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福建长崎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合作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通过分析福建与长崎区域交流与合作历史、区域经济现状、积极作用。提出加强福建长崎经济合作可以通过加强高层交往,推进农业、服务业、海洋经济等合作,共促两地经济发展,造福两地人民。  相似文献   

2.
地区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开展地区合作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1.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2.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3.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4.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客观上会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二、开展地区合作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1.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2.优势互补、合理交换的原则3.企业为主,市场推进的原则4.分ie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三、推进地区合作和区域…  相似文献   

3.
《大陆桥视野》2013,(23):9-9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和一体化,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浪潮加速,在此大势下.加快推进亚欧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必然而迫切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意义,之后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全面合作为例,对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全面合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在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中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区域差异化现代服务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区域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发展与自主创新形成了一种互动的正向关系。一方面,自主创新是区域现代服务业实现的基础条件之一;另一方面,自主创新的实现也有赖于区域现代服务业提供完善的支撑。各经济区域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区情,通过自主创新,构建区域差异化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差异化的现代服务业,其重点在于发展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6.
董军威 《经济论坛》2007,(2):99-10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及我国同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入。我国服务业面临着如何应对外来强劲对手,怎样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双重考验。本文试图通过透析服务业的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对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国内服务业在品牌国际化的策略模式上做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张永艳 《经济师》2011,(10):208-208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文章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和进程,指出京津冀都市圈处在加速向全面一体化演变的关键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京津冀合作的思路、途径与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8.
吴能远 《发展研究》2006,(11):143-144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基于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发展的共同需求,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愈来愈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一环,两岸科技产业也加速形成了相互依存、互补共荣的态势。面对两岸经贸合作的大趋势,如何深入地把握两岸科技产业发展的脉络,探讨两岸科技产业整合的途径和模式,已成为两岸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李晓梅 《现代财经》2004,24(11):73-77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面对全球化发展趋势,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共同采取的重大决策。它具有扩大市场、贸易创造、提高成员国地位和密切双边关系、促进经济合作、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作用。为推进自由贸易区积极发展,政府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推进双边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朱选祥 《经济师》2011,(8):227-228
2009年以来,国务院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规划新布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为安徽省首个国家级的经济战略。探讨皖江城市带在国家区域经济战略背景中的发展趋向:一是将奋力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二是将全力构建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三是将努力整体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都市网络。因此必须把握机遇,优势互补,战略合作,实现皖江城市带的崛起,推进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制度性合作得以推进,已在区域政治合作、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这种制度合作还远未达到与东亚各经济体间生产一体化程度相匹配的水平.各经济体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两头在外”的区域生产贸易格局和美国的制衡战略是影响东亚经济合作深入推进的主要原因.最新一轮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深刻调整,加速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在当前条件下推进东亚经济合作,应首先深化各个领域的功能性合作,提升已建立的合作机制的效率,使成员国获得更多的切实利益.  相似文献   

12.
李彬 《经济研究参考》2012,(11):50-51,5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泛珠三角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广西沿江经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一体化面前,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继而与国际接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广西全区年中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广西全区划为四个经济一体化区域,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对广西加快实现"两个建成"将具有重要意义。一、广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范畴,是  相似文献   

14.
雷文亮  马骥  彭正亮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5-147,232
推进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分析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情况,根据其发展特征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利用SWOT分析法对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潜在的优势及机遇提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与架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制度瓶颈,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程度低,与行政区划相关联的制度安排以及基于市场经济合作制度的缺失割裂了区域市场,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推进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区域合作制度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是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构建区域合作制度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市场与政府等几方面的关系.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制度实施机制形成区域合作制度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不断深化,我国区域经济的联系和发展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合作规模也不断增大,并形成了一些重要经济区域,促进并加快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纵向及横向经济联系的广泛深入,政府间的合作模式及路径选择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趋势。同欧洲和北美相比较,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具有多样性、松散性、灵活渐进性和全方位开放性特色。调整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和策略,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参与论坛性的区域合作与参与制度性区域贸易协定结合起来,把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能源战略、外贸市场多样化战略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有步骤地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将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李超民 《财经研究》2003,29(7):44-50
香港从1980年代初人均GDP5000多美元开始经济转型,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运输和航运枢纽,目前又开始推动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文章运用区域比较方法分析了上海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上海应借鉴香港的经验,抓住世界制造业向长江三角洲转移和本地服务业发展实现区域分工合作的机遇,加速建成一个“龙头”、四个“中心”,成为有影响的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趋势的推动下,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易实现并且是率先推进的部分。区域旅游的合作发展问题,绝不是政府单方面的合作构想,或者扩容式合作框架的建立所能够完全解决的。本文通过列举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的发展现状,提炼出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提出过多的政府行政力量的涉及是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中最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当前中越两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发展战略对接,正积极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农业作为两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跨境区域一体化合作背景下,中越农业合作既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制约中越农业合作的障碍和不利因素。近年来中越在农产品贸易发展、农业贸易自由化、农业跨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越跨境农业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健全跨境农业区域一体化市场、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跨境农业合作平台和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