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文章以民族扶贫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对这一特殊对象财政支出行为变化的影响。具体来说,文章利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净转移支付和各类转移支付对民族扶贫县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以及转移支付增量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整体分析中,地方政府更希望将转移支付用于上级主要考核的教育支出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行政管理支出上,而很少用于更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建设支出和居民较为关心的社会保障支出上。在增量分析中,地方政府可支配转移支付的增量在既有的财政支出分配格局下并没有特别偏向某类财政支出。这说明民族扶贫县仍很贫困,财政支出只能维持其基本运转,也说明民族扶贫县可能为保住"贫困县"帽子而放弃发展。财政转移支付被用于维护自身的利益支出以及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2007年以来颁布的有关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和资本预算制度为背景,本文考察了上市国有企业分红对其资本性投资支出决策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机理。搜集以国有企业分红返还为代表的“体内循环”证据,通过国有股权比例衡量红利“体内循环”的预期操控强度,验证了国有股红利“体内循环”与企业资本性投资支出决策价值相关性的关系以及受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和预算制度的影响。本文指出的国资红利再分配的“两面性”,对混合所有制发展和国有企业市值管理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在转移资金分配中的策略竞争行为,从新的视角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进行解读。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受到地区间竞争的制约,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区间竞争存在显著制约,但专项转移支付的影响不明显;地方政府的竞争,不仅“患寡”,也“患不均”。要完善转移资金的使用效率,须考虑转移支付实施的结构差别,尤其应注意转移资金分配的非均衡效应对地方政府扩张的差异化激励。  相似文献   

4.
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行为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居民幸福最大化理论,构建了一种分析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影响的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并利用1997-2012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长期存在显著的增量预算特征;1997-2006年基本建设支出和2007-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均存在显著的粘蝇纸效应;中央转移支付促使地方财政在2007年之后加大了对民生福祉支出的支持,降低了用于自身支出的攀比之风;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主要的支出类型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5.
国民收入的增加、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促使省级地方政府加大公共文化支出占比吗?本文利用2004-2010年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国民收入与公共文化支出占比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逐步“富裕”起来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2)价格水平的上涨是迫使地方政府增加文化支出的主要原因,即“成本病”是存在的。因此,政府层面的制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应当引起决策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央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活动的影响日益显现。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省级数据为样本,可以考察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转移支付对各类财政支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作用较大,而对文教科卫类支出和社会保障类支出的扩张性作用较小。进一步分组讨论发现,越是对转移支付依赖程度高的地区,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效果越明显,支出结构扭曲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顺应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宏观目标的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预期寿命延长,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面临预期养老金支付严重不足的挑战。本文基于总量视角建立基础养老金收支模型,利用中国人口预测数据,分别测算基于实施“延长退休年龄”和“增加缴费基数”两种不同的改革策略未来30年中国基础养老金的收支余额,并评估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推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基金支付压力作用明显,但存在增加就业压力等负外部性。“增加缴费人数”亦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困境,且不存在负外部性,但推行时间缓慢,或将产生新的公共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吸收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对制度变量的讨论,建立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并用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文认为,政府的强制性制度障碍导致“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居民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政策和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对福利制度缺失的替代,“隐形补贴”等诱致性制度创新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成本优势。这一模型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中的特殊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和我国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遵循维佐利克和哈克特(Wieczorek and Hekkert)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创新政策的作用路径模型,并在创新政策体系框架下,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创新政策对创新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政府财政科技拨款”、“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我国创新系统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基础设施政策”与我国创新系统绩效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教育投入政策”、“开放政策”与我国创新系统绩效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本文通过一个均等化转移支付条件下的地方财政支出决策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选择中的各种基本因素作了简单分析,并利用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财政资金再分配地位与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关系特征。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不仅会带来地方财政支出的粘蝇纸效应;而且地方政府的财力改善后,还可能通过调整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偏离转移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即存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可替换效应;分区域的分析还表明,越是经济欠发达的财政资金净流入地区,地方政府对基本建设、行政管理支出项目的诉求越强烈。本文的研究意味着在地区间财政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程序,更重要的是应强化地方财政决策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7,(10):128-143
本文提出一个结构性因果关系理论假说,阐释地方财政收入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2000—2013年33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识别地方财政收入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因果性影响。研究表明:地方财政收入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因果性影响取决于地方财政收入来源——自有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支出具有负的因果性影响,非自有财政收入则对地方财政支出产生正的因果性影响,其中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的正影响尤为突出,这主要源于非自有财政收入的成本转嫁效应。地方政府存在较明显的支出偏向,尤其表现在增量支出上对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关注较弱,且与总支出相比,各类财政收入对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力度较小。与其他地区相比,非自有财政收入特别是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对财政总支出的正影响在东部地区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调节收入分配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而公共财政的“福利支出政策”则是政府发挥这一职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此,本文从理论上综述了调节收入分配的福利支出政策,包括前沿的公共产品内在分配效应研究、标签分配政策、定向政策、实物补助政策和“付劳收益”政策研究。通过理论综述和比较研究,本文探析了这些政策对于中国公共福利政策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财政福利支出项目、提高福利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促进全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实行规范的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必须依赖于相应的体制、财力及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4.
1982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逐渐由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从财政支出纵向配置看,财政支出分权化趋势明显。从财政支出的横向配置看,地区间财力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中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在财政支出项目间配置上,经济建设支出不断下降,社会文教支出不断上升,发达地区经济建设支出比例比其他地区高,而社会文教支出比例偏低,农业与社会保障支出尚未足够重视。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区间财力均等化程度;加大对社会文教的支出力度,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引导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国外文献对负利率问题研究的演进过程及新进展,主要包括负利率与经济增长关系,负利率与资产价格关系,“零利率下限”和“负名义利率”。作者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后,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应当逐步按照WTO农业条款的要求进行调整。本文着重分析新时期我省在WTO框架下的农业财政支出政策,建议将农业财政支出划分为农业公共性支出、农业调控性支出和农业保护性支出三个部分,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决策方式和支付政策,以提高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喻訄  史妍 《时代经贸》2010,(12):128-128
一、转移支付的内涵与类型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是源自西方经济学和西方财政学的一个概念,原意是“转移”、“转帐”,转移支付的经济思想在西方经济学中由来己久。美国经济学家格林沃尔德将转移支付定义为“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补偿的支出”。转移支付是作为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部分而存在的,一般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收入保障支出、公债利息支出以及各种补助金支出等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从财政本身出发,应着手解决财政支出政策安排与财政支出体制建设的衔接问题,完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架构转换,将转轨收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保障等形式作用于市场,保证市场机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公共支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央转移支付和新疆财政支出在数量上都有比较大的变化,总体而言都成上升趋势,而中央转移支付占新疆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从历年数据来看,生产性财政支出、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和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的量交替上升,折射出新疆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意识的改变。中央转移支付由在地方财政中的绝对比重,慢慢转变成新疆财政支出最强有力的后盾;新疆财政支出也由最初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生产性财政支出,演变成强调教育、社会保障等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重要性,致力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后发现,中央转移支付与生产性财政支出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关系都非常密切,但是就新疆而言主要是满足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需要,而中央政府则可以通过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的方式加强对新疆经济建设的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支出行为的空间策略互动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环境支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策略互动与时间滞后效应。其表现为相邻省级地区之间环保财政支出行为的互相模仿和路径依赖。外商直接投资和财政分权并不是导致地区间环境支出“逐底竞争”的直接原因。在构建多维度政绩考核体系来引导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同时,建立地区间环境支出的协调机制和对外开放等途径,有利于实现均衡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