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制度变迁与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上世纪80年代产生并蓬勃发展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政府和企业三者的共同需求诱致的一次新的制度变迁。由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制度变迁原因的理论解释,可以发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存在内外动力,而这也正是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农村发展——兼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则比强制性制度变迁能获得更大收入流,同时付出更少变迁成本,是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变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三次大规模制度变迁表明,凡是有广泛制度需求基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都能取得好的绩效;而没有需求基础的强制性变迁则成本高昂并最终失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新的大规模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广泛的制度需求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要顺势而为,防止落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强制性变迁陷阱。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投资的制度变迁经历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个阶段。在诱致性制度变迁阶段,教育投资总规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教育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但诱致性制度在创建和推行之初,教育投资对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市场配置资源就已经产生了路径依赖,最终导致了一些低效率的锁定状态。要走出这些锁定状态,必须建立起单一与多元相结合的教育投资研究决策主体体系、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投资决策权力机制,中央政府应设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建立起经济利益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教育投资利益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罗晨曦 《时代经贸》2007,5(12X):190-190
“入世”对我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更是为国人关注。银行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业是一国经济的核心产业。中国入世多年,银行体系的变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多方面甚至超出了人们当初最为乐观的预期。“入世”的意义不仅仅是开放市场、引入竞争,而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关键阶段的一次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加速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加速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实质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制度的重建过程,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在这一制度重建的进程中,市场取向的制度变迁表现出八个方面的典型特征:一是制度变迁需求的内性性;二是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三是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四是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五是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六是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七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八是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报业制度变迁的一个理论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提供了一个解释中国现代报业发展变迁的“两阶段论”基本理论框架,第一阶段即政府主导、以经营分配环节为制度变迁突破口的“财政成本拉动型”的强制性企业化;第二阶段是指报社主导、政府规制、以采编运作环节为制度变迁突破口的“市场利益推动型”诱致性市场化。本文暗示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未来中国报业必然要在政治-经济的双重角力下渐进式前行,相比于国有企业等经济制度的变革而言更为曲折与反复,但是报业的产权市场化进程对中国报业未来的发展影响可能较之政治因素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王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3,(34):108-10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在市场资源配置的核心中介作用日益突出,但其内部问题频现,如监督检查方面流于形式、力度不够、人员素质不高等。完善银行业内部决策的监督检查制度,突出责任追究健全机制,健全内部监督主体制度,对中国银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义 《经济研究导刊》2010,(28):277-278
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这种外在动力短期作用巨大,远期动力不足,要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持续发展,必须采用诱致性制度变迁,调动作为改革主体的高校及后勤职工的改革积极性,同时政府加强外部调研,进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的及时,准确的供给,章运用制度变迁的这一基本规律对我国的农业制度变迁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我国当前必须加大农业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力度,强制性的农业。  相似文献   

10.
熵理论与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何刚  陈文静  叶阿忠 《财经研究》2004,30(3):106-112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变迁方式又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部分.文章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发挥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而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为社会系统的外界环境以正熵流或负熵流流向社会系统,调控制度变迁的方向.依据最小熵原理,单独运用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都不能有效地阻止系统的熵增.最有效的途径是,使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充分结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分析西方制度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制度的解释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变迁的客观必然性,并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强调了制度变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重要性,指出制度变迁必须处理好借鉴与创新、渐进与激进的关系,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应实现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再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制度安排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一旦由政府决定的强制型制度被确定,诱致型制度变迁也随即被选择,完成制度的整体功能。在金融制度扭曲的情形下,强制型制度变迁和诱致型制度变迁在金融发展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技术援手     
发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使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对中国银行业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2009年,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但面对2010年中国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银行业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的创新发展与业务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14.
"入世"对我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更是为国人关注.银行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业是一国经济的核心产业.中国入世多年,银行体系的变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多方面甚至超出了人们当初最为乐观的预期."入世"的意义不仅仅是开放市场、引入竞争,而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关键阶段的一次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加速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加速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制度变迁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的MBO(管理层收购)现象,指出一般经济活动中的MBO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而目前对中国国有企业进行MBO属于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于强制性制度变迁涉及政治和经济两个市场,因此国有企业MBO的"自由交易"性质超越了一般单纯经济交易的"契约自由"内涵,表现出政治契约的强制特色。目前的政治效率水平不能保证国有企业通过MBO获得最大的制度变迁租金。  相似文献   

16.
利益集团理论视野中的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变迁实际上是各方利益集团进行博弈的结果。本文意在描述中央政府、国有银行自身、地方政府、新兴民营企业主阶层等各大利益集团在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中的驱动作用,企图由此逻辑地导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为改革推动者提供自觉改善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委托代理的效率问题。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银行的监督、约束机制发挥作用,有利于银行更加集中地进行风险管理,有效地防范风险。对经济转型和制度变迁背景下的银行业改革进行分析,从银行业改革与发展"主旋律"公司治理的变革中解释中国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及其变迁路径,并分析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票据市场制度变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 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票据市场从诱致性制度变迁走向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经历了探索起步、初步发展、低落徘徊及恢复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由于这种制度变迁仍处于制度选择向制度设置的过渡期,因而在制度变迁主体、制度安排结构等方面独具特色。在呈现明显的制度绩效的同时,也因为经济基础和信用基础的脆弱性而形成了票据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9.
集团化:21世纪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世界性的银行并购活动和集团化经营在全球持续发生,并且愈演愈烈,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态势,面对如此竞争态势,21世纪中国银行业何去何从呢?本认为旧中国银行业应在认真研究世界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实行集团化以迎接未来银行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反思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艺 《经济论坛》2006,(17):47-49
一、现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困境从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解体开始,到本世纪初的20余年间,我国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一直处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中,但这种转变始终没有成功,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一直处于供给空缺的状态。为了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002年10月,政府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拉开了对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强制性变迁的帷幕。是否应该开展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目前还无法评价,毕竟短短三年时间还无法判断变迁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