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产品诸如余额宝、P2P、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冲击和影响,但又蕴藏着机遇与风险,一方面它是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其准入无门槛、行业无准则、监管无机构的"三无"现状也隐藏了巨大的信用风险。针对理财产品、信贷平台、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提出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理财要依托电商生态网络进一步扩张,将医疗服务等多层次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融入该生态网络,提升交易量;P2P平台可与银行合作,传统金融机构也可开展P2P金融;第三方支付平台要加强监管、缴纳风险准备金、加强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电子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以电子商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为内容的互联网金融将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产业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传统的融资模式.本文讨论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企业应牢牢把握机遇,利用好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的融资渠道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警惕和防范由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支付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主要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资金的融通、支付和信用中介等业务的金融模式.新形势下为了能够保证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得到有效的监管,所以要对其破坏性进行不断创新,本文主要从不同的方向对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的破坏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梯若尔因对市场势力及经济规制的分析荣获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其有关金融规制的基础研究却远未引起学术界和金融界的足够重视。当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制缺失带来的潜在金融系统风险日益突出,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文章在分析以P2P网络信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借鉴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应坚持适度监管、分类监管、依法监管和负面清单管理等基本准则;(2)在国安委框架下建立金融系统风险理事会,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管理,由其统一履行宏观金融监管职责和制定金融冲击对策;(3)在已有"一行三会"的监管框架下,分类逐步推进互联网金融微观审慎监管;(4)积极运用风险隔离政策等措施防范可能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风险。  相似文献   

5.
金融脱媒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金融脱媒的本身是金融创新的体现,具有不同于传统金融脱媒的特点。互联网金融脱媒为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包括监管制度缺位、货币政策有效性和利率价格形成机制受到冲击、虚拟信用平台具有较大市场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等问题在内的诸多挑战。为此必须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依法规范虚拟信用平台运作以及依法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秩序等措施,通过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构建,最终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使福利全社会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6.
我国互联网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下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第三方支付、P2P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竞争模式在市场上大量出现,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日益兴起,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和中介服务地位受到极大挑战,本课题立足于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大背景,对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以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行探析,为商业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体系:本质、风险与法律监管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鲶鱼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同时,它具有第三方支付风险、网络借贷风险、"长尾"风险等内生性风险。在保护创新与普惠精神、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是监管的基本原则和逻辑。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征信体系等是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不断结合,不但延伸了传统金融服务的途径和手段,而且,金融借助互联网产生了新的产品结构、组织形态和运行模式。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蓬勃发展,网络金融消费者活动日益频繁,同时,个人信息泄露、支付账户被盗、不公平交易、金融消费欺诈等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应当从加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自我规范、统一监管的技术标准、优化监管制度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切实提高金融消费权益的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最近这些年,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了时下人们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和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的协作性更强、透明度更高、操作性更加便利.互联网金融可以延伸到金融电子商务、自动转账、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以及在线理财等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兴起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并通过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探寻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比特币、P2P、第三方支付、普惠金融、众筹模式等一系列新兴名词的兴起,互联网金融被广泛讨论。就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及现状、相较于传统金融的优势进行详细阐述和回顾,并对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评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优势,正改变着传统金融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四种主要业态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以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出现了一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目前网络支付、网络融资、网络理财和移动金融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8,(2)
文章通过参考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合规发展"等相关方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七部委"有关稳妥有序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安排,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16]56号文件精神,结合"山西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工作实践,尤其通过分析山西省互联网支付、P2P网贷、众筹平台、大数据、经营门户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对协会的自律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性地对相关监管部门提出一些建议,对进一步改善山西省互联网金融"良性循环生态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金融信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势必影响传统金融模式,过去一年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倒逼传统银行金融机构加快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5.
和振华 《新经济》2014,(17):48-48
互联网金融是我国在金融领域进行创新的重要举措。第三方支付、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金融业界。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平台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具有支付、融资和理财交易平台等功能。在总结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就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及其发展优势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国际方面经验的简单介绍,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大额资金得出了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和造成问题的原因,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监管大额资金方面的发展。网络支付的急速化、网络金融的假象化、网络金融机构的局限化等造成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缺位现象逐渐扩散。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巨大挑战,得到了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规。支付系统和银行账户作为互联网金融监管与互联网金融监测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监测分析,进而使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相关规定越来越完善,体现互联网金融监管对于维持社会金融秩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飞速发展,以支付机构为代表的技术和业务革新在不断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给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普惠金融、促进精准扶贫带来了契机.本文从金融扶贫目前存在的问题、支付机构将能发挥的作用等几方面入手,以宁夏为例,探索欠发达地区金融扶贫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发展理念、 信息化程度、 交易角度区分界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在交易成本、 交易风险与价格策略特点、 创新内容及监管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主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徐昆 《经济研究导刊》2014,(30):111-112
互联网金融以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的优势迅速进入市场,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冲击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平台、大数据金融、众筹互联网金融模式特点入手,分析对传统金融的影响,提出传统金融建立信息化金融机构与发展互联网金融门户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