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文化注重人文精神,肯定人性之善,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强调仁心与天地万物-体和人的文化陶冶建构作用;中国人文精神"深体天人合一之道",讲求天地人"三才"统一,以道德理性、感性慧识之心、人文境界为依,内外兼修;人文精神所标举的艺术精神,是一种"穷观极照、心与物冥"的人生审美体验和精神境界,一种技进乎道、以形媚道、以艺写意的审美人格完成.  相似文献   

2.
宋震 《魅力中国》2013,(11):62-62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书法作品的审美观念所体现的文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超越阶级、超越时空。书法作品具有经典超越时代的人格魅力及人生情怀,其文化价值能陶冶性情,修炼自己的知识学养、艺术修养、审美境界乃至人生境界。市场经济条件下书法作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商品赖以交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江 《魅力中国》2010,(9X):113-114
个体生存论是克尔凯郭尔的基本哲学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缘于对思辨哲学体系的彻底批判。"生存"是对人的生存性结构的描述,即人是一种关系,是无限与有限、永恒与暂时以及自由与必然的综合,"生存"就是人实现自我本真存在的过程,包括人的自我参与、自由选择和自我实现。人生的三个阶段即审美人生、伦理人生和宗教人生,表现了人生选择的三种层次或境界,人在这三种层次间的抉择,展现的是人的生存辩证法。克尔凯郭尔进行的这场生存论革命无疑开启了一种哲学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大长今》在我国的热播让人们看到一种新的艺术创作路径,疲惫而浮躁的当代中国人看着这来自韩国的电视剧,为那至情至美的故事而深深打动,其实真正打动我们的是自己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本身所具有的、回归人性本源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韩剧《太长今》坚持高尚的审美情趣,却同样能获得极高的收视率.原因是它不只是在形式上,更主要的是从心灵里贴近电视观众,让人在娱乐中提升精神品格,升华心灵境界.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广大民众,都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人生教益.  相似文献   

5.
生活世界的审美是对人类生存价值的体验,生活世界的审美形态浸透着人生境界,也包涵着人生境界意义的生成,人生境界是人对生命意义追求实现的水平和状态本文在概括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二者关系这一独特角度进行透视,一方面使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相融沟通另一方面使二者的关系更加显豁,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和获得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书法创作是一种以文字为主体,从人的现实审美出发,进行文字设计、篇幅排列的艺术创作活动。从这可以得出书法艺术的三个重点:笔画、结体、章法。而书法艺术的受众在接触一幅书法作品时,首要的接触要素便是章法。从书法家的角度出发,如何巧妙的分配黑白,隐情于毫端、集思于纸上,并且将大小章法统筹兼顾,使作品节奏和谐,照应严谨达到"直指人心"的效果,不仅是对书法创作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当下"重黑轻白"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7.
<正>木雕艺术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民间对"美"的共性,它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木雕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是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思想的表达、倾诉的一种方式。平时市场因素决定了木雕的创作题材,因此上其作品常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俗套"。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认为:木雕艺术家应该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艺术,以充实、丰富木雕艺术的观赏性和体现时代特点,即: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拓和创新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8.
散文是"文品即人品"得到最好体现的文体,杨绛散文的持久魅力源于作家渐成绝响的人生境界和淡定从容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9.
何祥 《魅力中国》2009,(36):187-187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园林意境。中国园林将建筑、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种在自然审美的畅神意识之外注入的"诗情画意"和"环境美"的新内涵,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陈永革 《发展》2009,(8):71-71
书法创作中的“自我更新”是书法艺术生命过程的特点,即同化与异化、摄取与排泄,我国传统的词语称之为“吐故纳新”,科学的术语叫做“新陈代谢”。如果自我更新的运动停止,生命就会死亡。自我更新的能量与动力就是生命力。我国的书法艺术数千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自我更新。在各个历史阶段中,自我更新愈突出者,其生命力就愈强大。书法的生命力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胡艾丽  董雪妮  林征 《魅力中国》2010,(31):277-277
艺术创作归根到底都要表现艺术家感受和体验过的人生,而且须有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映照;真切的生活及生命体验,是形成创作冲动及艺术生命的重要依据和前提。艺术家在不同人生遭际中生命体验的差异,对不同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乔亚兰 《新西部(上)》2007,(7X):153-153,150
《大长今》在我国的热播让人们看到一种新的艺术创作路径,疲惫而浮躁的当代中国人看着这来自韩国的电视剧,为那至情至美的故事而深深打动,其实真正打动我们的是自己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本身所具有的、回归人性本源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韩剧《大长今》坚持高尚的审美情趣,却同样能获得极高的收视率,原因是它不只是在形式上,更主要的是从心灵里贴近电视观众,让人在娱乐中提升精神品格,升华心灵境界。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广大民众,都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人生教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道(重"神"轻"形")、舞(气韵流动)、空白(虚实相生)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与雕塑在意境中的审美融合。认为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4.
宋震 《魅力中国》2013,(25):118-118
“书卷气”是常被人们甩来评介书法作品艺术品住的一个重要依据。“书卷气”主要来自书卷,多读书当然是重要条件。由学养在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书卷气”应如“韵、法、意”兼具是一切优秀书法作品的共生一样,它应是书法高雅品位的撮心部分。是历代优秀书家的共同审美追求。书卷气是书法作品中所显露出书写者的文化修养、精神气骨以及其中的艺术气息。是古代士大夫自觉以书法作为寓情寄志后的精神寄托,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之表现。书卷气既是书写者综合的文化素质.精神气格修养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5.
丁金妤 《理论观察》2014,(4):120-121
中国"热闹派"童话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它正在迅速发展,优秀的中国"热闹派"童话作品体现出独特的审美心理:幽默、游戏、幻想。本文以郑渊洁作品为例浅析中国"热闹派"童话创作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6.
叶鹏飞 《发展》2021,(2):86-88,F0003
真正的艺术创作,是感情、智慧和性灵的流露,就书法而言,从中可以看到书家体悟社会人生的状态。读李恒滨的书法,就是这样的感觉,他的书法不但以个性胜,而且更是一种心态、意志和情操的体现。李恒滨虽然长期在兰州大学领导岗位上工作,但一直钟情于书法,奋耕砚田,潜研创作,新作迭出,经常能在重大展事和各种报刊读到他的作品,使我敬佩不已。  相似文献   

17.
意境一词是中国独有的一个名词,它作为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同时也是艺术批评或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文学创作与批评中所涉及的人文修养、艺术与审美,哲理与教化等等,通过意境升华为情境交融,可以使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达到很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孟唐琳 《魅力中国》2010,(5X):90-91
学习美学主要就是提高人的艺术欣赏或者艺术创造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提升人的人生境界。美学的全部内容应该指向人生,不能脱离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是一个诗意的人生,审美的人生,也是一个创造的人生。本文从多方面对美学对人生境界的提升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翟月金 《魅力中国》2013,(32):287-288
研究中国的传统美学,首先要对其基本精神及生命意识进行分析,以此来凸显美学的生命价值。人们常常通过审美来将自身置身于世界万物中去体会,为原本单调的人生增添色彩.以期实现对更高人生的追求。因此,在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内,体会人生真谛,追求生命本真,才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本文将从生命意识的几种形态着手。对生命意识进行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诗意地栖居”,原本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存在”的一种至高境界的向往.是关于人生境界和价值的至高情怀.有人把它概括为“人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