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土地社会保障职能及对农地流转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慧蓉  钟涨宝 《经济师》2005,(3):265-266
土地承担了农村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功能 ,当今我国实行了与之相适应的“集体产权 +平均分配的土地使用权”的农地制度。这种农地制度和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制度层面和农民的心理行为方面产生的影响都不利于农地流转 ,导致无法建立高层次、大规模、市场化的农地流转机制。因此 ,必须积极而稳妥地改革农村现行保障制度 ,使农民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 ,从而促进农地流转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地制度改革面临错综复杂的问题,土地产权不清,使用权缺乏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均田与稳定要求的矛盾等,其中都体现了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所以要明确界定土地产权,给予农民平等的、稳定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区别对待土地承包期内使用权的继承问题,才能促进土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有效地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建设日渐集中到村镇建设的微观层面,同时耕地大量减少,土地制度及农地制度成为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对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进行了相关综述的梳理,界定了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的内涵与外延,对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的相关研究领域、范围以及主要关注的问题。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高度影响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土地制度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农村土地制度,即农地制度。中国理论界关于农地制度的主体性构建研究主要集中于农地所有权、使用权以及使用权流转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闫月岭 《经济师》2008,(3):223-224
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必须明确允许土地产权流转的权利和义务,并对流转给予规范。土地产权制度既包括经济关系,也包括法权关系。但现行立法并没有明确界定哪些土地是国家的,哪些土地是集体的。国家在征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同时也应一并征收集体土地所有权纸上所设的承包经营权、农地使用权和租赁经营权等他项权利。否则,农地产权的结构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农村改革以来逐步发展形成的农民的土地权利也将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5.
家庭承包责任制经营农地已不能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需进一步探索农村土地制度和农地经营模式。在已观察到的农村实践中,农地规模经营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出路,故国家希望通过明确土地权利来促进土地流转,最终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而现实中,农民最关心的是农地耕作是否方便、收入是否提高,反而对农地确权的关注度不高;土地流转实际情况也不如预期,一些案例中,土地确权后甚至增加了农民生产的不便,反而不利于农地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比较4种主要的农地规模经营模式后发现,与其他3种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相比,农地集体规模经营模式不需明确土地权利,从而避免明确土地权利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可与土地整治相互促进,改善耕作条件。建议在农地规模经营方式的选择上优先考虑集体规模经营方式,以稳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农地流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嬗变的必然结果。目前湖南农地流转呈加速趋势,但仍存在观念滞后影响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妨碍流转、程序不规范制约流转和损害农民利益等诸多制约因素。要化解农地流转制约因素,必须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培育中介组织,防止流转过程中政府寻租,完善农地流转后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8.
农地使用权流转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理论的可行性和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反差。本文分别从外在经济条件的局限和制度执行中的偏差方面对农地流转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在许多地方的推行既妨碍了农地市场的自然发育,也使自身成为一项相对无效的制度安排。只有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在流转中赋予农民自由参与市场交易的地位和权利,规范村组集体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培养扶植流转中介,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制度绩效。否则,农地流转只是农地制度变迁中的一个过渡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地流转问题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加快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有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效益的提高,但是目前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文章从需求角度分析并找到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一因素提出了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成因1 .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与缺陷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因。从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来看 ,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 1 949年到 1 95 2年 ,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实行“耕者有其田” ;第二阶段是从 1 95 2年到1 95 6年 ,在农村开展合作化运动 ,把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 95 8年后又演变成为“队为基础 ,三级所有”的制度 ;第三阶段是 1 979年以后 ,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依据人口多少 ,把土地平均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政府土地政策制定与农民土地流转决策的两期动态博弈模型,先后探讨了在平均分配土地的配给规则以及最大化农业劳动人口的土地配给规则下的土地流转路径,并比较了两种配给规则下土地流转速率的大小,得出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劳动能力不同以及政府行为前后不一致,从而揭示了影响土地流转速率的内在机制:农民的劳动能力存在差异,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可能,政府因此可以制定使农民激励相容的土地政策,推动土地整合集中到劳动能力高的农民手中;非农工资水平、农业补贴等外部因素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收敛速率上,并不改变土地流转的方向和最终均衡结果。在此引入劳动力市场冲击之后,本文提出了以产量甄别农民劳动能力的方法,改进政府进行农业定向采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重复信号博弈模型和双垄断模型,运用制度分析法来考察现有土地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土地利用的最优反应,结果显示:(1)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过高,导致土地垄断利润分配过程中地方政府获利更大,进而催生了《土地管理法》;(2)现有地方土地资源利用完全不受限制,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失去了中央宏观调控的约束。因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应用Odum所建立的能值理论和方法,通过能值指标评价各类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并探讨不同农作物的农地效益,寻找农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从而为土地使用的可持续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淑春 《经济与管理》2008,22(10):23-27
改革开放以来,以1988年宪法修正为标志,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禁止流转、允许流转到放开流转”和由模糊不清到明确鼓励的过程。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到现今已经发展了近20年,但它的发展始终不顺畅,农地流转十分滞后。流转权利不充分、流转动力不足、流转机制未形成、流转条件受约束是农地流转缓慢的四大瓶颈。为了突破这四大瓶颈,我们必须坚持“所有权不干预流转权”、创造农地流转条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允许通过抵押等进行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5.
准确厘清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事关“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基于空间经济模型评价土地流转与农业发展绩效,揭示土地流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机理,其土地流转规模对稳态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影响。现代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规范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而任务的实施必然需要农产品主产区补偿机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   总被引:158,自引:0,他引:158  
本文讨论非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侵害 ,指出了土地分区控制对土地发展权侵害与非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土地发展权侵害的差别 ,分析了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由于侵害土地发展权带来的后果 :损失土地配置效率、延迟土地开发时机 ,降低征地效率。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涨价归公”的错误理念导致了非公共利益征地行为。最后本文提出了两种可选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土地流转等农地产权制度对农地资源的影响一直是农村经济改革和农地制度绩效评价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建立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及政策影响因素模型 ,利用 6省 1 5县市 1 80个样本地块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和 2 0 0 0年的土壤实验数据 ,结合同时期这些样本地块所在生产小组的社会经济调查数据 ,对于地权稳定性、农户间非正式土地流转等社会经济及政策因素如何影响农地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表明 :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有助于改善农地土壤的长期肥力 ;农户之间的非正式土地流转容易造成农地土壤长期肥力的衰退 ,但对土壤的短期肥力无显著影响 ;同时 ,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并没有引起农地土壤肥力的损耗  相似文献   

18.
实现国有农用土地的有偿使用是推动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农用土地的有偿使用有使用权出让、使用权租赁、使用权授权经营、土地承包经营几种形式。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农用土地使用权不稳定、土地承包费的确定缺乏科学性、未形成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等问题。因此,应该明晰国有农用土地产权,完善国有农用土地使用权等,以规范国有农用土地的有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物流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改革中,农业物流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以安徽亳州市为例通过亳州市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结合当地农业物流现状,分析"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物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