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增发新股折价原因的解释有多种,本文的研究表明,股东利益冲突是造成中国新股增发折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利用1999—2008年上市公司所有公开增发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开市场增发公告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剔除投资者情绪影响之后,公开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趋于不显著,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不同类型股东之间的利益更加趋近,从而支持了刘力等基于二元股权结构对中国市场上公开增发公告负价格效应的解释,也从公司财务层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在统一不同股东利益方面的效果。本文还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公开增发公告价格效应为负的程度倾向于越大,越低迷则越小,说明投资者情绪对经典的公司财务结果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限制卖空的背景下,利用改进的股权融资模型和投资者迎合理论模型,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既通过促使企业管理者迎合投资者而直接加剧企业过度投资,也通过影响企业的股权融资现金流而间接促进其过度投资;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私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仅体现在投资者迎合渠道,而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则主要反映在股权融资渠道;两种作用渠道都存在于成长性企业中,而不存在于非成长性企业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2011—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考察了融资约束、 投资者异质信念与企业投资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负相关,即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企业投资水平越低;融资约束与投资者异质信念显著正相关,即融资约束程度越高,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越高;投资者异质信念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负相关,即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越高,企业投资水平越低.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在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投资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传导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低融资约束企业和国有企业中表现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权益融资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 2 0 0 0— 2 0 0 2上半年公告拟进行增发和配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在增发方式市场化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研究发现 ,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受到其股权结构、流通股比例和股票二级市场表现的影响 ,股权越集中、流通股比例越低和市值账面值比率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增发 ,而财务杠杆和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状况对公司的权益融资决策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自由现金流和股权融资约束出发,基于中国科技型上市企业2009-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投资者情绪对R&D投入不足的校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科技型企业R&D投入不足具有校正效应;股权融资约束越小,投资者情绪对科技型企业R&D投入不足的校正效应越明显;自由现金流对校正效应的影响显著。通过企业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成熟、大型科技型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会削弱投资者情绪对R&D投入不足的校正效应;非国有、年轻、中小科技型企业受到的股权融资约束越小,投资者情绪对R&D投入不足的校正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从自由现金流和股权融资约束出发,基于中国科技型上市企业2009-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投资者情绪对RD投入不足的校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科技型企业RD投入不足具有校正效应;股权融资约束越小,投资者情绪对科技型企业RD投入不足的校正效应越明显;自由现金流对校正效应的影响显著。通过企业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成熟、大型科技型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会削弱投资者情绪对RD投入不足的校正效应;非国有、年轻、中小科技型企业受到的股权融资约束越小,投资者情绪对RD投入不足的校正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国特有的融资环境,考察内部控制在增发融资中的作用以及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本文对于2008—2011年提出增发申请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公开增发比定向增发受到的监管更加严格,选择公开增发申请的公司偏少,但是其内部控制质量普遍高于选择定向增发申请的公司。然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没有提高公开增发申请的证监会审核通过率,而是提高了定向增发申请的审核通过率。并且,在增发申请方式的选择上,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公开增发的方式。最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这表明,尽管受到政府监管的差异化影响,内部控制在公司增发融资中仍然扮演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的两种方式。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后1~3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负,而定向增发新股后两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正,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宣告公开增发新股股东获得负的股东财富效应,而宣告定向增发新股股东能获得正的股东财富效应。从保护投资者长期利益的视角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证券管理部门推出的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方式和上市公司青睐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方式具备其适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定向增发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普遍采用折价方式发行,增发折价率反映了股权融资成本.当前研究主要使用财务因素对定向增发折价现象进行解释.本文将定向增发数据和发行人信用评级信息相结合,以2006-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案例为样本,结合新华远东中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PI)评级信息,考察信用评级信息对股权再融资成本的影响,得出信用评级信息对定向增发折价有显著影响和信用等级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不显著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任洁 《生产力研究》2013,(12):31-32,3
文章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关于股票投资者情绪对债券融资成本影响的假设,并对这些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票投资者情绪越高,则债券融资成本越低;且于国有程度高、信用等级高或者盈利水准高的企业而言,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但这种影响也受到债券类型的制约,一般投资者情绪只对有股权选择债券的成本有较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收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理论和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配股融资规模决策的治理机制与时机选择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股权融资的市场约束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规模决策时,具有大规模融资扩张的内在冲动,同时上市公司会充分利用股权价格的市场定价进行融资量和融资额的决策,以实现控制性股东收益最大化;但与公开增发融资方式相比,配股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13.
