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管 《经济管理》2013,(10):I0003-I0003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在即,我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入倒计时。自1994年以来,我国税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尤其是自1997年以来,增幅更快,已经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这种税收超速增长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对税收增长的引致因素所进行的深度理论分析却并不多见。“中国式分权、纵向税收竞争与税收增长”一文构建了基于我国当前情形下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模型,并以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动态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2.
税收能力、税收努力与地区税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区税负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对地方政府筹集税收收入水平的差异尚有待深入研究。一般认为影响地区税负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管理、政策等。本文将税负差异分解为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两个层面,通过税收努力模型拟合估算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的差异以及演变,评估各省税负差异程度。各省税收能力、税收努力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为合理评价地方财力、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财政体制失衡抑制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德银  邵娇  迟淑娴 《经济研究》2019,54(10):41-56
本文首先尝试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发达与欠发达两个地区规模报酬递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诠释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其次通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采取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无论是从全国层面抑或分地区均显著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财政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则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在这之后,本文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估计进一步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通过直接作用渠道显著降低或抑制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而财政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大小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即发达地区财政横向失衡直接提高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而欠发达地区财政横向失衡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亦可通过对财政纵向失衡的正向激励间接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产生负向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污染数据为样本建立三维时序立体数据表,运用极值熵值法测度中国环境污染排放强度,从税收总量和税收结构双重视角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利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对税收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①2000—2016年,中国环境污染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以前,东部地区污染排放强度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后,东部地区环境污染改善明显;2005年以后,中部地区环境污染压力上升;2012年以前,西部地区污染排放强度呈现交替升降的演变趋势,而近年来西部地区环境污染压力超越东部和中部地区。②从税收总量来看,政府间税收竞争显著抑制污染排放,是一种"趋优竞争"。③从税收结构来看,增值税竞争加剧污染恶化,企业所得税竞争有效抑制污染排放。④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税收竞争程度低,对污染排放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对污染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⑤从政府环境管制来看,政府间税收竞争与政府环保政策相互影响,显著抑制环境污染。改革官员晋升考核体系、完善税收分权体制和实行差异化税收政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与区域均衡的央地政府间财政关系,不仅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而且能够实现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立足1998-2017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税收努力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纵向失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但财政纵向失衡能够通过抑制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当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提升对地方经济增长同样表现为抑制效应.因此,要合理把控财政纵向失衡水平,利用适度失衡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制度基础;稳定地方政府收入预期,防止过高税收努力抑制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积极性;注重地区间发展差异,避免一味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对外开放程度深化造成的发展模式雷同与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6.
运用地方税收竞争模型,以我国29个省级政府2006-2010年的财政收入以及地方税收收入为依据,对省级政府间税收竞争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省级政府间存在税收绝对竞争和税收相对竞争两种类型。在竞争能力方面,前者与地方的市场化程度呈正比;后者与地方的规模经济效率呈正比。当前我国省际间的税收竞争非常激烈,是现有财政体制的必然结果。因此,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合理的地方税体系,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是解决省际间税收不良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税收竞争是引起"囚徒困境"还是"抑制利维坦"的效率悖论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地方政府希望通过税收竞争进行招商引资以刺激本地区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种刺激效应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呈现非线性关系。本文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表明:在经济发展初期,逐底的税收竞争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刺激作用,这种效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减弱,甚至在经济发达阶段呈现为抑制效应。根据实证检验的门槛值结合中国各地区经济所处的阶段,中部和西部多数地区间依靠税收竞争显著促进了居民收入增长,但刺激程度正在持续减弱,东部发达地区则基本脱离了这种增长机制。经济欠发达地区依赖逐底的税收竞争刺激居民收入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一个同时包含了政府间横向和纵向竞争的框架内分析了中国税收增长路径的内生决定机制。在名义税率不变,但存在较大征管空间的情况下,横向竞争倾向于压低实际均衡税率,纵向竞争则恰恰相反。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税权向上集中趋势,以及中央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规范化进程等因素,使得纵向竞争效应趋强,横向竞争效应相对趋弱,最终体现为十几年的税收持续超经济增长。当前,减税以及相关的分权、分税体制改革可作为增进社会福利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万莹  陈恒 《当代财经》2023,(8):43-56
增值税的生产地课税、企业所得税的汇总纳税、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均会带来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均衡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不仅有利于完善分税制,促进全国市场统一,而且有助于推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税种的税收与税源背离对地区财力均衡的影响机制、规模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与税源背离显著地扩大了地方财力差距,且对东部省份、税收净流入省份及第三产业主导的省份影响程度更大,而财政压力、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营改增”均加深了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因此,建议按消费地原则重建增值税地区分配制度,改革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跨区域收入划分制度,完善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分配机制,促进地区财力均衡。  相似文献   

10.
