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更精确地预测短期站点客流量,动态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的日常客流方案,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预测地铁客流量。首先,通过对AFC数据分析,利用上周同期进站量、前一天同期进站量、当日前两个时段进站量以及高峰和非高峰时段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然后,构造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并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PSO-SVM模型),实现地铁站点客流量预测,并进行不同模型预测误差的比较分析;最后,以苏州地铁数据为例,预测汾湖路地铁站的进站客流量。结果表明,优化模型能够有效改善预测误差,预测结果更为准确,证明PSO-SVM方法能有效用于地铁进站客流量的预测研究,为地铁进站客流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赫炜 《汽车与社会》2002,(4):B022-B025
在城市交通中,平面交叉口已成为瓶颈,因此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在于提高城市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利用交通工程设施控制,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利用现有的交叉口进行改造,做到渠化交通,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行驶,在同一交叉口分配不同路权,从而达到控制混合交通、减少冲突点、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减少车辆延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城市过江通道交通流特性是否符合经典的速度-密度关系模型,研究了四川泸州市沱江一桥上的过江交通流。利用视频检测技术,获取了包含高峰期、平峰期等各种交通运行状态的交通流流量、速度数据,经过数据清洗、转换后,对速度和密度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并计算得到了交通流特征参数自由流速度和阻塞密度。结果显示,城市过江通道的进城方向更适宜Greenshields的线性关系模型,出城方向更适宜Underwood的指数关系模型。桥头段和桥中段交通流特征参数的差异性,表明了桥头交织段规划、设计与管理对提高过江桥梁衔接段通行能力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合理组织进城方向下游、出城方向上游的交通流,以改善区域交通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利用单一生物数据无法揭示复杂的生物过程和疾病机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信息融合的DGPMIF致病基因预测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具有疾病-表型、疾病-基因、蛋白质-蛋白质和基因-本体关联的异构网络,利用网络嵌入算法提取该异构网络中节点的低维向量表示,同时结合网络拓扑算法提取网络结构特征。其次,利用余弦相似性算法衡量节点向量的相似性,预测疾病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对特定疾病的案例进行研究,并与经典致病基因预测方法进行对比,验证DGPMIF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关联数据对增强致病基因预测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层次信息融合,提高了致病基因预测的预测性能。DGPMIF预测方法能够高效挖掘网络中蕴含的信息,对相关疾病基因关联的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电动汽车快速补能,面向电池交换的充电方式,研究了城市路网上电动汽车换电站的选址问题。首先研究了电动汽车用户的路径选择,基于交通网络均衡状态和换电站选址方案的相互影响,建立站点建设成本和出行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换电站选址优化模型。然后预测不同方案下的交通网络均衡状态,并依据预测结果评价选址方案的优劣,最后设计求解算法,利用襄阳东津新区的路网及居民出行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模型及算法的可靠性,求得换电站的最优选址及换电需求。研究表明,建立的电池交换式电动汽车换电站优化模型可以获得路网路段流量及换电站处的换电需求量,给出最优的选址方案及换电站建设时序;电动汽车混入率对换电站布设、交通网络均衡状态有较复杂的影响;交换站数量的增加能减少出行成本,但边际作用递减。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换电站的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具有状态时滞特性的非线性离散系统,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基于状态反馈的非线性系统模型预测控制问题。基于T-S模糊模型对非线性离散系统进行描述并给出一种"min-max"预测控制算法,采用模型预测控制与模糊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平行分布补偿的原理,通过在每一个采样时刻优化无穷时域的性能指标,来求解在范数有界条件下相应的状态反馈控制律,讨论了预测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分析了此设计问题的可解性,给出了状态反馈控制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设计算法,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实例证明了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及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能够在化工、冶金、机械等具有时滞特性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快更准地确定B细胞线性表位,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MLEP(Prediction of epitope based on MCFS and LSTM,MLEP)算法。采用5种性质氨基酸理化性质作为学习特征,利用多聚类特征选择算法进行特征选择,用降维后的数据作为输入,用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训练,获得预测性能好的模型,对多聚类特征选择算法及MLEP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价。对非冗余LBtope数据集进行多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多聚类特征选择算法降维到25时获取性能最优模型,多聚类特征选择算法比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的模型准确率更高,基于MLEP算法获得的模型准确率达到94.81%。因此,MLEP算法能更好地预测B细胞线性表位,对于表位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大数据方法,挖掘信息化煤矿长期积累的海量数据,多维度洞察发现海量数据隐含的内在规律,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到精细化的新层面。本研究主要包括:收集大量煤矿安全事故报告,针对煤矿安全事故报告进行文本挖掘,在此基础上运用Delphi专家调查法确定事故关键要素;利用Apriori关联分析法分析关键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挖掘关键要素频繁项集;依据煤矿现有信息化系统数据,建立与关键要素对应的数据指标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在关键要素频繁项集的基础上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计算实时数据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煤矿事故的研究和预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反映网络的交通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复杂耦合网络的改进交通动力学模型。对双层结构耦合网络的信息产生和传递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复杂耦合网络信息交通过程的特征,引入层间控制参数和层内控制参数分别控制不同层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路径选择,重点考虑了层间传递信息的损耗代价情况。在所提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耦合网络中信息交通过程涌现出的统计学特征。结果表明:提出的耦合网络交通动力学模型中所有节点都能够产生和传递信息,随着层内控制参数的增大,网络交通容量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层内控制参数为3.8时,耦合网络交通容量达到最大。研究结果对交通网络中的拥塞问题的缓解具有指导意义,可以通过调整控制参数来增大网络的交通容量。  相似文献   

10.
