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跨文化沟通视野下的国际旅游城市软实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的不断发展,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筑巢引凤,培育以入境旅游为支柱的产业发展。论文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软实力角度出发,认为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实力不仅取决于国际旅游城市的硬实力建设,同时还取决于其以跨文化沟通为目标的软实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要以客源国文化和传统为背景,有针对性地加强城市旅游产品营销、旅游和社会服务与管理,改善国际旅游城市在客源国的形象,增加城市魅力,提高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国际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研究模式的构建及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旅游发展离不开对城市旅游空间的一体化研究。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研究模式,并从城市旅游整体空间、城市旅游功能区空间、城市旅游点空间、区域/国内/国际空间等4种城市旅游空间尺度对城市旅游进行了一体化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旅游是当代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景区开发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必须加快发展城市旅游。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城市旅游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城市旅游必须以建设特色城市为出发点,优先发展旅游中心城市,加强区域内外城市间的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4.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以此为例,探讨了旅游城市化背景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城市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及区域内中心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的趋势,认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多中心+网络化。从树立利益分配的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协调机构的旅游体制、进行统一规划的营销模式和区域旅游线路整合与创新等方面,提出本区城市旅游区域一体化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5.
2003年南宁市相继提出大南宁建设和国际性现代化城市建设两个概念,并作出了相关的决定。本文把这两个概念放在国际国内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它们的实质和相互关系,进而提出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城市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金华城市旅游的规划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华市具有丰富的城市旅游资源和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搞好金华城市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对培育金华旅游产业.提升金华浙江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周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并进一步促进金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分析和评价金华市城市旅游资源品性、结构和分布的基础上,提出金华城市旅游开发和建设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7.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旅游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城市旅游的发展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促进作用。研究和度量二者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其共同发展的基础。以大连市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模糊隶属度概念对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做出定量评价,从而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为妥善处理大连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旅游的发展实现共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加强城市经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直面时代重大问题,加强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研究,采用多样化研究手段,为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然而,我们也看到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近期应加强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城市化的方针政策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建设的规划与设计研究以及城市文化与文明研究。  相似文献   

9.
桂林山水的国际知名度,已经使桂林成为国际风景旅游知名城市,新世纪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应以此为基础,以此为依托,向着一个多元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最适合工业以至所有现代产业空间配置的集聚要求,所以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立市、兴市,中小城市依托特大城市协调、协作,构建城市群;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坚持统筹兼顾,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起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山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丰饶,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该市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如:城镇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城镇化建设受旅游生态环境制约、早期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延缓城镇化进程、旅游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带动效应不足、徽传统文化受旅游业冲击,城镇内涵缺失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发展新型工业和特色农业,增强城镇风险抵御力;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引导扶持;三产融合,多途径推进城镇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等措施,以引导黄山市旅游业与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客流季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入境旅游客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充分理解入境旅游客流季节性形成机制,客观评价目的地季节性特征,是目的地之间取得有效合作的前提条件。选取我国20个主要旅游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尼系数分析了入境旅游客流季节性分布的不均匀性,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区域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客流分布相对比较均匀,西部城市入境旅游客流分布相对比较集中。运用多维标度法分析了我国20个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客流和入境台湾游客季节性需求分布的相似性,研究结果发现,地域和经济相近的旅游城市的季节性需求分布具有较大相似性。最后,从产品、价格、联合营销等方面提出了目的地应对季节性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集散中心是应对我国城市与区域旅游互动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空间组织模式。最初是专门便利城市旅游散客开展旅游的服务平台。随着城市与周边区域的旅游互动发展,旅游集散中心发挥着作为城市游客、居民向周边区域开展一日游的重要组织功能。1998年,旅游集散中心发端于上海。随之,许多城市借鉴上海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继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与布局受城市规模、旅游发展水平、区位与旅游吸引物等因素影响。中国城市所服务的旅游市场的特点不同,旅游集散中心的具体运作模式与经营效果也各不相同。旅游集散中心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如何实现旅游集散中心与公共交通职能的衔接和分工,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4个竞争力指标,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国际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自然与人工环境体系、交通与区位环境体系、社会与开放环境体系和经济与管理环境体系,形成了国际旅游业发展与竞争的环境指标系统。本文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0个热点旅游城市为例,运用相关指标数据对各个城市的旅游环境竞争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测评综合国际旅游环境竞争力,并指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竞争力最强,苏州、厦门、杭州、南京属于第二层次,西安与昆明的国际旅游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比较分析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国际旅游环境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一方面,旅游产业结构效应影响了城市化动力机制,集聚效应则促进了城市外部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和地域特征;另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旅游发展所需要素资源的聚集与流动,为旅游产业集聚提供人力资本保障,还为旅游企业提供创新的源动力。以深圳华侨城的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互动关系佐证了这一理论,茕认为建立二者之间切实可行的调控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旅游流是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有关旅游流与贸易流的相关性研究不足.以1997—2008年中国出入境旅游客流和进出口贸易流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旅游流和贸易流的相关性以及金融危机下旅游流和贸易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旅游流与贸易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效在0.960以上,即一个国家国际旅游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国际旅游流需求预测时,国际贸易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在制定有关国际旅游政策与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国际贸易对旅游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1999—2008年国家和陕西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陕西入境旅游的客源市场、旅游者停留天数及入境旅游的消费情况,发现陕西入境旅游存在入境亚洲游客比重下降、入境游客停留天数少、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除西安的其他地区市场份额太小等问题。提出开拓入境客源市场,扩大入境旅游市场的份额,推动陕西旅游业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旅游城市的个性特征出发,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主导驱动力量及耦合机制,提出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四种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连、杭州、成都作为中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试点城市,其区位差异、旅游资源禀赋差异等决定城市旅游发展战略不同选择路径。文章以2001-2007年为时间序列,选取旅游企业业绩、旅游支撑系统、旅游业未来发展潜力3个一级指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25个二级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历年3个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作对比研究。根据不同城市旅游发展情况提出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相对稀缺但旅游支撑系统完善的大连应该选择将旅游产品开发重点落在大型节庆活动、商务会议及会展方面的比较优势战略;旅游企业业绩突出的杭州应该选择强化合作机制,优化旅游服务质量的市场化战略;旅游资源导向型的成都应选择加强城市旅游支撑系统投资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政府主导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