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企业的研发效率正是经营活动效率与效果的表现。大多数学者针对内部控制对企业研发效率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少有学者对内部控制与研发效率的关系直接做出分析。本文选取了2009年~201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内部控制与企业研发效率的关系。首先通过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出研发效率,再与内部控制指数及一些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指数、公司规模、公司年龄和股权集中度,都与企业研发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营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是涉及其竞争力的战略性问题。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由于能够分散风险、发挥不同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和优势互补效应而被众多企业家和学者所推崇。但是,多元化经营会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分散、与规模经济效应矛盾而受到质疑。因此充分了解多元化经营的优势与不足,从行业的相关性、企业核心能力、财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决策,是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保险业集团化经营趋势下,组织形式与其经营效率紧密相关.以18家不同的金融集团的保险业务为研究样本,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了样本企业的成本效率、配置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利用M氏指教求解了行业的生产力变动趋势,并进行Tobit回归.结果表明,亚洲金控模式的效率最高,欧洲全能模式次之,美国金控模式的效率最低,而亚洲金控模式能够显著增强保险集团经营效率.根据国际保险集团企业的发展经验,中国应当重点发展保险企业集团,积极推动保险集团的综合化经营以及中小银行参股保险公司的试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不少上市公司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风险,使企业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然而,通过对河南上市公司经营模式的分析,却让人们看到多元化经营使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危机甚至破产危机之中。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河南上市公司应慎重选择多元化经营模式。对大部分上市公司而言,立身之道应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实行专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辨证的角度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包括战略与策略、专业化与多元化、核心竞争力培育、顾客与员工关系的处理以及市场竞争等进行了探索,指出:在企业经营战略与策略关系的处理中,必须重视经营战略的选择,但也不能忽视策略的安排;在经营范围的决策中.应该坚持一业为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而在发展多种经营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走相关多元化之路;在相关多元化的道路上,必须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先求强后求大;在发展顾客关系问题上,要超越顾客满意,实现顾客的忠诚;而在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企业在处理竞争关系时,要明确市场不是战场,企业必须学会与竞争者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6.
为"多元化经营"正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元化对企业来说只是企业扩张过程中可供企业采用的一种重要的经营战略,多元化和专业化并没有优劣之分,成功的多元化与企业在所经营的各个领域内的有效的专业化是分不开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依托,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多元化的边界。  相似文献   

7.
杨柳 《全国商情》2007,(1):32-34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都必须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选择恰当的企业发展战略。一般来说,企业选择的发展战略有两种:一是专业化发展战略,一是多元化发展战略。前者通常被认为可以拥有规模效益及技术优势,但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多样性特点。而后者则被认为是克服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最佳手段,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寻求长远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成长或扩张行为。其实,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战略行为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都是资本在特定市场环境中寻求资本最大增值的途径。多元化发展是企业突破市场约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经营战略,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以沪、深A股主板913家上市公司2002~2009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多元化公司和专业化公司,以盈余质量为视角研究多元化经营对公司资本成本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将公司盈余质量分解为固有应计质量和操控性应计质量,经过对模型中交互项分析,发现多元化公司由于操控性应计质量低,导致资本成本高于专业化公司.因此,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同时,致力于提高操控性应计质量会降低资本成本,从而增加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9.
