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判实践中,侵权致人死亡必然会涉及到死亡赔偿金.关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法律及司法解释没有统一确认.导致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及分配产生许多问题.为准确界定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我们必然要考虑到生命权的唯一性及权最高价值性、请求权与主体的分离性、分配的非遗产性、财产归属的共有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阐述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各国立法选择,指出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理论支撑.同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进行了探索,力求寻找解决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存在问题的办法,对完善死亡赔偿金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死亡赔偿金是对侵犯生命权产生的损害赔偿内容的总称,它应由死者财产损失赔偿金额和精神损害赔偿金额两部分构成,它是对死者的赔偿,而非对继承人利益的赔偿。法释[2003]20号中所指的死亡赔偿金实质为继承利益损害赔偿金。  相似文献   

4.
张丽琴 《经济师》2012,(7):51-52,54,55
从1994年我国首次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引进英美法系的惩罚性赔偿,到2010年在《侵权责任法》中正式明确规定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有不足之处,惩罚性赔偿金确定方法的现行规定零乱、模糊即是其中之一。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法律中惩罚性赔偿金确定方面的缺陷及其原因,提出确立合理适当、过罚相当的惩罚性赔偿金确定方法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在公民的权利体系中居于最为重要的核心地位。所以,侵权死亡赔偿问题也一直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侵权责任法》出台前,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散见于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中,体系混乱。赔偿项目除了“相关财产损失”和“被扶养人生活费”外,也是各不一致。赔偿标准更是各执一词。《侵权责任法》虽然确立了死亡赔偿制度的框架,但其法律地位比《民法通则》低,在死亡赔偿金及精神损害抚慰金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计算标准。  相似文献   

6.
死亡赔偿金性质有人认为是精神损害赔偿,有人认为是物质损害赔偿.依附于这两种性质,产生了多种观点,包括继承丧失补偿说、抚养丧补偿说、期待利益损害赔偿、死因补偿说、现实利益损害赔偿等多种观点.死亡赔偿金性质由于其与生命价值的对待性,可以确认为惩罚性赔偿金.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中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学界对劳动合同解除有不同的理解。以《劳动合同法》为中心,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三个方面对中国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作了具体的分析;最后从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制度的角度对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经济补偿进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提供损失补偿的一种保险机制,而保险则是指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一定的保险费,而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和赔偿限额向发生保险事故的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金或补偿金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丈夫车祸身亡,肇事方给予了死亡赔偿金12万元。,当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料理完丈夫的丧事后,丈夫生前好友杨某持一份已生效的法院判决书找到我.判决书上载明办2005年10月,在我丈夫的担保下,杨某将3万元现金借给了谭某,约定借款期为2年。借款到,期后谭某无力偿还,杨某诉之法院。法院判决谭某偿还借款,我丈夫负连带偿还责任。我相信判决书的真实,但我对丈夫担保之事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专利法》规定了4种专利损害赔偿方式,司法解释对此也进行了细化。但总体而言,对专利损害赔偿的规定较为原则,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赔偿数额低、诉讼时间长、举证困难等,难以遏制故意侵权和多次侵权,有必要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最新的《专利法修订草案》第六十八条规定故意侵犯他人专利权处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数额。但是,对于什么情况下是“故意”、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等还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阐述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概念及计算方法,比较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专利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分析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最高法院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指出有待完善的地方和司法解释中存在的模糊性表述及漏洞对买房人构成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好地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牛广甫 《时代经贸》2009,(9):166-166,165
司法解释原则应该是对整个司法解释活动具有规范指导意义的准则,因此,我国的司法解释应坚持合法性原则、个案因应原则以及司法终决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解释既不能超越被解释法律规范的规定,也不能与现有法律规范相抵触  相似文献   

13.
正"两高"司法解释,对利用暗管、渗井、渗坑非法排污的行为做出了刑事处罚的规定,而新环保法则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许多人认为,在"两高"司法解释中,利用暗管、渗井、渗坑非法排污是行为罚,即只要有这种行为就应入刑;而在新环保法中又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这是一种法律的倒退。对此,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说,这是一种误解。两条法律规定的是两种不同行为情况下的处罚措施,条文之间的规定并无冲突。这次新增加的规定,有特定的几种行为引入了治安拘留,这是立法机关针对环境管理违法比较突出的情况提出的新的制裁手段,范围是特定的,在法律上有严格的区别。根据《刑法》和"两高"司法解释,有一个入案的标准,也就是门槛。"两高"司法解释的规定是,物质是特定的,可能是放射性物质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  相似文献   

14.
曹吴清 《时代经贸》2007,5(6X):57-57,59
反不正当竞争法需要一般条款,我国现有法律规定自身的缺陷使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分歧,日前的司法解释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  相似文献   

15.
海洋领域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对损害赔偿金的综合计算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多种特征,如被侵害财产的特征、侵害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及侵权人逃避惩罚的概率,等等。对侵权者处以一般的补偿性赔偿金是普遍的做法,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需要处以惩罚性赔偿金,才足以激励侵害人采取有效率的预防措施或者进入有效的谈判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狭义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角度阐述了共犯与身份的法律规定现状,指出了中国共犯与身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的焦点是刑法总则没有相关规定,而分则规定适用面又很窄;刑法规定与司法解释以及司法解释与司法解释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最后提出中国共犯与身份法律规定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动向     
《商周刊》2012,(10):11-11
反垄断司法解释出台 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反垄断审判领域出台的第一部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8.
刘丹 《时代经贸》2007,5(9Z):1-2
我国关于涉外委托设计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以“意思自治原则”为首要原则,确立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辅助性地位,并曾在司法解释中以特征性履行方法帮助其加以确定各种合同通常应当适用什么法律;且采用了强制规则和公共秩序的相关规定。但随着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废止,以特征性履行方法作为最密切联系原则具体化依据的内容由原本就不够完备超前的规定甚至变为了立法空白,因此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一、惩罚性赔偿简述 惩罚性赔偿叉被称为“示范性赔偿”或者“报复性赔偿”,“就是行为人恶意实施该行为,或对行为有重大过失时,以对行为人实施惩罚和追求一般抑制效果为目的,法院在判令行为人支付通常赔偿金的同时,还可以判令行为人支付高于受害人实际损失的赔偿金。”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所确立的双倍赔偿原则为标志的。该制度主要在美国法中采用,但是其影响力已超越国界而在全世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一般认为在民事赔偿责任是补偿性的而非惩罚性的,惩罚是公权力行为,其行为的实行者和惩罚性赔偿的利益均归于同一主体,而民事主体地位平等.任何人无权对他人实施惩罚,而只能就实际损害向他人提出补偿请求。但是补偿性原则对于防范恶意的民事活动却力不从心。而恶意的民事行为不仅侵害了个人利益,也破坏了社会赖以生存的交易秩序。为了减少纠纷和损害的发生.民事责任领域出现了具有制裁和预防功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管辖争议的实质是两个法院之间对民商事案件争夺管辖权的问题。虽然法律和司法解释在这些方面作出了一些相应规定,但仍然出现了不少在管辖争议尚未解决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