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东兵 《时代经贸》2010,(14):238-239
培养创业型人才,在就业过程中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就业,是解决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特点,研究高职创业型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并分别从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个核心要素对其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业型人才,在就业过程中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就业,是解决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特点,研究高职创业型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并分别从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个核心要素对其培养内客和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业院校选择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趋势。创业型人才类型包括科技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信息服务型人才和教育型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要借鉴国外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立足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办学特色,优化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设良好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及创业型经济的悄然发展,高校创业型人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也燃起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面对着缺乏创业能力、缺乏创业资源、缺乏专业化指导、难以组成多元化创业团队、当下社会环境创业难度较大、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不佳等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校多层次创业人才“2+1+1+X”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高校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创业教育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创业人才培养要求,按照人才培养基本规律,提出高校多层次创业人才“2+1+1+X”培养模式,并从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能力、创业实战经验、创业辅导与跟踪扶持四方面,阐述了普及性、专业性和研究型多层次创业人才培养的组织和实施,提高创业人才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6.
柴永红  任利成  张永云 《经济师》2013,(11):160-160
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经管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对各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与金蝶软件公司合作,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出发,建立了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并构建了创新、创业型商务人才孵化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其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其创业主动性的提高对推动知识创新与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充分利用社会各方优势资源,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对培养创新与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构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大学生创业主动性的影响机制模型,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在创业主动性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公  姚美珍 《生产力研究》2002,(3):203-204,207
创新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 ,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要站在发展生产力的战略高度来抓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这是新世纪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抓好创业教育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析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志荣 《经济师》2011,(5):114-115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及创业性人才的培养不仅应该纳入高等学校整个教学的课程体系,还应将培养创业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目标。文章阐述了培养创新性创业人才的意义及做好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创业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于海外人才而言,他们拥有双重网络资源的特点使其具有特殊的创业成长过程。基于双重网络嵌入视角,梳理出影响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3个关键要素,即创业团队及其创业行为、创业机会和创业模式,通过对3个关键要素动态演进机理的分析,构建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成长过程动态演进模型,从而揭示了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11.
归纳了创业型大学创业能力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从创业文化、创业资源、创业人才培养、知识成果转化4个方面,构建了创业型大学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该评价体系能对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对建设创业型经济、完善高校教育体系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与文献梳理,结合个案访谈结果,将大学生创业能力划分为机会发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6个维度。根据因子内涵定义和相关学者研究成果,设计了大学生创业能力测量量表,并对江苏省高校进行了实证数据采集,验证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创新创业人才是指黑龙江省产业提升所需的既重创新又重创业的人才。目前,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使黑龙江省创新创业人才严重流失、高层次人才缺乏,从而使以用为本的人才发展趋势与人才环境产生距离。深圳、东莞等发达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为此,黑龙江省应该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力度,积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环境,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多种措施构建一套激发科技人员献身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国内关于网络创业教育研究现状来看,面向整个专业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较少,至今并没有产生一个有普遍适应性的设计模式。本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淘宝创业实验室,设计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真正培养出高速发展中的网络经济真正急需的,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创业性电子商务人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7)
近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元化趋于显著,迫使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文章以就业为导向,分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就业的影响,并从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气氛、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组建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等四方面,进行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面对就业形势的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一种较好的解决其就业问题的新渠道,为此高等教育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业教育,本文从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和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探讨了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问题,旨在对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当今的一个重要工作。在创新创业人才和人才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我国不同地区样本的18个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原理,通过SPSS19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主成分并进一步界定其涵义,构建出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型,包括循环式创新创业人才支持服务链、创新创业人才专门性产业拉动力、成果性人才培养和无缝式人才对接,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周小虎  毕轲   《技术经济》2017,36(8):76-84
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和人才效能理论,采用偏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方法建模,利用江苏省人才公报统计数据,探索了创业生态系统对海归创业人才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资金、区域人力资本、创业平台、创新氛围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海归创业人才效能有正向影响,其中创业平台和创新氛围两方面的因素起关键作用。最后,从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融资方式、提高区域整体人才素质三个方面,针对江苏省的海归创业人才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业型经济对区域转型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都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创业型人才的大量涌现是创业型经济构建的关键要素。通过对产业集群和创业型人才培育的互动演化分析,论证了区域经济转型及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度的完善,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创业人才的培育,并使得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目前和未来长期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作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输出单位,在“双创”视野下深入反思各学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并创新教学改革责无旁贷。基于高校英语教学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现实意义,针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反思,提出融入双创教育理念的高校英语教学重构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