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前,内需不足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农村居民消费力偏低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伴随着农村男性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在农村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文章在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关注的力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转变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的消费观念等举施。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农村留守妇女生活中最关注的问题是:最大的负担是农业生产与家务劳动;最大的痛苦是情感的空虚与寂寞;最大的心愿是合家团圆。留守妇女问题的根源是"留守","留守"的根源在于农村经济落后。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主要不是靠理论,而是依赖于社会实践。结合河南省情,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出路在于"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即: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为农村劳动力寻找就业出路;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引导农民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留守妇女是伴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对留守妇女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归纳出留守的原因、留守妇女的生存状态、留守妇女的婚姻与家庭、留守对农村妇女发展的影响、留守妇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等六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提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及可采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7,(12)
"非全家式"的人口流动,会给务工人员以及留守家庭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做好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管理服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关注农村留守人员生活,完善留守人员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留守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第三,推行村居网格化管理,加强安全保障控制力度;第四,建立"三社联动"服务管理模式,搭建互助平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中"留守妇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深入九江县江洲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该镇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状况,以探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注现实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须从动态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留守儿童"变化的趋势,须从儿童心理科学的方面探究"留守儿童"较为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客观地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不仅具有必然性、长期性,而且还具有遗传性、扩展性。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既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精神、家庭文化等文明发展,还依赖心理科学及教育的发展及富有实效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群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本文以河南省Y市农村留守妇女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交谈的方式,总结概括出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表现,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缺失的主要根源,并提出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何慧丽 《开放时代》2010,(7):151-158
本文以叶敬忠等对当代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老人、儿童的研究为基础.阐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家庭结构残缺化,家庭功能失调和弱化的变迁困境,认为“留守”问题的本质在于中国现代化的结构性困局,即中国被纳入以美国为主导、以资本、商品及其生产模式自由流动的全球体制所导致的中国城乡发展困境、乡村总体性社会衰败等问题。最后,作者呼唤以农村留守群体为本位的留守学术的出现,其使命是顺应后工业时代,关注中国农村及其群体的困境与出路;形成乡村研究、中国研究的时代问题意识和研究系列;积极进行相关社会科学实验,为形成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新疆南疆农村维吾尔族留守妇女的离婚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南疆维吾尔族农民跨省去沿海城市打工的人数增多,留守在家的维吾尔族妇女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夫妻长期分居导致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这对传统家庭和婚姻造成巨大的冲击,给南疆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可小视的现实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南疆农村留守妇女的离婚现象,并探讨了维护她们婚姻状况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占彩 《经济论坛》2007,(9):131-132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处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段,也被称为"留守生".他们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现阶段主要指由于农民工夫妻双方或单方进城务工后,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家庭结构抚养和教育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他们远离父母,一年之中难以得到基本的亲情,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爱,这对"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留守人口群体的形成,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前两者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社会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关注却很少.本文主要是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留守原因、面临的困境等方面作了客观的描述,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给予农村留守妇女群体更多的关注,并对留守妇女采取一些关爱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10)
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当下生存困境,有必要将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和社区教育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的教育职能与社会治理职能,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给社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因此,要把握住农村优势,要对留守妇女赋权增能,使农村留守妇女充分参与到社区教育的规划、实施中来,和社区教育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中“留守妇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深入九江县江洲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该镇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状况,以探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农村"留守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整体素质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之处,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各种知识培训,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能力、经济自主能力、科技致富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妇女宗教信仰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文章借助于宗教社会学知识,在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妇女的信教特点、信教原因和信教影响进行分析,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道德意志薄弱、道德心理不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道德教育机制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所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需要完善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完善家庭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的责任,创造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儿童时期是心理与品德发展塑造的黄金时期。家庭关怀与教育缺失导致留守儿童亲情诉求得不到满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县域经济落后消极影响留守儿童身心成长环境;学校教育缺位、盲点与低俗文化影响导致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和心理出现偏颇;同辈群体影响导致留守儿童道德认知缺陷传染;社会忽视与职能部门资源整合不足导致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进展较慢。为此,实现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关爱联动,优化乡村文化环境,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有关保护留守儿童权益工作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职能部门间密切配合,形成协调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联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品德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品质品德、人格心智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日益凸显的留守家庭问题,核心成员的迁出对家庭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不同留守群体置于特定类型、特定区域,问题亦会有所不同。基于全国6省30县2378个农村家庭实地调研数据的分析,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村地区形成了近半数的留守家庭及留守人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配偶三类弱势群体分别占留守人员总体的10-20%,以空巢家庭、单亲家庭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家庭为主要类型。作为区域差异的例证,四川省、江苏省、吉林省分别代表西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倾向于形成三种独特的留守模式,其中西部省份留守家庭比例高,留守群体数量大,留守家庭问题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来到城市打工,农村中随之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如何,关系着家庭的稳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本文基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广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中青年男子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妇女人数逐渐增多。如何使这一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各界广泛关注的现实话题。以广西为例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加以探讨,试图在留守妇女权益保障、技能培训、素质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良性循环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