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地区经济差异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区经济差异建立均衡的财政体制,首先要合理划分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在实现地方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基础上实现中央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最终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的总体匹配。建立地区均衡财政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将地区经济划分作为财政体制设计的基础,针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体制模式,对政府事权"分块"可对"共有事权"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鹿成 《北方经贸》2007,(1):77-78
目前,地方财政日益困难,已经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地方财政困难根源于各级地方财政关系混乱,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但是,若按现有过多的政府财政层级去规范各级地方财政关系,基层财政则没有出路。因此,要真正规范各级地方财政关系,彻底解决地方财政困境,须着眼于改革政府财政层级,构建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划分各级地方的事权和财权。  相似文献   

3.
《商》2015,(13)
正确处理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问题既可明确政府间的职权分工,又减少了矛盾,平衡了利益。就我国目前而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关系呈现了一定界定模糊,关系混乱的局面,缺乏相应法律规范的调整。我们可以从域外的相关法律实践活动着手,完善我国的《宪法》、《中央与地方关系法》等,加强法律对事权财权的调控力,稳步对我国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作出改革。  相似文献   

4.
贾舒凡  王素洁 《商》2014,(47):57-57
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划分是政府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的关键,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财权事权在各级政府间有了新的划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出现失衡现象,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并导致了地方一些不合理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3,(10):90-93
分税制自1994年开始实施,其框架与规则延续至今,近20年来一直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中国的财政格局。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当前的分税制弊端日益突显。如果说2O年前的改革使得中央的财权获得了较大提升,那么20年后的今天,地方事权过多,财权过少,出现大面积的“土地财政”等问题就不得不倒逼财税进行再一次改革。财权与事权如何合理的划分?是回归到财政分权?还是采用中央、省、市分税,市、县、乡分成的“一国两制”?最终又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6.
王家年 《商业时代》2011,(33):58-59
财政分权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多次财政分权改革,特别是19 9 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要调整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就必须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划清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边界,做到财权与事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银行与其它金融行业不同,银行经营的主要对象以货币为主.银行不仅具有经营内容的特殊性,而且对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银行机构设置都是依照行政区域进行分支机构的划分.事权、财权作为银行财政体制的核心,明确、合理、规范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对银行财政运转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银行事权和财权之问的联系,对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为完善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钟琦 《中国市场》2011,(31):132-133
事权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政府间恰当地划分公共产品支出责任。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边界不清晰、各级政府间事权错位以及事权与财权严重不对称是我国当前事权配置的主要问题,其原因主要为委托—代理机制下地方政府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事权划分和调整缺乏法律保障以及准财政联邦制下的政府间财税竞争,我国应按照公共产品层次理论和财政职能分工理论,推行财政管理体制的扁平化改革,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事权,规范各级政府的财权划分,完善转移支付体系。  相似文献   

9.
2016年8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的进一步落实。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重点是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而此次《意见》是针对央地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开展的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重点在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财政事权的规范配置是财政收支规范划分的重要基础。而正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忽视,才导致了我国央地政府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此次《意见》提出研究起草政府间财政关系法,并提出构建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以解决新增财政事权在政府与市场以及央地政府之间的划分问题。但就如何具体构建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仍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从我国新增财政事权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从而思考如何构建我国的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庭 《商》2015,(3):16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政策已无法满足当前经济转型期的需要。为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11年1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营改增政策必然涉及到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划分。本文针对中央和地的财政协调等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殷立辉 《北方经贸》2007,(12):66-67
基层财政困难根源在于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对称。解困的根本途径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创新财政体制的前提条件是简化现有过多的政府财政级次。以地方财政体制变迁为视角,推行"省管县"改革,简化财政层级,可为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彻底解决基层财政困境,为地方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财政环境。  相似文献   

12.
孙开  张磊 《财贸经济》2019,40(8):18-32
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是科学划分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本文以地方政府间权责安排为视角,收集并整理286个地级市层面2015—201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分析财政分权程度省际差异下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关系基本协调、匹配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不会显著影响其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但当地方上下级政府间存在权责错配时,财政压力的增加则会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因此,在确保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基本协调和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省级政府应逐级下放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至县级政府,或者上收部分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来维持省级与县级政府在承担事权与支出责任上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高天武  章棋 《现代商业》2014,(18):123-125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特征,决定了财政支农的必要性。自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突出,我国财政支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国财政支农工作还存在着资金投入比例小、结构不合理、方式不灵活、管理体制不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划分不清,农村税费改革不深入等问题。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推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财政分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税权高度集中,地方处于从属地位;划分权限的规范效力太低,缺乏制度保障;中央对地方的事权可随意调整;出现利益驱使下的恶性竞争等方面。我国亟需从国情出发,克服零敲碎打式的制度修补,应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逐步下放地方税收立法权;适度集权,适度分权;从法律角度对权力进行规制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促使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步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一直在进行不断的完善,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国际比较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现行分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合国外成熟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我国国情,提出:科学划分事权和财权;建立纵横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在不下移税收立法权的前提下,赋予地方在中央立法的框架内一定的选择权;合理划分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刘珮露 《商》2013,(7):181-182
自1994年分税制实行以来,一直遵循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在实践中遇到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事权下放,财权集中,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因而自十七大以来,提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但是如此强调财力会带来什么弊端呢?本文在了解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的背景下,分析了事权、财权、财力应该如何划分,事权以横向划分为主,在事权确定的提前下,合理的分配财权,然后再通过转移支付平衡财力。因此,与事权相匹配的基础应该是财权,财力的匹配是财权与事权匹配所追求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将财力与事权匹配起来,而必须重视财权匹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1994年分税制改革,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正在逐步的改进和完善,其改革状况也逐渐地成为人民关注的重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保障。通过对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保证财政体制能够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刘奕佚 《华商》2008,(10):28-28
随着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完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逐渐减少,但其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不断增大,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政收支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现有财税体制所导致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郎东梅 《现代商业》2012,(20):68-70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在过去18年时间里,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改革的巨大成功。但是,随着新的经济情况的变化,分税制的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税收利益的冲突,事权和财权的不匹配,预算外收入膨胀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本文着眼于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现状,对科学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利益,探寻财权与事权的平衡点等两个核心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9)
作为一种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的实质是为了有效的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自"营改增"全面推行,已经用增值税代替了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将被增值税完全取代,这将对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的地方税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进一步凸显了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缺陷。在后"营改增"时代,如何推进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以"营改增"为分析背景,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