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危机管理是当代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则为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在特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重要。以汶川地震和台湾"9·21"地震作为典型案例,尽管两岸公权力部门都展现出超强的动员能量,但非政府组织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通过比较分析两次地震中两岸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相关表现,寻求有助于大陆非政府组织增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治理视阈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转变政府的治理观念,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需要解决的诸多课题之一。非政府组织以其独特的社会治理优势,有效回应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优化结构、组织创新和社会整合的重大作用。为更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应该采取必要的治理策略,从重新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建立健全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与管理以及促进非政府组织的自律建设和能力改造等方面入手,更好的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同能力与应急管理现实需要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危机预警机制,缺乏综合危机信息管理平台的,以及跨组织合作能力较弱。针对此,我国应从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危机教育、信息平台、应急管理法规、管理机构、应急管理评估体系及应急管理资源战略储备八大方面提升政府应急管理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4.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缺失、与政府部门协调困难、资源不足、发展不成熟等问题;需要从完善外部环境、强化内部建设、加强与政府的协调与合作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5.
试论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供应公共物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供应所有的公共物品,界定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范围十分重要。政府供应的公共物品应是公共性程度高、不宜或不应由非政府力量供应、非政府力量不愿或无力提供的外部性大、非政府力量无力或虽有能力供应非竞争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并且,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实际范围要受政府实际供应能力的限制,对应由政府供应的公共物品应鼓励非政府力量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正对应着非稳定状态的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阶段,给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使得政府面对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应急机制存在着应对复合危机事件能力弱、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信息流通不对称、第三部门参与不足等缺陷。政府必须加强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打造一个完善的应急机制体系,建立危机管理的行政问责制,构建我国应急状态法体系,全面提高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以现代化为基础的中国全方位的社会转型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因其独特的角色和功能,以及相对于政府的比较优势,理应在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推进公民自治和参与意识、沟通公众与政府关系、激发创新精神以及推进民主化进程、孕育公民社会等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我国政府主导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权利分配格局中,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受到局限,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功能互补不足。实现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和谐共进,一方面需要政府放松管制,加强监督,为非政府组织开辟运作空间,提供制度支持;另一方面需要非政府组织提高治理水平、参政能力以及自身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政府会计需要改进,具有很多背景,如果从公共危机是常态、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特殊状态和形式的角度来思考,则可以把公共危机作为政府会计必须改进的特殊背景。这种背景之所以催生着政府会计必然和必须地加以改进,就在于公共危机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和管理上的诉求,就在于这种管理上的诉求需要强化公共危机下人们对危机信息全面、及时、公开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政府危机管理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政府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为摆脱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重大危机事件,而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的过程。一个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应该包括危机发生前的监测预警机制、危机发生后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及总结评估机制等环节。同时,政府危机管理还应注意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务公开,加大投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于为受到危机影响的人们提供安全与保障的网络,具有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这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如出一辙。如果把公共危机管理看作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项目,那么,这个项目"碎片化"的特点又与其它项目高度一致,即城市和农村的公共危机管理水平存在极大的差距,相关研究呈现"重城市、轻农村"的非均衡态势。但是,农村又恰恰是公共危机的多发地区,有必要将研究视角从城市转向农村。针对后税改时代国家意志在农村断裂严重的现实,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探讨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参与路径,以期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并为农村公共管理者提供一个新的管理视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公共危机频发,危机管理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政府信用与政府危机管理之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政府信用的内涵是在历次危机及其管理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从具体的危机管理过程来看,政府信用与危机管理存在互动机制。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政府信用缺失的问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状况日益恶化。因此,为提升政府信用,更好地应对频繁发生的公共危机,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公务员素质等。  相似文献   

12.
在西部农村实现“管理民主”,有赖于一个良好的治理模式。通过西部八省(市)长达一年时间的新农村治理调查研究,发现治理模式的核心是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农村非政府组织及村民的关系协调。针对当前西部农村治理现状,建议构建多元合作治理模式,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积极培育农村非政府组织,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综合素质,建立多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危社会,公共政策在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危机所具有的特性不仅增加了危机政策制定的难度,也对公共危机政策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危机政策主体还存在危机决策者的综合能力不高、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不强、民众有效参与及意见反馈机制缺失、大众传媒的作用不到位等较多不足,需要从提高危机决策者的素质、发展"外脑"提高政策质量、吸引民众、大众传媒参与危机政策制定过程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种走向善治的理论研究范式,对推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长期的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中存在着部分社会资本缺乏合法性、社会资本结构不合理、社会资本供应的非持续性等问题。因此,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主体协调行动,优化社会资本结构,保证社会资本持续供应,对于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不是社会公共物品供给的唯一主体,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借助非政府组织(NGO)在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非政府组织(NGO)与政府关系的博弈分析,认为两者只有在互信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才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对政府能否有效履行其公共责任提出了新的挑战,成为影响政府信用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政府的自利性、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不足、监督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政府在处理各种公共危机时,还存在一些信用缺失问题,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重构政府信用,提升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必须加强政风建设、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建设法治政府、完善政府信用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危机频发的根源在于公共治理理念及公共政策的偏差。政府应始终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来治理危机,这是消除或减少公共危机之根本。政府功能和责任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不应该、也不能够承担危机的全部责任,必须积极寻求社会的参与和合作。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决定性力量,政府应依靠公众和民间组织,善用媒体,组织社会力量共度危机。  相似文献   

18.
当前,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实践中,非政府组织面临着治理的效能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非政府组织通过强化组织信念,构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信任机制,以及加强与政府合作等来提升非政府组织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当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即可实现有效供给.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政府并非是唯一的制度选择,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弊端,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的灵活性和补缺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非政府制度的选择成为必然.但强调非政府制度选择不是否认政府的作用,而在于弥补政府的不足,实现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社会危机的可能性。由此也提出了对以增强行政组织机构快速反应能力为特点的公共治理能力的考验。我国发生公共危机尤其诱因,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功能存在缺陷。要应对危机中对于快速应变能力的要求。我国政府治理必须适应新形势。以实现政府公共治理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