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企业理论的发展看企业的经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古典经济学以均衡假设为前提,企业作为一种抽象,其内部的经济性质被忽略。科斯、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对企业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强调交易费用的节约及企业“规制”特性。企业能力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从生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互补性活动和资源依赖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了企业的性质,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视角,发掘了企业新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生态群落和“大”动态能力战略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运文 《经济管理》2006,(20):16-23
战略管理的核心作用是把环境的机会和企业的力量相匹配,同时保护企业的弱点使之不受环境的威胁。目前的企业能力理论过多地把其战略目光放在了企业内部。然而,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其实质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能力与企业能力的较量,而是企业所属的生态群落能力间的较量。为此,本文从全球化竞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企业生态群落中政府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金融制度动态能力、教育制度动态能力的内涵,探讨了政府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金融制度动态能力、教育制度动态能力间互动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  相似文献   

3.
复杂动态环境、动态能力及战略与环境的匹配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尽管不同的战略范式对企业和环境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无论战略理论还是战略实践都将企业与环境的匹配视为基本假设。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呈现变化范围广、速度快、方向不确定等复杂动态系统的特点。在复杂动态环境中,核心能力具有的刚性可能成为影响组织创新和业绩成长的障碍,企业应发展与环境匹配的动态能力,并克服动态能力形成中的路径依赖、互补性资产和机会窗口问题。企业在面对复杂动态环境时,应当以动态能力为基础,采取动态的战略,并根据环境和组织条件,进行适时和适度的战略变革,以动态地匹配环境。  相似文献   

4.
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满足了企业在环境变动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需求,但是对于动态能力如何创建、发展和重组的研究尚不深入。演化分析是研究动态能力的必然途径,而惯例变异则是演化研究的关键。惯例变异与组织学习之间具有内在联接的逻辑关系。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组织学习和惯例变异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演化视角下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机制。该机制较为清晰地阐述了企业组织作为开放系统如何动态适应环境的变动。  相似文献   