赵静 《技术经济》2014,(2):96-103
使用2001—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能过剩程度,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过剩主要出现在重工业领域;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加剧了重工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其中增值税竞争的影响大于总税收竞争和企业所得税竞争的影响,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滞后影响大于当期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对重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更为显著。指出:减弱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有利于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使用2001—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能过剩程度,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过剩主要出现在重工业领域;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加剧了重工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其中增值税竞争的影响大于总税收竞争和企业所得税竞争的影响,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滞后影响大于当期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对重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更为显著。指出:减弱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有利于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2.
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   总被引:60,自引:5,他引:60  
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激发了地方政府推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但不恰当的分权路径也加剧了地区间的税收竞争。本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对中国省际间的税收竞争与博弈行为进行检验。研究显示,省际间税收竞争反应函数斜率为负,这说明省际间在税收竞争中采取的是差异化竞争策略;同时也意味着地方政府目前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较低。而对省际间税收竞争增长绩效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则显示,公共服务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与其财政充裕状况直接相关。为此,本文提出应加快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转移支付的法制化进程,努力打破数量型增长的政绩观,从制度层面营造地区间协调有序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分权机制下,政治和经济双重激励使地方政府竞相降低税率吸引FDI流入,本文考察了这种税收竞争的策略性及其对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模型表明地区间策略性税收竞争将通过降低外资质量影响FDI经济增长效应。使用199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间外资企业实际所得税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税收优惠对FDI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并且税收优惠幅度越大,阻碍作用越强。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以使地方政府放弃对FDI的盲目追捧,转而注重FDI质量,提高FDI对国民福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2008—2011年2818个A股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地方税收竞争、税收征管与家族企业避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央高度集中税权的形势下,放松税收征管成了地方政府开展税收竞争的优选手段。相关研究表明:税收竞争对税收征管存在负向影响;而税收征管又对家族企业避税产生了负向影响,当分国税与地税来区分税收征管力度时,税收征管对家族企业避税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为竞争流动性要素的流入,地税对流动性强的制造业的征管力度比流动性弱的服务业来的弱;沿海地区税收竞争程度并未比内陆地区来的缓和,税收征管反比内陆来的放松;家族企业避税程度更高。总之,地方税收竞争加剧了家族企业避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工具变量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地方政府收入行为视角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收入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在直接效应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且不会对地方政府造成直接税收扭曲影响。但在间接效应方面,均衡性转移支付会引致地区间扭曲的税收竞争。其产生的税基效应和税率效应相互抵消,对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的影响不显著,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行为呈现中性影响,并未产生正向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6.
依据2003—2007年中国26个省区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3维误差成分结构的空间计量模型,以及工具变量两步sys-GMM估计、双重固定效应法和多重空间权重矩阵设置,本文发现政府层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纵向税收外部性。这种互补性质的策略互动影响不同于西方理论考虑的具有充分和稳定税收管辖权的各级政府会由于共享税基产生交互影响,而是上级政府基于政治和行政权威,面向辖内下级政府实施的具有利维坦特征的税收驱赶和"挤压"影响,是一种纵向政府层级间的"税收竞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差异化的地区经济集聚程度,使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行为存在"逐底竞争"和"逐顶竞争"之分,而产业集聚因素也将对地方税收竞争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以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6-2011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间税收竞争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产业集聚对地方税收竞争态势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中央政府在协调地区间的税收利益时,应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经济区,提高经济集聚水平。即利用集聚租实现非匀质地区间自发的税收协调,同时要加强匀质地区间的税收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工具变量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地方政府收入行为视角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收入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在直接效应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且不会对地方政府造成直接税收扭曲影响。但在间接效应方面,均衡性转移支付会引致地区间扭曲的税收竞争。其产生的税基效应和税率效应相互抵消,对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的影响不显著,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行为呈现中性影响,并未产生正向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20.
税收作为政府完成职能的必要手段,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在分税制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做为一级实体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税收竞争.无序的税收竞争导致诸多负面效应,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地方政间横向竞争进行较为深入的原因分析.试图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