度存在明显的方向性差异,上海、苏州、重庆、武汉等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其他城市对其经济联系强度差异明显。②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强度总量较大,而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总量较小。长江经济带5个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格局很不平衡,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总量约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总量的77%。③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网络密集程度整体不高,城市网络空间结构"西疏东密"。长江经济带城市之间以直接联系为主,但城市网络仍依赖一些关键城市作为联系"媒介",重庆、武汉和成都的中介功能尤为突出。④聚类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84个城市可分为8个三级子群、4个二级子群,组成滇中黔中、成渝以及长江中下游3个城市小团体。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组织是现代企业参与竞争常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传统的竞争法则已逐渐被合作所取代. 在系统分析网络组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应用经济学理论对网络组织进行探源,并结合演化增长理论对网络组织的经济优势进行分析,得出了网络租金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全先银  胡滨 《经济经纬》2007,9(1):154-157
经济法的目的是关系到经济法正当性以及经济法价值取向的重要问题.作者首先回顾了西方经济法产生之初的经济法目的目的,然后分析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济法目的的意义和发现经济法目的的方法,最后提出我国经济法的目的及其顺序.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信力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满意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公信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向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经济建模技术,显著具有空间差异性的政府公信力完全可以纳入到空间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当中,这不仅可以深入探究政府公信力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而且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还可以进一步揭示出,政府公信力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经济差异化的重要推进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为了使中国经济在整体上稳步前进,就要通过农村制度建设与创新、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和中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彻底转化。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产权理论分析了我国新一轮林改前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模糊、产权边界不清、收益权实现机制不合理、林木交易选择权被剥夺等现象,林改有助于产权主体的明晰、产权边界的界定、处置权的落实及收益权的确保。运用激励理论说明了对集体林权制度作进一步的合理安排应紧紧围绕利益杠杆,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激发林农营林的积极性。国家具有"经济人"特性,运用国家理论论证了建立产权清晰、责权利明确的林业经营制度有助于其"经济人"富民兴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效主要不在干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考察西部地区2004—2008年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改善西部地区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快速发展的迅猛态势所付出的代价令人担忧。如果环境经济政策是为环境问题量身定做的,那么环境恶化的不可逆转又从何而来?研究环境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了生态经济政策源头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政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方面指出生态经济政策问题的理论缺陷,继而通过制度经济以及制度与行为经济的理论对生态经济政策进行探源研究,对现有生态经济政策探源研究进行补充,最后提出国外可借鉴条款。为生态经济政策经济化研究提供方向,提供改善政策效率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海洋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集聚已成为现代海洋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以物理学中的耦合关系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北部湾经济区为实证对象,把耦合关系运用于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方法分析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集聚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和状况进行分析,为海洋产业的合作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之上,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未来走向的重大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带动发展、发展开放型经济几个方面入手,促使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史文献研究中,李约瑟之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技术等各方面曾一度领先,直到16、17世纪仍与西欧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为何迅速衰落,又在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崛起?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国出现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在众多的经济变量中分离出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以期对此类文献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