《IT经理世界》2014,(18):12-12
正今年第二季度,部分特大型、大型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均在2以上,即因为交通拥堵,公众出行需花费非拥堵状态下2倍以上的时间到达目的地。上海拥堵程度排名居首,出行平均拥堵时长15.73分钟。北京和上海最堵的路段均出现在大型居住社区与大型办公区连接的道路,"城郊通勤"已经对特大城市交通造成巨大压力。而二线城市因为热点商圈集中,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拥堵情况反而较一线城市严重。第一季高德交通报告中"堵王"杭州之后推出"错峰限行"收效显著,本季度拥堵缓解幅度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11.
陈钦 《河北工业科技》2023,40(4):274-283
为了明确无信号控制交叉口事故的诱发机理、降低事故损失,对美国西南部某州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的5 956起发生在无信号交叉口的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考虑均值和方差异质性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并分别针对白昼事故和夜间事故,选取周时间、季节、道路空间因素和环境因素作为影响因素,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对昼夜事故的严重程度有异质性影响;恶劣天气条件仅对夜间事故严重程度存在异质性影响,伴随大雾或者强风的降雨天气是加剧事故严重程度的最主要原因,且影响因素在春、夏季节的交互作用更加复杂;人行横道、交通稳静化措施对轻伤、重伤事故有助于减少人员在事故中的受伤概率;大型交通枢纽以及特殊状态下的路段附近,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研究结果可为交通安全改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为降低道路交通事故风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车辆通过频率的智能交通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环形线圈来测定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实时通过的频率,从而判定某一条支线道路上车流量的多少。通过车辆采集卡把由环形线圈采集到的脉冲数据传输到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运用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车辆通过频率的单交叉口多相位的交通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FPGA技术进行设计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所设计的智能交通控制器能有效缩短运行周期,减少车辆排队长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道路两相位交叉口所存在的左转车辆抢行问题,避免造成严重交通冲突,首先分析了左转车辆抢行行为、路径抢行、以及与直行车辆到达冲突点的时间差相关的概率抢行,在考虑过街行人对抢行行为干扰的情况下,构建了车辆、行人耦合的双路径左转-直行冲突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研究了左转车辆抢行行为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过街行人时,左转车辆抢行使交叉口通行能力下降约5%;有过街行人干扰时,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则进一步降低10%~25%。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道路交叉口服务水平、提高道路通行率和安全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检测的智能红绿灯设计方案。该方案是在模糊算法的支持下,可根据交叉路口不同方向上动态的车流数量,确定红绿灯的时长分配,以替代传统的固定配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通畅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潮汐交通道路的安全度,基于南京市虎踞路调查的交通数据,分析其潮汐交通特性,针对潮汐路段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在可变车道内,分析车辆的速度、道路宽度以及汽车转弯半径对分流带长度的影响,利用切函数与约束函数,设计一定长度的自动可移动式分流带。利用交通微观仿真平台vissim对实施协调控制后的结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后的车头间距增大,通行效率得到提高,安全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介绍我们关于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研究的梗概。重点论述了数学模型建立和交通调查方法,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力图阐明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Under strict net neutrality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s) are required to carry data without any differentiation and at no cost to the content provider. We provide a simple framework with a monopoly ISP to evaluate the short-run effects of different net neutrality rules. Content differs in its sensitivity to delay. Content providers can use congestion control techniques to reduce delay for their content, but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their decisions on the aggregate volume of traffic. As a result, strict net neutrality often leads to socially inefficient allocation of traffic and traffic inflation. We show that piece-meal departures from net neutrality, such as transmission fees or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sensitivity to delay, do not necessarily improve efficiency. However, the ISP implements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when allowed to introduce bandwidth tiering and charge for prioritized delivery.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sks the question: what kind of economic benefits do rural telecommuters experience in Southwestern Ontario? This is a relevant question in Canada where,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Canada (2017) one in 14 people work from hom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telecommuting. We estimate the telecommuter surplus in Southwestern Ontario where the region is currently deploying one of Canada's largest publicly-funded ultra-high-speed broadband initiatives known as SouthWest Integrated Fibre Technology Inc. (SWIFT).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SWIFT residential and farm surveys (n?=?3948) conducted in 2017. We find that an average telecommuter's surplus in terms of costs saved, including opportunity cost ranges from $8820 to $23964 per annum per telecommuter,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days telecommuted per week for home and primary residence dwelling type. The social net benefits of telecommuting differ from its private net benefit (the focus of our paper) since the former includ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telecommuting such as reduced traffic congestion, reduced probability of road accidents, as well as some workers shirking their duties (a negative impact). We leave this for future work.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6~2015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问题。结果表明:丝路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协调性不断加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空间集聚性,整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态势,地区分异化明显。建议推进均衡化发展,优化物流业自东向西辐射机制、大力增强中西部省区物流基础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着力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物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