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天江 《时代金融》2014,(17):20-21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物资资本,而且还要强调人力资本,资本的形成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的作用。人力资本对于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要想形成人力资本,那么就要大量地进行教育投资,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不断地使人力资本得以形成。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状况,然后分析了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呈现的特点,最后得出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直接要素,技术创新能打破靠资本积累促进的增长极限,使增长持续下去,而人力资本又是技术进步之源。三大要素有机结合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3.
钱德利  王国栋 《中国外资》2009,(22):224-225
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是第一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形式进行概述,并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然后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及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是第一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形式进行概述,并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然后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及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导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经从传统的物质资本转移到了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我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人力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殊国际收支结构与人口因素密切相关。要保持国际收支健康发展,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三是改进外资管理政策,把质量、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7.
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两种主要形式。以往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多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形式,忽视健康人力资本形式。其实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对2000—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三个指标的比较对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现状做出分析。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健康人力资本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不平衡的现状得到表现。  相似文献   

8.
刘凤娇 《云南金融》2011,(6X):104-104
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两种主要形式。以往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多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形式,忽视健康人力资本形式。其实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对2000—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三个指标的比较对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现状做出分析。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健康人力资本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不平衡的现状得到表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包括私人和公共)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运用我国四大经济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私人和公共教育投资与健康投资对人力资本增量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力资本增量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并加以检验。结果主要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人力资本增量,人力资本增量对农村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农村私人和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相对强调了教育投资而轻视了健康投资;私人人力资本投资产出效率高于公共人力资本投资产出效率;四大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额与结构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从低成本中获取技术进步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知识和技术作为经济系统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我国应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民收入问题。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都表明,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大力发展技能经济、提高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技能资本的投资是实现中国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主导性的决定因素.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介绍相关学者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几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研究,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评析.最后,提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2013,(16):5
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也要看到,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区、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发展模式的转换期,加上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外需不足和内需预期不稳影响经济增长动力;产能严重过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要想与东中部地区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西部地区不良的人力资本状况已经构成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只有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健康投资力度,加强软环境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本有效配置才能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本基础,推动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经济集约化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基于经济增长理论,以中国过去六十多年经济数据为样本,划分为1952-1978、1979-1997、1998-2015年三个发展阶段,构建计量回归模型,测算经济增长的集约度,即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资本积累及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实证研究法和经济增长余值分析法构建模型,通过二元线性回归,估计资本和劳动要素变量参数值,进而测算资本、劳动要素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发现,过去六十多年,我国经济增长集约度还比较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资本积累和城镇化是中国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而当前我国大量资本密集型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人口老龄化致使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上升,传统粗放式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亟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化转变,努力实现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资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2002,(3):17-18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决定 ,从 2 0 0 2年 2月 2 1日起 ,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贷款利率 ,其中存款利率平均下调 0 2 5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平均下调 0 5个百分点。这是为了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运用利率杠杆 ,大力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自去年以来经济增长持续下滑 ,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尤其是外贸增幅下滑 ,致使外贸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图建立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与经济增长之间交互影响的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殊的“传承怪圈”,认识人力资本代际传递(限定为学校教育投资、健康资本投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关系.资本市场的非完美性和不可分割性导致人力资本融资困难,从而阻碍低技能家庭提高技能.假设个人收入遵循非线性马尔科夫链(Markov chain),引起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波动.个人技能的提高对技术进步产生正向影响,而技术进步本身一方面提高经济主体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要求经济主体具有更高技能,要想提高个人技能必然要求追加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文章通过建立个人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和收入分布相互影响的模型,来解释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绵阳市2000-2016年面板数据,结合绵阳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构建了人力资本适配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测算了人力资本同经济增长适配性指数,结果表明绵阳市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适配度指数总体不高,创新能力较强,结构转换能力较弱,总指数处于递增趋势,加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适配度是绵阳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人力资本成为一个越采越备受关注的因素,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会对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