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中国企业技术赶超活动已经进入“后技术赶超阶段”,不少企业开始调整技术追赶战略,以加快技术赶超进程。通过对中国高铁、通讯行业、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等系列产业的比较发现:要最终实现技术超越,必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并构建适应产业特征和技术范式的创新网络。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技术追赶过程中的机会窗口,并根据产业特征、技术范式和竞争范式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
后发国家在某些产业克服"后发困境"、成功赶超发达国家领先者的情况,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围绕赶超理论及其实践这一主题,从企业赶超战略、产业赶超与机会窗口、赶超实践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研究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结论。最后,得出对中国制定产业赶超战略的政策启示:行业萧条期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实现逆势赶超的重要时机;后来者国家和企业追赶多利用产业技术创新的不连续性的"技术窗口"实施弯道超车战略,确立了国际性的领先地位;利用国内巨大的市场创造关键产业发展的"需求窗口";聚焦若干产业的核心环节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利用"制度窗口"力争在产业上下游的重要环节与发达国家科技形成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3.
新技术革命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技术赶超机遇,但也加剧了国家间的技术竞争。“中兴事件”暴露出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短板。根据佩蕾丝、弗里曼等对技术革命浪潮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技术-经济范式转换阶段,处于技术赶超机遇期。美、德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赶超英国的经验给我国的启示是,以追踪世界新技术-经济范式为导向的创新政策是我国实现技术赶超的必要条件。要抓住技术赶超机遇就必须反思目前我国创新政策缺陷,通过创新政策转型和创新,营造促进民族企业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从而引导创新环境特征转变、促进向世界新技术-经济范式转换并跻身于并跑和领跑行列。因此,加强金融规制、系统性支持民族创新企业、培育民族高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鼓励人才流动等成为我国创新政策转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苗文斌  吴晓波 《技术经济》2006,25(4):40-41,31
本文从当前我国技术赶超的迫切要求出发,基于技术赶超理论,分析了影响我国技术赶超实现的三维动态特征:市场动态特种、技术动态特征和企业技术能力积累水平,并以我国化纤产业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现成功赶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思培峰 《技术经济》2013,(2):45-50,58
通过回顾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文献,发现可将影响产业技术赶超路径的因素分为3个层面——知识技术、参与主体以及制度法规。结合产业技术赶超的作用路径,构建了机制模型,并以印度制药产业、中国生物产业、日本电子产业为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业对知识技术投入、参与主体协同、制度法规制定的倚重程度不同;只有根据各产业的特点来选择技术赶超路径,才能充分发挥产业创新系统的驱动作用,实现技术赶超。  相似文献   

6.
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的选择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倍受关注,且存在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的争论,二者都主张利用动态比较优势,但却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战略的合理性和赶超战略的缺陷,认为目前中国尚不具备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发展战略的条件,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实施赶超只能欲速则不达,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善,抑制比较优势的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入世后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科技产业链条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利用比较优势发展中国经济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此中国应加大教育的投入,在用人机制上进行制度创新。这样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的动态化,逐步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技术成功追赶的进程中,虽然许多高技术制造业已从跟跑者一跃成为行业的并跑、领跑者,但依然面临发达国家“卡脖子”技术的严重胁迫。事实上,专利一直以来都是新技术信息的唯一来源,为此,“卡脖子”技术一定来源于专利网络中关键的枢纽节点。从专利的引用关系入手,本文创造性地将PageRank算法与改进的HITS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同时考察技术影响力和企业创新影响力的复合测度“卡脖子”技术与技术赶超的方法,并利用无标度网络的特性,展示了该算法较一般算法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影响力进行识别与测度。利用这一算法,本文以中国锂电池行业为例,对当前锂电池技术的创新格局进行了剖析。本文发现中国在锂电池领域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自主创新,实现了“全产业链赶超”,成为该行业的领先国。文章的结论为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未来的技术赶超及突破“卡脖子”技术提供了靶向性启示,并凝练出技术追赶的“中国式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技术跨越与技术无飞跃及赶超战略与非赶超战略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0):165-166
对某些学者提出的技术无飞跃与非赶超战略观点做出了解释,探讨了技术跨越与技术无飞跃、赶超战略与非赶超战略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魏枫 《经济学家》2014,(3):16-24
本文针对发展中国家推动技术进步的形式可以同时容纳向外模仿与自主研发这一特征,构建了一个自利企业即可模仿又可独立研发的增长模型。从技术进步的视角上,解释了后发国家经济实现赶超或者陷入模仿陷阱而停滞的可能性并存的增长事实,丰富了现有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赶超的解释。提出向下扭曲生产要素价格加速发展,并由此实现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路线图,以及中国新时期所提出的收入倍增战略的阶段最优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创新完善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体系,是未来中国超越追赶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支撑。批判性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发展历程、演变特征与趋势,发现从早期的自主创新,到如今全面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式创新和有意义的创新,中国特色创新理论经历了从单一范式到多元范式并存,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局部走向全面、从战术走向战略的演变过程,也是中国创新学者扎根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创新实践的理论探索过程。讨论中国创新学派形成与发展趋势,指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1):153-155
