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郭凡生 《中外管理》2011,(11):54-54
我们总把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归结为“国进民退”,但事实上,首先是民企制度退化造成自身竞争力下降,才会有“国进民退”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山西作为国家煤炭资源整合先行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势必涉及诸多利益主体,因此,产生一些不同看法,在所难免。谴责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导致“国进民退”是误读误判 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导致“国进民退”,是对山西实际情况的误读误判。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国进民退”似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而刚刚袭来的巨浪来自山西。山西省政府明确提出,要以国有大矿来重组民营煤矿。 “国进民退”何以竟成潮流?有人说,国有企业听话呀,在走出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政府调控国有企业如臂使指,调控目标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4.
最近关于“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有很多讨论,引起大家关心。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事实的认定,也就是中国这些年来究竞是不是发生了“国进民退”这么一回事。当然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以我比较关注的土地问题而言,国进民退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后,大家都很关心“国进民退”的话题。其实经济紧缩的时候,民营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现象比国企明显,从而会出现退缩。但不能认为“国进民退”是一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6.
年度话题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09,353(24):9-9
环球同此炎凉,而总有一些什么是中国独有。 “国进民退”就是一例。跟“不折腾”一样.它是富含中国意味的一个词,你可以把它译成英语,不过那像一通脱水处理,意思保留.但中文词背后广阔的政经意味与历史背景却消退到不着痕迹。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一片是非争论中,究竞何以厘清出路?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称,不要把问题陷入到没有结果的争论中,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应当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国有企业体制,与我们所要努力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加剧。10年前国企管理体制所取得的有限进步,最终不仅未能缓解政府“裁判员”与“球员”之间的角色冲突,反而加剧了这一矛盾。“国进民退”便是这种矛盾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一片是非争论中,究竟何以厘清出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称,不要把问题陷入到没有结果的争论中,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应当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观点速览     
《中国中小企业》2014,(2):13-13
消除“国退民进”“国进民退”争论 要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下功夫。目前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企业经营机制没有得到真正转换。  相似文献   

11.
《江苏企业管理》2014,(8):21-22
国有企业应当自觉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为社会尽更大的责任,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国家的政策目标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有公平竞争也有合作,形成双赢共赢.“国退民进”或“国进民退”都不应是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东星之陨     
细雪 《中国企业家》2011,(12):18-18
东星死了,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并在一定范围内激起轩然大波。实质上接手东星人力、物力的国航在笔试中将“你如何看待‘国进民退’”作为第一道考题,颇反映国航内部甚至更高层人物对此事的一种认识。就我而言,并不很在意东星被国航接手是不是意味着“国进民退”,更关注从东星被判死刑到最后死亡的过程中,到底走了一套怎样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朱雪尘  松涛 《英才》2010,(2):74-77
“国进民退”问题的讨论,既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民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10,(2):79-79
国进民也进央视、湖南卫视等这些传媒巨头进入视频行业,整体来说是好事,如果一个运动没有国家队。那就不是一个很受重视的的运动。现在有个观点叫“国进民退”,  相似文献   

15.
眼下,国际金融海啸,民营企业出现暂时困难,在中国土地上演了一幕“国进民退”的大戏。垄断性的大型国企,大举进军一般竞争性行业,中粮入资蒙牛,中化收编民营化肥厂,五矿和中钢收编民营钢厂,甚至一些民间做得比较好的书商,也面临国企的收购或入资。民营企业最发达的浙江,  相似文献   

16.
炼化领域的“国进民退”是一种悲哀,也是无奈的现实。在油企巨头的版图上,山东地炼已是最后的堡垒。  相似文献   

17.
“国进民退”五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山西和随后的内蒙古对小煤矿进行了兼并整顿,组织国有大煤矿收编民营小煤矿。山东、河北在调整钢铁产能过剩的过程中,组织国有大钢铁企业收编民营小钢铁厂。似乎全国正在兴起兼并、进入民企之风,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迅速缩小与世界企业500强差距的同时,诸如“国进民退”、“大企业病”、“环境压力”、“高耗能”、“重污染”之类的阴影时隐时现  相似文献   

19.
“国进民退”,抑或“再国有化”,自2003年以来,伴随宏观调控,伴随国有资本的结构性调整,相关的案例在逐渐增多。对此,商界人士、特别是草根民企颇多忧虑。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中国商业界,“国进民退”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有人大骂之,有人否认之,当然也有人暗赏之、支持之且打算誓死捍卫之。 这个现象。如果从经济学和世界规律上去解释是非常明白的。比如在任何一本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找不到支持“国有资本应该在国民经济的支柱l生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