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河南省在“十一五”末期已变成了能源净输入省。通过对河南省能源状况的分析,得出远期河南省内资源将无法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并结合全国煤电基地建设和特高压电网规划,提出河南能源供应应坚持“输煤输电并举”的发展思路,河南电网也将由“依靠自身三大煤电基地打造大送端电网”转变为“大力依托区外国家大电源基地建设和特高压电网发展来建设自身电网”。未来要规划好河南省新的输电通道,做到外电落得下。  相似文献   

2.
国家确定建立以煤炭为中心,包括山西省、河南西部、陕西北部、内蒙西部的部分地区在内的山西能源基地,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尝试。目前,基地的规划工作,正在基地、省(区)和行业的范围内分阶段进行。 如何使省(区)、行业和整个能源基地20年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逐步落实,使基地内各个行业和经济得以协调发展,为国家的四个现代化提供更多的能源,并使基地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切实有所提高,这是我们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于2013年9月12日由原河南煤化集团、义煤集团两家省管大型煤炭企业战略重组成立,是一家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建筑矿建、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相关多元发展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拥有490余家子分公司,分布在河南、贵州、新疆、内蒙古、青海、上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拥有大有能源、银鸽投资、九天化工3家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4.
2020年河南省煤炭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能源发展与河南省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前提,在电力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对全省煤炭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得出煤炭仍是河南省的主要能源、电煤是拉动煤炭消费增长主要因素的结论。通过对全省煤炭行业发展的预测分析,进行全省煤炭供需平衡研究,得出远期河南省煤炭不能自身平衡的结论。提出河南省应合理有序开发煤炭,稳定煤炭产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电源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存度;输煤输电并举,增强河南省能源供应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5.
开展省际电力合作,加大跨区送电力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我国能源资源及经济发展特点,开展省际电力合作,加大跨区送电力度,将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要趋势。为解决江苏省负荷快速发展及能源资源匮乏的问题,发挥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优势,加快跨区电网建设、加大跨区送电力度是重要手段。着重分析了“十一五”末江苏电网的电力市场空间情况和山西晋东南电源建设条件,介绍了2010年前后增加向江苏跨区送电输电方案的规划论证成果,通过对各输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500kV直流输电方案。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将纺织服装产业定义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扶植。2011年,河南纺织服装总产值已达2500亿元。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大省,河南纺织服装行业近来也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融资难、融资贵;国内外需求不旺,订单减少;刚性成本上升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平顶山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和省煤炭工业局把煤矿安全生产作为生命工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安全监管,深化专项治理,有效地遏制了事故多发势头,煤炭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2005年煤矿安全实现了重大突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一、健全机制,构筑安全生产监  相似文献   

8.
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压等级不断提升。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受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能力不足、走廊资源紧缺等发展瓶颈制约。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构筑坚强电网的骨干网架,可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实现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保障能源可靠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常规能源储量、能源进口区域和能源进口通道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和压力,认为应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能源合作,丰富中国能源进口渠道,建设新疆综合能源基地,优化能源供给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5个方面,拉动电力能源需求,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和消费革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国家总体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亚地区最大的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哈萨克斯坦将石油工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致力于利用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工艺发展石油工业,今后将展开不同方向的石油出口管道建设,并提高石油深加工能力.为此,哈萨克斯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促进对外合作:1)坚持稳定税收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政策;2)避免国际经济合作的政治化;3)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4)推进与邻国的油气合作.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山水相连,经贸往来频繁,己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能源基地,也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能源战略的桥头堡.因此,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在油气能源领域,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石油化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严峻的能源挑战,但我国绝不能因能源压力而放弃经济增长,放弃“中国梦”。因而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学界针对这一热点问题分别从经济增长的能源瓶颈及效应、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新能源等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能源支撑状况及其强化途径。最后,对学界关于经济增长的能源支撑文献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欧盟2020年能源战略的制定背景与政策框架,深入分析了欧盟能源战略在节能减排、网络建设、技术升级等方面的要点,从政府与企业2个角度提出几点启示与建议,如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能源输送网络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和全局意义、建立健全适应能源清洁化发展趋势的电力体制机制,我国企业应加快发展能效管理机制、推动能源领域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3.
日本能源政策演变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了日本不同发展时期的能源政策调整动因以及能源政策对能源结构的影响;介绍了日本能源政策调整的最新动态。日本政府注重制定着眼未来、目标明确的能源总体战略,大力推进节能措施,建立全方位的能源国际合作、加强政府与民间合作及培育强大的能源公司等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国内少数石化及炼油企业通过参数与美国Solomon管理咨询公司(SAI)的业绩分析评估活动,直接了解到国际上烯烃生产及炼油行业的运行水平及各自企业在所属行业中所居的位次、与先进的标杆水平的差距,从而不仅为本企业提高运行业绩指明了方向和途径,也为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管理与国际全面接轨确立了良好的开端。在此“入世”和融和世界经济体系之际,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知识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能源革命的概念内涵、国际经验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能源革命的概念内涵,以及当前能源革命与前两次能源革命区别是正确把握当前能源革命的特征,是我国如何推动能源革命等问题的前提。本文指出,狭义能源革命是单纯的能源技术的重大变革,广义能源革命是基于能源技术重大变革的社会主导能源系统的转型。当前能源革命与前两次能源革命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动力机制不同、能源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同,以及对工业的影响程度不同3个方面。论文在深入分析和总结了欧洲国家当前"能源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推进能源革命应注意的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搞好政府机构的节能,可以有效地减少政府内部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节约财政支出;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发挥政府示范带头作用,促进整个社会节能意识的提高和节能技术的推广。美国联邦政府能源管理项目以降低政府能耗为目标,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分析了美国这一项目的背景、内容、经验和教训,并从中得到对降低我国政府机构能耗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我国能源供需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差异情况,为我国合理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核心。立足于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吸收借鉴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全新的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多维立体思路。认为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应该转变传统的思路,重在从多元化的增加能源供应和多方面的减少能源消耗2个方面研究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重点关注能源的调控管理和能源研发。  相似文献   

19.
能源安全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是覆盖科学技术、国际战略、国内生产、地缘政治等领域的综合问题。在构建合理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新能源的基础上,保障能源安全是中国能源领域的重要议题。梳理国内顶尖智库机构在电力、油气、核电等重点能源领域的观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和发展战略进行了理解与再认识,有关建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旺盛,如果不能改变能源严重依赖国外的现状或者取得能源供应的控制权,很有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就我国目前各种能源资源状况以及未来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做出分析。对解决我国未来的能源供应与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