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各国经济增长是其资本积累,人力资源,技术进步与创新,制度变迁等要素不同比例组合的函数,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短期内技术进步还不能发挥主要作用,资本积累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上,无论是人力资源,技术进步还是制度变迁都离不开资本投入,资本积累转化为有效投资,就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浅析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投资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验证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将广义的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与制度进步,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论证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黄国平 《金融评论》2011,(5):112-122,126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下,金融系统只影响资本形成,并不创造社会财富,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新增长理论,尤其是熊彼特增长理论.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技术进步的外生性假设,强调资本积累和创新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为研究金融体系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全新视角。当前,中国金融发展现状与创新型增长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相容性,需要在制度、政策和监管体系上不断完善与变革,逐步实现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令世界瞩目,比照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找出高储蓄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增长所起的相似作用。分析高储蓄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机理,指出长期的局限性,探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方式,人口、技术进步、制度因素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券业在行业规模、治理结构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基本具备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金融行业形态。随着证券市场逐步完善和成熟,我国证券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证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证券业所创造的附加值对GDP的贡献度上。证券市场流通市值对经济增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证券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以及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的结论都清晰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尤其是扩大市场规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琳 《经济经纬》2008,(3):24-27
笔者运用标准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特征事实,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和包括人力资本、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等全要素生产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贡献.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完全是投入驱动型的,而是真实可靠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理论演进与经济增长模型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虞晓红 《生产力研究》2005,23(2):12-14,33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这种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决定论”;新古典经济增长强调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相对于单纯强调资本作用的“唯资本论”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分别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9.
熊鹏  王飞 《财经研究》2007,33(12):68-76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0.
聂艳晖 《技术经济》2006,25(12):49-51100
技术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本文以索洛-纳尔逊同期模型为基础,试图建立包含资本、劳动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而对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11.
靳涛 《经济学家》2007,(5):18-26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直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深化的内在动力,而经济转型虽然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作用,但这种作用却不是决定性的.在制度与增长二者关系中,制度虽然是影响增长的长期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而恰恰相反,增长对制度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这说明制度创新在增长的大背景中更易达到,而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经济令人瞩目的增长已经吸引了许多的注意,并由此引发了这一领域内大量文献的出现。这些文献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率的作用。本文希望通过重新考察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率作用的争论,对生产率增长提供了一个最新的估计,并由此有助于理解近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本文的目的是提出并应用一种增长核算技术,来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尤其是技术进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关于后者的发现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有着重要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3.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经济令人瞩目的增长已经吸引了许多的注意,并由此引发了这一领域内大量文献的出现。这些文献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率的作用。本文希望通过重新考察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率作用的争论,对生产率增长提供了一个最新的估计,并由此有助于理解近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本文的目的是提出并应用一种增长核算技术,来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尤其是技术进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关于后者的发现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有着重要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4.
郭路 《经济经纬》2006,98(1):24-27
主流的增长理论缺乏对制度的分析,认为制度是外生的。在实证方面,对于制度的研究又缺乏精确的分析。笔者以新古典增长和制度学派为基础,对制度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增长的特点是产出、资本、消费和制度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值。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的影响比资本投入和制度因素要小。制度因素主要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尽管在直接效应中,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反向作用,但在总效应中,制度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本文依据我国市场化和产权制度改革特征,结合罗默(1999)和巴罗等(2000)的模型及演绎逻辑,将制度引入增长模型诠释要素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数理分析表明,制度越完善,经济增长就越表现为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制度越不完善,经济增长就越受限于制度的发展。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将产权制度以直接或与资本相结合形式进入模型,分类检验资本、技术进步、制度、贸易、金融和地域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OLS和GMM估计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产权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解释更具效力,省际面板数据的稳健性检验也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指出,制度不仅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和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用包含制度贡献,产权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奇迹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世界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作为更能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实际的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成本降低 ,制度创新使社会交易费用下降 ,从而总体上使经济实现持续、均衡的增长。文章认为 ,新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奇迹的产生。并且借助这一分析 ,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加速技术创新、完善、健全制度因素来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使中国奇迹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有效的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质量变化的重要原因这一假说,论述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并依据1992-2007年数据检验了二者长期因果关系。结论是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长期格兰杰原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与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同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需要从制度方面加以型塑,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与质量提高进行同步。  相似文献   

18.
目前频繁出现的用工荒及工资上涨等问题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将工资上涨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总结为技术进步引致效应及人力资本投入引致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并借助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资上涨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资上涨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逐渐增强,其中工资上涨借助技术进步引致效应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但通过人力资本引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显著。基于不同地区的回归结果比较得出,工资上涨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效果差异显著,其在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作用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建国以来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国家作用进行了探析。指出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国家政治力量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改革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最终陷入了停滞,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体制改革,而其体制改革作为制度变迁的一种形式仍然属于国家政治力量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并且使体制改革呈现出渐进性和在一定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滞后性的两个特征。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方式将逐步转变,最终建立起具有内在制度创新机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变迁转变为自发性制度变迁模式,促使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制度、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再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省际面板数据,笔者探讨了制度和企业家精神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制度改革以及企业家精神不仅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而直接影响我国长期经济增长,而且通过影响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途径影响我国当期经济增长;其次,2000年~2008年期间,东部地区制度改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技术进步的推动,而在中西部地区则主要表现为对增长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另外,制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决定性作用也在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