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地生态位作为生态学重要理论之一,可用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情况。文章以巩义市2001~2007年的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参考,运用生态位理论模型和spss13.0统计软件,通过分析和比较,结论为:(1)巩义市农用地和非农用地生态位差较大,说明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的速度和强度加剧;(2)农用地内部中只有园地生态位逐年增高,而耕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生态位逐年降低,说明目前农用地的利用和建设用地相比,处于弱势地位;(3)与林地相比,园地的利用趋势较强,发展趋势好;(4)从整体上看,园地和林地的态势差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文章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对耕地生态位的特征、演替规律作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量度区域耕地数量变化态势、方向和速度的数学模型——耕地数量生态位(宽度)及其扩充压缩度模型,并运用模型对焦作市1998~2004年期间耕地数量扩充压缩态势、方向、速度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04年期间,焦作市耕地数量生态位整体呈逐年压缩趋势,且耕地数量生态位的压缩与林地和建设用地数量生态位的扩充直接相关,即耕地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和建设占用;(2)焦作市各县(市、区)耕地数量生态位压缩度相差较大,反映出焦作市耕地数量空间变化速度的差异性;(3)焦作市各年耕地数量生态位扩充压缩度均小于河南省耕地数量生态位扩充压缩度,表明焦作市各年耕地数量减少速度均大于河南省耕地数量减少速度;(4)焦作市耕地数量生态位的扩充压缩具有重要环境效应,并影响和制约着耕地生态背景质量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巢湖流域为研究案例区,利用1991~2001年的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巢湖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数量和流向特征以及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特征。结果显示:巢湖流域近10年来土地利用整体特征并未发生重大改变,以耕地和水域为主,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建设用地占用是巢湖流域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流域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在流向转移过程中,主要集中在耕地与其他地类的相互转化上。巢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2002年为界,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水域和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变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除了巢湖市以外,其他地市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与该地市面积之间成统一关系。肥东县和无为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最大,巢湖市2001年之前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区位熵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的新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宁省2005-2010年土地利用为实证对象,从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土地利用变化态势等三方面比较分析了研究区近5年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结果显示:除耕地外,辽宁省所辖各地市土地利用变化方向与全省较为一致.相比全省土地利用增加或减少,各地市耕地、牧草地变化速率呈现较高、较低或一致,而另4种土地利用类型只有较高或较低两种情况.园地、林地和牧草地在各地市分布趋向均衡,而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则由分散趋向集中的态势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从区位熵模型引申扩展出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向、速率和态势,可更全面地阐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郭洪峰  许月卿  吴艳芳 《经济地理》2013,33(1):160-166,186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借助DEM提取高程、坡度信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平谷区1993-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资源优化布局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①1993-2008年,平谷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大幅度增加;②坡度、高程及地形位对平谷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时空变化有着重要影响.③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低地形位区间,草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地形位区间,林地、未利用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高地形位区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市东亭镇、安镇镇和羊尖镇为例,通过应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农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模型,并据此着重分析了区域农地数量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农业集约化、城市(上海市)辐射力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的乡镇,农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是有所差异的,而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各驱动因素的重要程度也是动态变化的。最后,作者就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合理保护农地尤其是耕地资源;重视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依据农业产业发展态势,积极调整农地利用结构;推进非农产业升级,合理控制非农用地规模;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的经济约束机制和土地利用决策体系;加强区域合作,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趋同;促进产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利用占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的视角,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指数测算模型框架。以北京市16个辖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利用北京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对北京市辖区10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动态估算,并分析了10年间生态-经济协调度的变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人类活动或自然环境变化对未利用土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建设用地、园地、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林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均呈现总体增长趋势,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占比前三;大部分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度总体上升为较高协调,局部生态经济协调度没有改善,整体生态经济协调度较好。