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适应化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岗位技能工资的考核,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结合化工企业生产劳动的特点,提出化工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实行动态管理。一、制定岗位技能工资制动态管理办法的指导思想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动态管理必须是以促进公司生产工作为目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为原则,使工资分配同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劳动技能、劳动贡献相结合。调整技能工资结构,理顺分配关系,增强职工竞争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使公司各项工作上一新台阶。二、制定岗位技能工资制动态管理办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系统切块工资包干是遵循按劳分配原则,矿将现行内部劳动组织分解为几个条块,再按每个条块所预计的工资总额(或单价)去分解矿工资总额(或单价),矿按各系统所完成任务或工作量,以各系统所分解的工资总额(或单价)为计算依据,支付各系统的工资。上不封项,下不保底,包干使用。系统内部结合承包指标,制定内部工资分配办法。我矿系统切块工资包干的主要做法: 1.合理劳动组织,划分工作职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矿现行劳动组织  相似文献   

3.
“吨煤工资浮动包干”和“基建工程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已在全国煤炭系统全面推广,并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实践证明,它是适合煤矿生产特点,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一种比较好的工资分配办法。在实行“吨煤工资包干”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吨煤工资包干单价”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体现着生产和分配的关系,体现着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是能否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企业中推行“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挂钩”这种效益工资制以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企业内部,如何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将工资总额科学地、合理地分配到职工个人,发挥工资杠杆调整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功能,发挥工资与效益的双向激发机制,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引入“工资效益”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5.
一.吨煤工资包干属于宏观控制的范畴按劳分配有两个层次,即国家对企业的分配层次和企业对职工个人的分配层次。这样,就形成了工资管理体制上的两个层次: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国家对企业工资总额的核定,属于宏观控制;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属于微观管理。实行吨煤工资包干,煤炭生产企业职工工资总  相似文献   

6.
一、现行工资制度的弊端1.目前煤炭企业按劳分配是通过国家对企业、企业对职工两个层次的分配形式实现的。第一个层次是国家按照企业实现的社会有效劳动分配给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第二个层次是企业按照职工为企业提供的有效劳动的份额进行分配。多年来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加之能源供应紧张,造成了在第二个层次的分配过程中只强调每个职工在集体劳动中所完成的量,而不要求质。因此,这  相似文献   

7.
正确地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是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煤矿实行吨煤工资含量包干后,采用什么样的工资制度和分配形式,这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合理的分配形式可以调  相似文献   

8.
绩效奖励工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柳电公司投产五年来,以“超越昨天,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全员竞聘上岗、绩效奖励工资体系,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一、转变现念,逐步建立绩效奖励工资体系工资分配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从传统的工资分配到绩效奖励工资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的办法。⒈改革之初,充分体现同岗同酬的原则。为此,对全公司所有岗位进行了一次粗线条的价值标签,以岗定薪,同岗同酬。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老职工认为工资是国家给的,公司不能改变。所以,我们首先解决工资是什么的问题,教育广大职工认识工资是企业实现其目标的调…  相似文献   

9.
工资分配是企业职工个人利益的集中体现,能否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直接关系到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应当从更新观念、打破“三铁”入手,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以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日,贵州盘江精煤股份公司土城矿采煤三区打钻队由于工分上墙拖延了5个小时,责任人受到严厉处罚。这是采煤三区出台工资工分管理办法以来受到处理的第一个队组。为切实加强采煤三区工分、工资及材料费用管理工作,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职工队伍稳定,采煤三区出台了新的《工资工分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一是严格按照矿工资考核办法实行比例分配,除把工资按安全工资40%、质量工资30%、任务工资30%的主要考核外,当月队组材料费用的盈  相似文献   

11.
工资是国民总收入消费基金中分配给个人的部分,也是每个职工劳动成果的具体现体和重要生活来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每个工作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有计划地分配给职工的那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表现。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要做到按劳分配,就要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工资制度和工资分配形式。就我国当前来说,工资形式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计时加奖励,计时加超额计件,包工工资、浮动工资等。  相似文献   

12.
城市企业在劳动、工资、人事制度的改革中,已经起了步,但改革的步子还远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方面,还没有完全理顺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一些企业单位的着眼点还是单纯地集中在超额工资的分配上,如对奖金、计件超额工资、利润分成等.这样也片面地出现了只论如何“多拿、巧拿”工资的弊端.少数企业仅搞了标准工资部份浮动分配的办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若能全面地有步骤地改革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实行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改革,必将给企业带来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煤炭企业转机建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工资分配机制的确定是其中比较迫切的问题之一。国家关于分配的最高原则阐述在十五大报告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4.
浅议完善煤炭施工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办法中煤第三建设公司劳资处王万山一、目前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1.放松了工资管理。近几年来,企业推行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一些领导认为工资管理工作无关紧要,对劳动工资部门的业务只关心统计报表、职工调资升级、工人调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企业拥有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和工资奖金分配权,大部分企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资奖金分配办法,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促进了企业生产建设的发展。但在工资奖金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办法上还有需要完善之处,在发放办法上还有许多问题和漏洞。主要问题有: 1.工资奖金发放的透明度不高。部分领导干部和工资承包基层单位领导得奖多少,  相似文献   

16.
(一) 煤炭企业现行的工资制度是1985年建立的结构型等级工资制。这种工资制度的缺点主要表现为:①功能单一,即用一个工资标准对应客观存在的多种劳动形态,难以区别考核职工的劳动艰苦程度、技能水平和劳动态度,起不到鼓励职工到艰苦的生产一线去工作的作用,造成一线缺员,二线窝工,三线超员的结构性劳动组织轻重倒置现象。②调节手段有限,非劳动技能因素的调资升级使职工的标准工资与技能水平脱节。这种平均主义的工资形式起不到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经济杠杆作用。工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  相似文献   

17.
工程设计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多少年来一直与国家机关使用同一种工资制度,即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工资标准和工资政策,按照国家统一安排进行工资调整。这种工资制度,是一种与工程设计者所提供的设计劳动的数量、质量以及单位的设计收入不联系,在设计劳动之前就已经确定并且发生的,而且是数量相对固定的工资分配形式,没有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原则。改革中,它极大地阻碍了工程设计单位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工程设计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在改制过程中将如何消除这些不合理现象,变消极为积极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营机制的建立健全.煤矿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以岗位定工资、以盈亏定效益。是实施按劳分配,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的新型分配方法.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爱岗敬业、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激励手段。对此,煤矿企业科学合理地测算核定效益盈亏平衡点,实行“四挂一保”效益盈亏权重系数指标考核,是按劳分配、按企业效益分配工资的导向标。  相似文献   

19.
建立正常的升级制度必须遵循效益、按劳分配和民主三大原则。1.安排职工升级要以生产发展、效益提高为条件,必须全面完成承包经营任务和国家指令性计划,劳动效率明显提高,企业提取的效益工资除满足正常的工资支付外,仍有一年以上的工资支付能力。符合以上条件,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安排职工升级。2.升级面每年按职工人数的30%左右控制,其中井下工人升级面应为30%~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按劳分配原则的马克思原设想与我国过去的实践相比较的基础上,集中地论证了企业职工工资同企业经营成果挂钩作为一种新的分配模式,对按劳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作者列举了新模式的十大发展。作者认为,新模式把按劳分配分作两个层次进行,突破了旧模式中国家直接对个人分配、工资分配顺序、劳动量计量、个别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等理论,并在按劳分配中引入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作者还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上论证了新模式不仅不违背按劳分配的原理,而且是与从产品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是对按劳分配原理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