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该文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和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瞄准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存在较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方面作用甚微,因此其经济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该文还就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程序、政策改善的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照平  杨珺  杨超 《当代经济》2006,(10):91-9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涉及国家、地方、个人利益全面调整的综合系统工程,其政策实施的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实施状况,并结合国内的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得出了国外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陡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双重压力,退耕还林势在必行.目前,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在全国很多地区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些地区不能正确理解退耕还林的真正内涵,出现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影响了工程的建设.为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就退耕还林的若干问题,如退耕还林的目标、作用、规模、政策以及和其他生态工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自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补偿政策、工程管理、后续产业培育等。文章据此提出了完善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和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瞄准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存在较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方面作用甚微,因此其经济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本文还就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程序、政策改善的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涉及国家、地方、个人利益全面调整的综合系统工程,其政策实施的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实施状况,并结合国内的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得出了国外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到2007年底,全国退耕还林面积3.64亿亩,惠及农民1.24亿人.中央已累计投入1300亿元。秦巴山区退耕还林3810.68万亩(约占全国退耕还林面积的10%)。在退耕还林效益方面.政府乐观而学者意见分歧的现状常常动摇人们对退耕还林政策的信心。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对秦巴山区退耕还林效益进行量化评价,可以看出退耕还林效益正在初步显现,坚定了人们对退耕还林政策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和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瞄准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存在较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方面作用甚微,因此其经济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本还就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程序、政策改善的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生态短波     
退耕还林新政策:农户将继续享受补助政策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限,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  相似文献   

11.
从祠堂数量和祠田规模看,近代①苏南祠田分布由西部向中部递减,再向东部稍增;从义庄数量和义田规模看,义田在西部几乎缺失,而中部成为最密集区,由此向东部递减.结合土改调查得到的区域族田数量进行综合考察,近代苏南族田分布总体呈现从西部的祠田独占区向中部的义田为主区、东部的祠田为主区递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张俊 《当代财经》2012,(2):33-42
县际竞争、转移支付与县级财政举债决策存在相应的联动机制,进而影响县级财政发展质量。研究表明,中国式县际竞争做对了县域经济增长的激励,县级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与GDP增长相关。而分税制以来中国式县际竞争日益凸显其财政的负外部性,县级政府举债是县际竞争与目前财政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必然结果。转移支付并不总能对县级财政行为产生正向激励效应,反而加剧了县际竞争的激烈程度,过度举债是县级政府对转移支付激励的策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接方式决定在县域空间范围内金融与经济的耦合发展。文章在界定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的绝对不耦合和相对不耦合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耦合发展的三个方面: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所有制的耦合、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上的耦合、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新确立和“三农”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密云县农业生态经济分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密云县是密云水库水源、水质保护研究项目中的重点县,所以农业生态经济分区是在该县进行的基础研究之一。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选择了69个适合密云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乡为分类的基本单元,应用5种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密云县19个乡(镇)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等级聚合分类。结果表明,离差平方和法分类效果最好。我们按此方法将全县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和4个生态经济亚区。并对每一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具体分析,为建立密云县最佳农业生态经济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态经济模式是实现欠发达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彭泽县生态农业、湖口县生态工业成功实践模式进行解读和归纳,为我国欠发达县域发展生态经济提供经验启示,包括走出生态经济理解误区、利用比较优势选择发展模式、发挥政府主导功能、核心与龙头企业培育与引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区域间人口流动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首先,构建包含年轻人跨区流动、老年人隔代照护、"统账结合"养老保障制度等中国特征事实的三期OLG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受到人口净流入比例的影响,人口流入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冲击。进一步地,采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的县级数据,构建人口流动影响老龄化以及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随着人口净流入率的提高而不断弱化,特别是当人口净流入比例高于41.25%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反而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据此,本文认为,应通过激励中青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实施产业转移和跨区投资、设计精准的养老金调剂制度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减轻人口流出地区的养老负担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县转向生态经济县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生态农业县的建设经验及其成果,认为生态农业县转向生态经济县建设是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县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孔庆书  王蕾 《经济师》2004,(7):12-12,14
文章指出 ,引入“三太式”管理理念 ,即太极图和谐式、太阳光放射式、太极拳渐进式 ,以引导、带动和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并针对“三太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模式和构想。  相似文献   

19.
贺曲夫 《经济师》2007,(4):15-17
由于我国农村的快速城市化和乡镇分化,使得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中心镇不断崛起,形成县域多中心格局,而现行的乡镇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其经济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体制来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要求,实现向城市建制管理体制转变。县辖市以其本身具有的优势能实现多中心城镇管理体制创新。文章以江苏吴江为例,分析其县域多中心的现状、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行政区划创新的原则并为其设计了若干方案,同时分析了利弊。  相似文献   

20.
1.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in the ecosystem con-struction of Huanren CountyHuanre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simply Huanren County) islocated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eastern Liaoning,bounded in the east by Jian city of Jilin Province.The south is adjacent to the Kuandia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the west is connected with theBenxi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and the northis linked by Xinbi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and Tonghua county in Jilin Province. It is 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