理论分析表明,整体上看研发支出有助于促进公司增长;但由于研发活动高度的不确定性,企业采取研发活动并不能保证获得增长。基于2009年~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与公司增长正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研发支出与公司增长之间的关系受公司规模和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发支出对公司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不同于广告支出。稳健性检验表明,这些结论不受样本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2008-2010年沪市制造业多元化经营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不同资本结构下,企业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现金持有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低于专业化公司;财务杠杆低的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与现金持有量问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董事会运作在公司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公司利用研发投入提升绩效的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针对2004~2007年634家中国制造业样本上市公司,考察了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对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的调节效应,研究董事会运作和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是怎样影响公司绩效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本期的公司价值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对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随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反而减弱;研发投入比公司规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大,即"质"比"量"对公司价值贡献大;从制造业上市公司行业看,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存在行业性差异,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制造行业,其公司价值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新产业组织学中SCP分析范式,采用2004~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库,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研发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与研发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规模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是有利于创新的。从企业产权特征来看,与其他所有制相比,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制企业的创新投入激励要更大些,而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则无明显差异。此外,企业的市场份额越大,其研发积极性也更高,这表明研发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除了市场结构对创新投入影响外,市场绩效也影响着企业的研发强度,其中,企业的利润积累能促进研发支出,且研发支出也随新产品产值比重的提高而增加。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就如何鼓励企业创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本币币值较低时,企业偏好于扩大市场份额而非提高生产效率。随着本币升值,技术含量低且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的行业中,企业倾向于由开拓市场转向过程研发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利润率;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均较高的行业中,企业侧重产品研发以应对升值。本币升值幅度较大、行业内竞争比较激烈时,出口企业会放弃研发活动维持现状,或采取非技术手段压缩成本、拓展市场。因此,建议人民币适度升值以促进出口企业提高研发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产品差异化,通过构建双寡头竞争模型,考察了资本结构和产品差异化对政府R&D政策的影响,发现在出口竞争产业中,政府R&D补贴不仅能促进本国厂商R&D产出,还能降低外国厂商R&D产出。同时,产业中外资的存在,使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存在阈值效应;随着外资比例的变化,政府的最优政策或为R&D补贴或为R&D征税或为支持自由贸易。而且产品差异化程度还会影响政府R&D补贴或征税的范围及力度。  相似文献   

15.
封闭经济中有一个领导企业和多个跟随企业,且领导企业低碳技术自主研发效率较高,可选择的研发模式有研发竞争与研发合作。通过构建研发竞争与研发合作下政府设定碳税税率、企业确定研发水平和产量水平的博弈模型,比较研发竞争与研发合作下净碳排放总量、企业利润和国家福利变化,发现较之于研发竞争,若自主研发成果不能在企业之间溢出,研发合作下净碳排放总量、企业利润和国家福利均不会发生变化;若自主研发成果可以在企业之间溢出,研发合作下净碳排放总量较多、领导企业利润较低、国家福利较高,跟随企业利润是否会下降要视跟随企业数目和自主研发效率、自主研发成果溢出率而定。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溢出水平、吸收能力与税收、补贴变量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当溢出水平较低时,不论吸收能力的强度如何,政府选择对R&D投入进行征税;当溢出程度处于中间水平时,如果吸收能力较弱,政府选择对R&D投入进行征税,反之进行补贴;当溢出水平非常高时,如果吸收能力较强,政府补贴力度应加大;创新产出的补贴率与溢出水平、吸收能力正相关。总之,政府有必要根据溢出水平、吸收能力的强弱选择税收与补贴工具以及实施力度,有效地解决R&D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构建了生产成本不对称双寡头研发生产模型,采用逆推归纳法求解模型的Nash均衡解,研究了生产成本差异系数与参与程度、研发水平、产量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成本差异系数与研发水平间呈正向关系、与参与程度和总产量间呈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促进R&D活动的税收和补贴政策工具的有效搭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R&D竞争方式、合作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事前补贴措施或者与事后税收相互搭配的措施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R&D活动的市场失灵,而无法带来社会所期望的结果,它们不能完全根治市场机制在激励R&D活动方面所产生的失灵一即很难存在最优的市场结构驱动企业从事社会所期望的R&D活动以及完全消除R&D活动的知识溢出。既然R&D活动所产生的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结构和R&D活动的溢出造成的,那么根治的“药方”也应遵从这一思路出发,对企业从事的R&D活动进行事前补贴和事后补贴搭配:事前补贴主要弥补企业从事R&D活动时信息溢出所带来的损失,事后补贴则主要解决市场结构导致创新产品竞争的不充分,这两种政策措施的有效搭配是为了试图消除R&D活动在研究阶段以及开发阶段的市场失灵,以引导企业从事社会所期望的R&D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005-2007年中国30个地区工业面板数据,将地区工业的研发总支出划分为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三个部分,在估算自主研发存量和技术引进存量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地区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地区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自主研发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负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正效应;国内技术购买对工业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国内技术购买并没有通过R&D途径促进地区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6年全球研发投入居前2000位的企业数据,考察了这些企业研发投入的一些基本特征,如产业分布、国家分布,以及研发的集中度,并探讨了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是:研发具有产业异质性;研发在一些国家集中;企业研发的总量水平、研发比率、研发增长率与企业规模具有非线性关系,中型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量,而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具有较高有研发投入比,以及研发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