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选择的赶超战略有魏源的“师夷长技”、洋务运动、孙中山的“揖美追欧”、大跃进、洋跃进,分析这些赶超战略可以对中国正在倡导实施的技术跨越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50国出口数据测算了各国金属制品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系数,进而运用双重门槛效应模型对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的产品范围广化效应进行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是各国发展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发达国家的赶超力度并不亚于发展中国家.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以低于"比较优势零点"的形式演进,并不利于出口品的范围广化.而采取适度逆比较优势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策略能促进一国的出口产品范围广化.相同的赶超幅度下,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广化收益往往会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目前的赶超行为对金属制品的范围广化效应并不明显,仍需适当加大赶超力度.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技术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带来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使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陷入困境,由此提出技术跨越是赶超之利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创新完善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体系,是未来中国超越追赶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支撑。批判性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发展历程、演变特征与趋势,发现从早期的自主创新,到如今全面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式创新和有意义的创新,中国特色创新理论经历了从单一范式到多元范式并存,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局部走向全面、从战术走向战略的演变过程,也是中国创新学者扎根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创新实践的理论探索过程。讨论中国创新学派形成与发展趋势,指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一种新技术-经济范式。成熟的技术-经济范式会从核心(领跑)国家向后发国家扩散,并为“有作为”的后发国家提供范式追赶契机,新兴的技术-经济范式则会给经过几轮范式追赶且步入“并跑”阶段的后发国家创造范式领跑的历史机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三次成功跨越技术-经济范式的“卡夫丁峡谷”,目前爆发的工业智能化革命给我国带来领跑新兴范式的历史机遇。从技术-经济范式赶超角度诠释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探析制约我国范式领跑的体制机制缺陷,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识别国家技术赶超模式是制定政策和实施技术赶超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选择合适的界定因素,界定国家技术超越模式的内涵,分析三种主要的国家技术赶超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后发国家企业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赶超。然而,后发国家企业在赶超过程中,面临赶超能力不强、先发企业技术阻击和市场排挤等情况,亟需国家政策扶持。以GVC(全球价值链)为视角,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后发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优劣势,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环境支撑3个维度构建了后发国家扶持政策框架,并借助该框架对中韩两国扶持高铁产业赶超的政策工具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理论和案例分析指出,后发国家应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以及环境支撑等角度,从强化技术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建设、制度变革、资源开发和市场突围等方面制定政策工具,以扶持后发国家新兴产业的技术赶超。  相似文献   

18.
集成电路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构筑我国经济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基础力量来源之一。本文在阐释创新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创新要素投入—创新成果生产—创新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创新链逻辑出发,深入分析21世纪初以来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链的全球演化特征以及当前竞争格局,利用量化评价方法对代表国家和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力予以评价,并从创新链赶超视角提出相关建议。从演化过程来看,美国在全球产业大转移过程中始终维持着对创新链的绝对控制力,欧盟创新力相对稳定且有强化的趋势,日本创新力快速下降且正在被韩国赶超,中国是创新链的后发者,表现出相对稳定的上升态势。当前,集成电路产业的全球创新链竞争表现出“一超多强”特征,美国依然稳居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链的领军地位,欧洲次之,日本位居第三,韩国位居第四,中国位居第五。围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链的现实问题和赶超目标,要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和创新链协同为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以产业链创新和整体突破提升全球竞争力,以深化对外开放和强化自主创新来激发产业发展的全球生态活力,以科学布局提升协同发展能力,并把握数字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实现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后发国家企业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赶超。然而,后发国家企业在赶超过程中,面临赶超能力不强、先发企业技术阻击和市场排挤等情况,亟需国家政策扶持。以GVC(全球价值链)为视角,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后发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优劣势,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环境支撑3个维度构建了后发国家扶持政策框架,并借助该框架对中韩两国扶持高铁产业赶超的政策工具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理论和案例分析指出,后发国家应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以及环境支撑等角度,从强化技术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建设、制度变革、资源开发和市场突围等方面制定政策工具,以扶持后发国家新兴产业的技术赶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技术赶超进入成本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内汽车产业技术赶超的进入成本条件及成本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期明确国内汽车产业技术赶超的进入成本约束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