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条件,构建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发展蓝图,有利于整合广东、广西两地的旅游资源,发挥各地优势,促进资源互补,提升两广沿江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本文将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一江四区三融合"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开发,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联动发展的手段,把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旅游业建设成为南中国高品位、生态型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云南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经济带是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的带状区域经济系统,从高速公路建成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可以形成"点"、"轴"及"点--轴结合"型的经济区域.云南高速公路网络布局为云南推进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基础,同时对处于成长期的高速公路经济带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高速公路经济带对沿线区域的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但云南的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从多方面思考推进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中国和欧亚各国开辟了新的合作空间,"丝绸之路"从"交通走廊"转向"经济发展带",成为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的我国西部地区又一个新的"增长极"。但根据西北五省(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等问题,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为促进西北五省(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构建政府间多层次协作机制;形成布局合理的区域能源产业链;优化区域城市群及经济区布局;实现区域内交通、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加强区域科教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来,有关省市积极贯彻落实,加紧制定实施本地区推进"一带一路"的意见规划,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形成的陇海兰新经济带,与古代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是我国"两横三纵"区域总体格局中重要的一轴,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应在国家战略实施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是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有利于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东北地区海陆互动发展机制的形成。因此,要着力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是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有利于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东北地区海陆互动发展机制的形成.因此,要着力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规划与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亚欧大陆桥是起自太平洋的我国东部港口群。向西绵延至大西洋东岸的港口群、以铁路干线为主要纽带、连接亚欧两洲的经济走廊。陆桥经济构筑了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形成了江河经济、海洋经济、陆桥经济三足鼎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陆桥经济形成了全国生产力的新布局.实施沿桥开发开放战略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协调发展;陆桥经济形成了区域合作的新局面、有利于克服我国沿桥各经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各块分割、自我封闭的弊端、通过沿桥开发开放、把各经济区域紧密联系起来、东西融合.优势互补、实…  相似文献   

8.
1991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阿拉山口口岸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从此吹响了阿拉山口口岸城市建设的号角.经过20年的建设,阿拉山口口岸已形成了沿铁路线呈顺列式布置,以火车站为中心轴线、南北展开的全新建筑格局,形成了铁路口岸区、公路口岸区、边民互市区、商业区、仓储区、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绿化环保区等8大功能区,已建成"九纵十五横"的道路网.  相似文献   

9.
中国会展业与会展教育耦合协调度评价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晔  赵林  吴殿廷 《经济地理》2020,40(3):119-128
采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地市级尺度的会展业与会展教育耦合协调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探讨了耦合协调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中国会展业和会展教育耦合协调度的整体水平不高,空间分异显著;总体呈现出以城市群为基本辐射区、以城市群核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为高值突出点的点面结合格局,点面串联形成"两横三纵"的空间形态,并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四个高值区;不同协调水平型地市在空间分布形态和子系统结构关系方面具有一定规律性。②中国会展业和会展教育耦合协调度全局空间自相关性较弱,但局部有显著空间自相关,形成城市群中心—外围和省区中心—边界的典型集聚区,体现出一定的虹吸效应和边界效应。③地方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开放度、第三产业基础、教育资源禀赋和交通水平对各地市会展业和会展教育的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各地市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区域情况,合理定位,补足短板,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区,推进我国与中亚能源通道建设将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给及运输安全的压力,同时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通道建设应采取联动发展模式、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型专业人才、加强项目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和提升项目决策中大数据的作用,以打开我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西江流域产业生态带是由西江沿江城市构成的带状的产业区域,在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与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的生态经济区。文章对西江产业生态带的主要产业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依据轴-节点发展模式理论,西江沿江产业生态区由西江下游产业生态带、郁江产业生态带两个大型产业生态带和南盘江产业生态带、北盘江产业生态带、桂江产业生态带、柳江产业生态带等四个小产业生态带所组成。各产业生态带分别形成以广州、南宁、昆明、安顺、桂林、柳州为中心的轴-节点的沿江经济辐射模式;西江沿江产业生态区以轴-节点辐射形成沿江的带状经济区域结构,这是区别于其他经济区域类型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利用弗洛伊德算法计算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以此对经典经济联系指标进行修正,并研究2009—2019年间该区域高速铁路网产生的时空收敛现象及其对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证实:样本期间长三角区域呈现出了较强的时空收敛现象;纵向看,各城市间经济联系总量和可达性值均表现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逐步增强的趋势,横向看,较早开通高铁的城市产生的时空压缩现象对其经济联系产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建设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空间经济新格局的构建,研究FDI的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对于激发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6年10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对FDI能否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效果的产生有赖于当地FDI吸收能力的提升,FDI规模增大、人力资本累积以及企业规模扩张有利于发挥FDI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此同时,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及其门槛效应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有所差别。鉴于此,本文提出未来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培育企业竞争力,重视区域差异化发展,以更好地发挥FDI促进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夏仕亮 《技术经济》2020,39(12):137-146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的研究也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基于1992-2019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1308篇长江经济带核心期刊研究论文,利用科学图谱计量工具分别进行期刊来源、作者网络、研究机构网络、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分析,发现关键词聚类有西部大开发、开放开发、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一带一路、耦合协调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新常态、联动发展、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交通运输体系等12个。借助于突现词分析,结合长江经济带研究的雏形期、蓬勃期、回落期、热潮期四个阶段进行文献研究脉络与主题的整理。最后基于现有研究文献从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勇  黄猛 《经济地理》2005,25(3):298-301
通过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在区位、交通和经济上的关联分析,以及长江经济带对中部地区发展格局、区域功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依托长江经济带开发实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实施"皖江示范区"发展战略已有时日。如何在税收政策上更好地促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快缩小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税收理论与实务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皖江示范区所处的地理区位、开发时期上的相对滞后、人才的大量流失等方面考虑,在"皖江"实施国家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县域尺度的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990—2007年的长三角各个城市市区、辖县人均GDP及其增长率的统计数据,运用GeoDA及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全局和局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一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并且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剧;而相对差异则呈现剧烈波动,相关性不显著。上海仍是长三角的绝对中心,多极带动的格局尚不明显;在经济空间演变的过程中,除地理因素外,行政因素如国家战略的实施和行政区划调整等,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SSM模型对2003-2012年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产值稳步增长,份额有所提高,结构演变过程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交替主导;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凭借较强的竞争力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增速较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竞争力强,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政策导向影响、要素价格变化、区域分工合作以及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建议,以期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代表区域,其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切换、经济增速换档进程密切相关。基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论文从保障支撑、绿色生态、品质品牌、经济效率、开放创新和民生共享6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个区域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呈现出从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依次递减的发展态势;从单一维度表现看,除了江苏在六大维度上发展相对均衡,其他省份在各维度上的测度结果呈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再次验证了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成因、机制与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易开刚 《经济地理》2005,25(6):775-778
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是其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典型特征。文章在对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内涵进行深刻揭示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的成因和运作机制,并提出了推进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