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公正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实现经济公正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经济活动中起点、过程和结果都要做到公正;并具体提出了一系列实现经济领域公正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的本质价值是追求相对意义上的公正,这种公正内涵了三大要义:市场准入公正、竞争过程公正、结果公正。其中市场准入公正是竞争机会上的平等,竞争过程公正是竞争条件上的平等,结果公正是分配上的平等。前两者是公正的前提和条件,后者则是经济法的终极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3.
公允探微     
陈美华 《新智慧》2004,(12A):6-7
正义乃人类社会追求的首要道德标准,平等、公平、公正则是衡量社会正义的三项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上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在政治、经济、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公平原则是指社会分配给每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应该相等。公正与公平所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公平强调的是权利与义务之间量的方面的对等;公正强调的是法律制度或法律制度的执行人、中间人应该采取客观中立、不偏不倚的立场,不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济学家习惯于从经济福利或收益分配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公正问题,而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持续性给当代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代际经济公正.经济的市场化特性阻碍了代际经济公正、代内经济公正问题难以解决、代际经济公正的原则难以确定等使代际经济公正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正确处理代内与代际资源公正分配的问题、提倡节俭、确立代际经济公正的储存原则、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寻求代际经济公正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论公正及其与自由、平等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学术界对自由、平等和公正问题有许多研究和阐释,但较少将自由、平等与公正问题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进行考察和研究,以致关于自由、平等和公正及其关系问题成了人们最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本文试图立足于当代人类社会现实及其走向,着重从与自由、平等相互关联的视角研究公正问题,力求纲要性地对公正及其与自由、平等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阐释和见解,最终论证这样一种基本观点:现代公正是一种综合性的价值要求,它要求社会自由和平等,也要求对自由和平等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给予适当解决。  相似文献   

6.
袁元 《全国商情》2012,(8):28-29
本文从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及管理学多个角度给出管理公正的界定,指出制度公正是管理中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公正。提出管理公正制度的创设要考虑人性化原则、机会平等原则、按贡献分配原则、调剂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用和谐理论、管理学及社会学的研究结论阐述管理公正是组织和谐发展的前提;列举了实际管理过程中两类反公正管理的主观因素;从程序公正、分配公正和互动公正三个角度提出了管理公正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论会计公正的理论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钟高  刘骏 《新智慧》2006,(7):9-10
本文对会计公正的探讨是基于“会计是一种契约”的思想进行的,由此得出会计契约各方应当遵守“公正”这个基本原则。而会计公正在实践中体现为会计制度与会计人员的价值公正以及会计契约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公正。  相似文献   

8.
《管子》一书在中国历史上较早且较全面的探讨了公正问题。首先,《管子》从个人公正与社会公正相结合的维度出发阐发了公正的基本内容并对公正的含义作了规定;其次,《管子》重点分析了法律公正、经济公正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对法律公正、经济公正体制的建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说明;最后,《管子》从制度建设、结果公平以及信息对等几个方面探索了解决不公正现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正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社会排斥的现象又比比皆是.二者关系复杂.一方面.现实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的因素导致社会排斥,表现为:经济方面的就业机会、就业过程和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政治方面的显性和隐性的权利剥夺、制度限制;文化方面的主流文化和次要文化地位偏烦等等.另一方面,缓解社会排斥又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通过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创造享有平等权利的氛围和权益意识、建立合理的社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缓解社会排斥的手段有助于维护社会公正,最终实现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政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追求是实现公正,实现公正也是大多数政党的基本政治立场。但从历史的经验看,公正实现的路径并不是单一的。其内涵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公共物品分配的公平正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协调社会关系实践中的基本原则。从发展的角度可以这样说.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公正观经历了一个从“结果公正”向“规则公正”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不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1.
刑罚目的在刑罚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对于刑罚的创制与适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从心理学角度探究刑罚目的,将有利于完善国家立法和司法。法律情境中存在3种心理状态:公正、上位公正和下位公正;基于个人的刑罚目的是实现以公正为标准的个体心理均衡;基于社会的刑罚目的是实现以不平等的公正为标准的社会心理均衡;司法理念和刑罚制度要随着公正状态的变迁而变迁;社会心理获得有效均衡的途径是开启大众理性,降低社会交流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2.
墨家的经济思想的特色,在于始终强调公正与公平,坚持利益的共享。它通过对劳动和节俭的思考,揭示了价值的正确来源——人类的劳动。由此,阐述了并行义利的价值观、提倡自给的生产观、惠及人人的分配观、追求等价的交换观及崇尚节俭的消费观。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中,将公正与经济公正的理念贯穿其中,体现了墨家作为小生者代言人的心声。墨家的经济公正思想,也为今天建立新型的公正的价值观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公正团体法以民主、平等参与、共同决定等为特征,其精神与我国集约型的道德教育模式相契合,它启示我们,在具体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应遵循双向的道德规范制定原则,注重隐性课堂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给学生提供道德角色承担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应遵循公正、平等、民主等伦理原则、应注意方法的艺术性、应建立纪律处分撤销制度等方面来体现高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要实现社会公正,不仅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而且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一个社会支持网。坚持依法治国、促进法治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阶梯,而法治公正又包括立法公正和司法公正两方面内容,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及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丰富、系统的公正思想。一是制度公证:社会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最公道、最合理的社会制度;二是经济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三是政治公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搞特权、特殊化;四是民族平等: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化事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五是国际关系公正: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7.
公正合理的程序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基石。合理公正的程序一方面限制了行政官员的恣意和专断,一方面使处于平等地位的个人参与决定过程。公正合理的程序需要法律化、制度化,而法律化、制度化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制定统一的法典,一是健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卢智增 《全国商情》2012,(20):92-93
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了社会公正思想,其中主要包括公正的基本取向、公正的历史性和阶级性、自由、平等、民主观、社会普遍调剂等基本内容,这些公正思想至今对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公正问题正在日益凸显,并且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教育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延伸,实现教育公正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政府实现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同时论述了为了体现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