邓剑兰  顾乃康 《金融评论》2016,(4):47-63,125
本文在存在内外部人异质信念的假定下,基于随机过程以及实物期权等方法,构建了内生化控制权租金以及权益或债务市场时机等因素的控制大股东最优融资决策模型,并在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模型进行具体量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实证研究假设。我们进一步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2013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权益融资相较于债务融资对内外部人异质信念下的市场时机更为敏感,企业的融资决策主要是受到内外部人异质信念下权益市场时机的影响;当外部人相对内部人乐观程度较高时,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大股东存在抓住市场时机的机会主义行为,表现为在外部融资中倾向于选择权益融资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控制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租金的行为能够抑制控制大股东在内外部人异质信念下通过过度权益融资抓住有利市场时机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产业政策是否会引起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情绪的波动,政策外生冲击下的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中企业资源的配置行为和效率,其深层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呢?为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鼓励支持类的产业政策会引起投资者情绪的上涨,并刺激企业投资,这将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淘汰限制类的产业政策会引起投资者情绪的下降,并抑制企业投资,这将会缓解企业过度投资,加剧投资不足.上述结论表明,在产业政策引导资源配置过程中,投资者情绪扮演了传导中介的角色.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股权融资依赖程度或管理层股权激励越大,企业资源配置对投资者情绪的波动越敏感,这说明政策外生冲击下的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深层机制在于企业存在股权融资依赖和迎合市场情绪的动机.最后,总体上产业政策外生冲击下的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造成了公司价值的损毁,并且不同影响渠道具有显著差异,利用投资者情绪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所进行的资本投资显著提升了公司价值,而迎合市场情绪所进行的资源配置显著毁损了企业价值.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从微观企业视角理解股票市场在国家政策引导企业资源配置行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进  李延喜 《技术经济》2013,(12):111-117
以2009年和2010年具备股权再融资资格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息透明度的角度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和股权融资成本具有负面影响;具体而言,管理者越倾向于过度自信,上市公司的收益平滑度越高,因此收益透明度越低;相比非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的企业,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更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A股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分析后认为:就财务型股权融资而言,在老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下,在未来新项目净现值为正的情况下,股价高估的公司选择公开增发,股价低估的公司选择定向增发。定向增发方式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不足问题,可以解释公告后正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检验投资者保护、股权集中度和融资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条件概率模型,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增发股的数据对此问题进行验证.发现在不同宏观环境中,投资者保护对于融资成本的影响是不同的,原因在于股权集中度的变化.在投资者保护比较低的环境中,公司的股权集中度高,融资成本低;投资者保护较高的环境中,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低,融资成本低,该研究为投资者的选择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对此 ,理论界一般将其直接动因归结为股权融资成本偏低。然而 ,本文分析表明 ,融资成本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为此 ,我们进一步采用Logit模型 ,从融资成本、破产风险、负债能力约束、代理成本和控制权等因素多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企业资本规模和自由现金流越低 ,净资产收益率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 ,则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股权融资方式。但本文研究未发现企业破产风险和成长性指标对企业融资决策有影响。同时 ,本文研究还发现 ,股权融资成本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概率正相关。本文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莉  江小蕾 《经贸实践》2016,(18):68-70
我国A股市场的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一般不超过十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行为.特定投资者一般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及少数企业和自然人.股权分置改革后,定向增发作为一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主要从发行对象、股市周期、企业属性、定增目的以及行业属性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2006年-2016年12月30日期间定向增发概况并对定向定增的折价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2013,(9):33-39
新三板成为中小企业实施定向增发、引入新投资者、进行股权转让的重要交易平台,进而为VC/PE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新三板成为中小企业实施定向增发、引入新投资者、进行股权转让的重要交易平台,进而为VC/PE带来更多投资机会。新三板企业可以通过定向增发等类似主板等融资方式进行融资。数据显示,早在201 2年9月,新三板扩容新增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三高新区之际,累计就有多达31家VC/PE参与了定向增资。PE机构可以从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