并根据北京市的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点,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等级分类等情况,提出北京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及土地利用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宜川县1997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中国陆地生态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对宜川县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处理,探讨宜川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2010年,宜川县的耕地大量减少,园地大量增加,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呈缓慢增加趋势;宜川县的生态服务价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园地和林地的增幅最明显,耕地和未利用地的服务价值都在减少,牧草地的服务价值略有增加,其生态服务价值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不同时期ESV对生态服务价值指数有明显的敏感性波动,但指数均小于1,说明该研究区内ESV对生态服务价值指数缺乏弹性,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综述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研究,在分析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旅游生态位态势内涵和模型,进而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武陵源风景区与张家界市旅游收入生态位、旅游流生态位变化情况,得出武陵源风景区旅游与张家界市旅游之间存在依附、联动和共生发展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生态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表征,也是判断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GIS地理空间方法解析南昌市2008年、2013年、2018年的Landsat TM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南昌市土地利用幅度、速度、强度和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并测算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结果表明:南昌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资产价值主要源于耕地、林地和水域,但草地质量的下降、林地面积的缩减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使得生态资产价值下降了2.45%;并且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较低,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受了较大压力,从而提出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并建立绿色长远发展的生态保护屏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地悲剧"是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公地"资源配置失效,被过度使用而枯竭的过程。近年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本文分析了新疆耕地数量变化与粮食安全、耕地质量变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耕地开发利用变化与地区发展战略等情况,从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管理审批权限、水土资源开发配置、农户农耕理念等方面出发,论述了"有主之地"的耕地也存在"公地悲剧"现象。  相似文献   

12.
企业生态位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评述国内外有关生态位和企业生态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位的态和势两个方面设计了企业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和突变理论分别建立了中国情景下企业生态位的态和势评价模型;并选择了中国4个城市的8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生态位的企业评价模型较传统的依靠财务指标为主的企业评价方法,更能体现企业的差异性特征,能更切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竞争潜力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企业生态位与竞争战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了企业生态位的概念,并运用生态位理论对企业生态位宽度和企业生态位重叠的内涵、测度作了尝试性的探索.在一个环境资源有限的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与其生态位重叠的程度成比例关系.企业不仅要选择恰当的生态位,而且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生态位作出及时、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企业可以通过生态位分离来实现生态位共生,从而避免由于生态位的严重重叠而引起的过度竞争.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生态位原理与识别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发展和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综合表现与反映自身的资源格局、功能地位和作用的生态位。中小企业生态位基本原理,可归纳为重叠与竞争原理、维度原理、宽度原理、动变与错位原理。识别中小企业生态位,需要构建相应的识别体系,包括内容识别、外部环境识别、功能机制识别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石涛  李军  刘成虎 《经济问题》2006,(11):59-61
在明清时期,由于土地产权独立性增强,土地交易日益频繁,土地流转加速,使得土地交易更加复杂,也更为零细化。通过回顾明清土地产权构成的变化,梳理当时的土地流转方式,并分析影响土地流转的几个因素,以期对明清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的趋势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结果造成了土地总量有限性与经济建设对用地需求相对无限性的矛盾。目前.西部城市在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出效率却十分低下,滥用土地现象非常严重。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四川眉山为例.分析西部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可行性,并探求西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度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企业生态位研究中存在将企业生态位简单类比生物生态位的现象,分析了企业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的共同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本质差异。最后,提出企业生态位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上海土地管理制度思想的西方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彩彦 《财经研究》2007,33(4):120-131
近代上海开埠,租界设立,华界与租界的两种土地管理制度在整个近代长期并存。租界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了华界土地管理制度的变革。近代上海土地管理制度在变革、发展中体现出很深的西方土地管理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广州市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通过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不同侧重,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与CLUE-S模型对广州市2025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进行优化配置。结果表明:(1)与现状相比,兼顾两者效益情景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案最为合理:效益提升最为协调分别为9.35%、9.58%,不同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适中;(2)广州市对生态、经济效益的不同侧重主要导致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变化较大,未来规划应注重这三种地类的合理规划;(3)多目标规划与CLUE-S模型的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广州市多情景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拟。研究结果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