5.
动态能力理论是为了解决新竞争环境下企业持续发展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战略理论前沿.阶层观是动态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指出了组织能力的阶层化特征,揭示了动态能力作为一种高阶组织能力的基本属性以及重要作用,为动态能力的可操作性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对于组织能力阶层观的研究仅限于在对国外动态能力研究成果的综述中有所提及,既缺少系统的理论探讨,更缺少深入的实证分析.上世纪30年代仅为丰田自动织布机公司一分部的丰田汽车公司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其管理模式被视为世界制造业的标杆.基于对丰田汽车公司组织能力层阶与特征的划分,本文把丰田公司组织能力演化过程界定为静态能力主导期、改进能力主导期、演进能力主导期三个阶段,通过深入解析丰田汽车公司组织能力的分层演进过程,为我国企业组织能力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文针对来自战略联盟、虚拟组织和网络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的多个参与主体彼此接受时形成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基于 CAS(Complex Adaptive System)理论视角,提出基于织组流程和组织惯例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概念模型,并对其涌现性、环境适应性、复杂适应进化特征和过程进行分析。论文提出,动态复杂环境中企业的组织能力在依据组织流程的层次性、相似性以及耦合性按组织惯例对组织流程进行设计、监控、重组和优化的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由组织流程群、组织惯例群及其结构效应和组织效应的整合而形成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通过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增强自身的适应性,不断提高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以RBV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DCV)为基础,采用经典的"输入—转化—输出"分析范式,从系统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改进的VRIO框架,描述了如何通过HR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改进的VRIO框架的含义是:组织输入的人力资源应当具备竞争优势潜力;组织的转化能力由组织学习、组织行动和激励机制这三项相互作用的系统要素构成;组织输入的人力资源,经过有效转化,就能输出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加强对“网络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界定网络组织、知识管理的含义,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组织动态能力内涵,以LB为例深入分析了其网络组织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知识转移视角下LB网络动态能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环境动态性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外在驱动力,但动态能力的培育更加离不开具有活力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等。基于此,笔者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论证了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探明了组织情境因素在企业动态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丰富和完善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浙江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理论综述,提出组织动态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组织适应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四个维度.通过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的因子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组织动态能力维度获得了实证支持,验证了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1.
企业能力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现有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基于经验数据的深度分析和过程机制解释,且未关注当系统内在联系缺失时是否需要人为力量的介入。本文将结构观与能人观结合起来,采用嵌入式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能力要素间关系的块模型网络分析,识别其整体架构、区块构成及块间相生相克关系,并构建出生克力的四个关系变量,然后结合该能力要素是否处于主循环中以及是否依赖主体能动性等条件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发现企业能力提升存在“势效应”“围魏救赵”“假手于人”“抽薪止沸”和“和谐制衡”五种路径;领导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双刃剑”作用,既能助推内在力量薄弱或欠缺的能力要素尽快达成能力提升的效果,同时又潜存着扰乱相关要素之间被克与克他关系平衡的副作用,长期来看会破坏能力系统整体的运行秩序。企业需要根据特定要素与相关要素间内在的关联特征以及主体能动性对联结关系的影响,在生克关系协同利用与必要干预中创造出全局良性循环的效果,确保企业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2.
网络嵌入、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但以往研究忽视了网络嵌入与动态能力各构成维度间不同组合对创新绩效的复杂性影响。因此,基于组态视角和集合论思想,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以220家中国企业为样本,从企业外部网络嵌入和内部动态能力培育两个层面,探讨网络嵌入和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多重组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包括网络嵌入—能力促进型、双元能力推动型、网络嵌入—能力冲突型和创新能力缺失弥补型4种构型,且网络嵌入三维度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织动态能力理论,描述了盛天集团在转轨背景下的发展历程,对其两次战略转型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战略转型中知识管理的流程,即以产品为核心,通过制造环节的一体化战略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继而在产业链上进行拓展,从而实现企业的多元化。指出盛天集团在此过程中较好地把握了外部环境变化提供的机会,妥善地处理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构建。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为同样面临变革的其他中小型国有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姚凯  李晓琳  梁榜 《技术经济》2021,40(9):78-8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改变组织管理的多重形态,其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逐渐成为组织人才管理的重要方式.本文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双重网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以166个技术型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战略柔性、技术动荡性和大数据能力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显著促进组织创新;双重网络嵌入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大数据能力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大数据时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5.
界定了开放式创新和外部知识获取能力的概念定义,从外部知识获取战略、知识识别能力、知识获取方式、知识传递路径、员工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获取技术六个方面构建开放式创新中外部知识获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一致偏好关系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针对外部知识获取能力难以量化描述的特点,利用改进的云评价方法构建外部知识获取能力的综合云评价模型。最后,以某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为例,阐述了开放式创新中外部知识获取能力评价过程,并分析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战略管理成为中国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成功地实施战略管理亟需关注。本文从动态战略适应的视角来寻找大学战略成功的本质——战略的动态适应性,即环境适应、资源适应和组织适应,并结合国内外大学战略管理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了实现大学战略适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企业动态能力和组织变革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中小企业国际创业策略的理论框架,并将国际创业策略分为4类,即柔性适应策略、愿景驱动策略、因循规则策略和压力推动策略。根据通过深度访谈获取的数据和资料,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采取不同的国际创业策略的企业的行为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孙舰  任旭  吴娜 《技术经济》2014,(6):77-83
根据企业敏捷性理论,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和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建筑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建筑企业敏捷能力成熟度模型(ACMM-CE),从企业战略层面、项目运作层面和价值层面研究建筑企业的敏捷能力,并对其关键过程域的等级进行划分。然后,以战略管理层面为例,列举了8个关键过程域、22个关键实践以及达到其成熟度等级所需的最佳实践。最后,利用问卷调查法和雷达图法评定了实例企业的敏捷能力成熟度等级。  相似文献   

19.
创业网络强度、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创业领域,尽管成熟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分支,但是,在创业领域才刚刚开始。前人已经开始研究联盟和资源充裕程度对动态能力的影响,然而并未深入考虑创业网络如何影响动态能力。本文不仅实证了创业网络强度对动态能力的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深入揭示其内在影响机制,因而探讨了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结论表明,创业网络强度不仅对动态能力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还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具有间接的积极影响,组织学习在创业网络强度与动态能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