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五型"财政理论基础:市场经济公共财政职能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存在的正当性理由为市场存在缺陷,即"市场失灵"。公共财政是为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要求财政职能范围严格局限于"市场失灵"领域,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及经济稳定正是财政弥补市场失灵的具体体现。1.公共财政与资源配置。由于在市场机制中存在着竞争失败、公共物品问题、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完全、市场不完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共财政的定位:一种分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炜 《经济学家》2006,4(5):91-98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制度,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而成熟,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特殊性。与其它经济制度下的财政一样,公共财政的主体始终是国家(政府),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调整,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一般性。仅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解释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定位是不全面的。将现代公共财政定义为市场与政府妥协的产物,在“市场-财政-政府”三位一体的框架中考察现代公共财政的内涵,并将这种分析框架应用于转轨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3.
我国处于社会经济的型期,面临着诸多的社会不均衡,原因在于尚未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系统结构.以财政社会学的视角,财政体制是"权力的制度性调配"裁体,规范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成员、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力以及权力资源的分配.因此,市场经济下社会系统结构的调整必然要以财政权力结构的重构为基础,而西方的公共财政体制理论为这种重构的有效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模式关系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清  沈葳 《财经科学》2005,(1):153-158
将"public finance"定义为"收入、支出或其活动"失之过窄;将其定义为"政府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失之过宽,从而就公共财政内涵及其特征作了辨析.公共财政不是和国家财政并列的财政模式,而是国家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把国有资本财政放在公共财政之外,是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建构公共财政过程中,如何认识对公平和均等的要求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以英国为例研究了民主政治与公共财政的互动演进过程,认为随着税收普遍性的增强,财政逐步实现了由"王室财政"向"国家财政"的转换。其次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角度,探究了政府作为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认为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使政府成为公共物品的供给主导,推动了财政逐步实现由"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发展。最后从公平性和均等性的角度,分析公共财政的特点,认为在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共财政要求政府更加均等地提供公共物品,使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公共财政职能的总体定位公共财政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财政。按照现代财政职能理论,市场失灵决定着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和职能范围。在农村公共财政职能的总体定位上,基本原则是要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就不要介入,交给市场去做;凡是市场不能做的,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农村公共财政职能定位的基础在于对农村市场发展程度及其作用的正确认识。一般来讲,成熟的市场经济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和宏观经济稳定,由此决定了公共财政应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受理论界"国家财政"的指导和传统体制的实践要求,我国财政一直是一种政府型财政。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方面中央财政的选择能力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公共财政的要求也日渐明显,这些都挑战着传统的政府选择型财政模式。  相似文献   

8.
地方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当前,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既是国家财政的奋斗目标,也是地方财政的改革方向。一、转变财政职能,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构建地方公共财政的前提公共财政既非生产型财政,也非“吃饭”财政。因此,构建公共财政要走出财政与经济建设无关的误区。财政资金退出竞争性生产经营领域,并不是说财政要退出经济建设领域,而是要把财政对生产经营领域的投入转到公共建设和提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以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来。在具体工作上,应着…  相似文献   

9.
"复式预算"呼唤"复式财政"--"复式财政"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近年来财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出现了单一"公共财政"模式走向与"复式预算"体系改革趋势的明显背离.在复式预算的背后,不可能是单一的公共财政,而必然存在着复式财政."双元财政论"对"复式财政"的探索作出了历史贡献,但也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复式财政"模式的现实选择只能是"公共财政"、"国有资产财政"、"功能财政"三位一体并且分道运行的国家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税收本质的重新思考——基于制度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长期的理论争鸣,目前我国财政理论界对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间的内在联系已基本取得共识,实践中也早已确立构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改革目标,但在公共财政及其公共性内涵的理解上尚存分歧.囿于西方主流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视角,主流观点是从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效的角度来定位公共财政.但从制度视角来看,市场交易不是表面上的资源配置而是其背后的权利配置.排他性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是市场交易的前提与基础,而国家则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都表明.政府既可能有效地保护产权,也可能出于短期财政需要而随意侵犯产权,而只有产权通过立宪层面对政府权力施以硬性约束时才能予以有效克服.因此,基于产权与税收间的内在联系,树立新型税收本质观有利于在制度层面明确我国公共财政的立宪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