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经济转型期,组织惰性存在于大量企业之中并阻碍组织变革和产品创新。为探究组织惰性降低策略,试图从组织知识和组织性格整合视角,提出解释框架。为此,以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为前因,以知识能力为中介,构建诠释组织惰性降低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源自286份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对组织惰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知识资本和组织思维通过知识能力的中介作用对组织惰性施加影响,而组织本能和组织情感则直接作用于组织惰性。知识资本和组织思维通过知识能力中介对资源惰性的负效应远大于其对程序惰性的负效应;相反,组织本能和组织情感对程序惰性的负效应远大于其对资源惰性的负效应。最后,提出知性管理框架下企业避免组织惰性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管理中的惰性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复杂劳动远远多于、重要于简单劳动,而“工作量化制”面对管理中的惰性问题却束手无策的创新的时代,加强对管理中惰性产生的文化因素、体制因素、心理因素、本性因素等因素的研究,努力培育创新企业文化,建立创新型组织和有效的激励体系,不断用创新的积极性克服惰性,对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演化理论的观点认为,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组织内部会形成大量的惯例与流程,表现出组织结构惰性。本文认为,这种惰性的实质即企业过于重视内部效率而忽视了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结果导致企业战略演化形成路径锁定,而阻碍了战略的及时更新,这时企业陷入了"战略演化陷阱"。本文对组织演化中效率与适应的悖论进行了解释,探讨了组织结构惰性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个实证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组织惰性、吸收能力、市场知识转移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回归法,通过SPSS19.0和AMOS17.0两种统计分析软件,对165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及其维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吸收能力及其各维度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促进战略联盟企业间的市场知识转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变革实现持续成长是近年来组织和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热门议题,但尚无从组织惰性视角探讨二者关系的研究成果。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初步构建组织惰性视角下组织战略、结构和文化变革与企业持续成长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柯达公司的纵向案例分析予以验证。研究发现,组织模式具有惰性特征,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的组织战略、结构和文化变革尽管有助于打破原有组织模式的惰性,但如果不能构建相互匹配的新模式,那么将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成长;企业持续成长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变革后的战略、结构和文化之间及其与环境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风险,其中组织惰性风险往往被管理者忽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发达省份,其中组织惰性的制约作用不容忽视.本文拟从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两方面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企业组织惰性的产生原因及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并提出防范和控制组织惰性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升级中地方政府的组织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组织惰性理论探讨了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升级中存在的问题,从地方政府的制度惰性、资源惰性和行为惰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阻碍产业升级的行为特征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铮 《经济研究导刊》2008,(15):118-120
组织中的人通过管理与组织密切联系。从组织管理的内涵、管理的知识体系、管理的目标、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组织文化及道德作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组织管理与组织个人全面发展的关系,表明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关系。组织目标涵盖环境层次、组织层次和个人层次三个层面,将社会发展、组织赢利和个人完善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能忽视的是,在任何一个组织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过程中.,管理都在其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惰性与团队效能视角揭示组织公平感对创业团队创造力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从组织公平到创业团队创造力的双中介路径。以河南省81个创业团队为样本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公平感对团队效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而提升团队创造力;社会惰性在组织公平与团队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学习行为在团队效能与团队创造力、社会惰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丰富团队创造力实现路径认知与社会惰性研究,同时可为创业团队提升团队创造力、深入理解社会惰性、营造公平公正的团队氛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多元化经营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不同组织结构下管理控制系统、公司治理特征的匹配关系以及管理与治理关系的逻辑。提出管理与治理各司其职,存在相互制约的瓶颈,并且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下存在不同的替代关系。只有实现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控制系统、治理特征的匹配,才能克服管理与治理的瓶颈,有效实现对企业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组织战略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以组织结构为基础的组织战略理论、以产业环境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以及目前研究的比较热门的能力理论。其理论分析的视角分别是组织内部、组织外部,而后又重新回到组织内部。而能力理论中存在的最大缺陷一一能力惯性,据此提出动态能力理论,其研究视角是一个较新的视角:结合组织内外两方面,最后针对动态能力理论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企业组织整体目标利益角度出发,将组织激励资源作为稀缺性资源,探讨了组织内部员工的激励问题,同时借助经济学关于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以及组织行为学中的公平激励理论,对组织激励经济资源运用的有效性,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一定经济激励资源量获得最大组织激励动力的条件,以及组织获得最大经济激励资源运用绩效效率水平的条件或原则。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惯性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对该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后续研究和组织惯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基于国内外组织惯性文献的内容分析,将文献按照组织生态学派、理性适应学派和混合学派进行归类,提炼出不同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随后,从组织惯性概念界定、量化、作用效果等方面对不同流派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和归纳;最后,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组织惯性概念框架,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4.
网络型组织结构与模块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企业组织结构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变化,并由此推动了组织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其中,以模块化创新效应最为显著.本文从组织起源的问题出发,通过对组织和组织结构内涵的界定,将组织结构划分为企业内组织结构和企业间组织结构两个大类;在比较不同组织结构差异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它们的创新特征,并提出四种创新效应;最后,从模块化理论的角度集中剖析了网络型组织结构的模块化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创新成为保证企业发展活力的第一动力。以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制度基础理论,探究组织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惯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组织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作用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动态能力实现,当组织惯性程度高、动态能力强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也会相应增加;制度环境在组织惯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向关系中起强化作用,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越好,组织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16.
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学界还未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将质量管理实践分为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和质量管理核心实践,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引入企业资源禀赋和组织惯性两个中介变量,建立了质量管理实践到企业创新绩效的双元中介模型,提出了20个研究假设,并用204个制造企业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质量管理实践不仅通过资源禀赋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同时还通过组织惯性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正向和负向路径的同时存在,正是以往结论出现冲突的根源.本文解释了学界关于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存在异质性观点的原因,并且丰富了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的本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组织学习时空理论的空间维度,提出了组织从外部学习的模型。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外部组织类型的视角,以企业为例,探讨了组织向外部不同类型组织的学习——具体包括组织向政府、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和合作者的学习,组织在向外部不同类型组织的学习中获取知识的维度和方式,知识的整合以及从外部学习与从内部学习的结合;另一方面,基于组织嵌入网络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组织与外部其他组织建立的网络,网络连带的强度、网络密度和组织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对组织从外部学习的影响,网络结构的决定因素,以及组织在网络中的权力和地位。最后总结了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