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群  马林兵  陈凯  曹小曙 《经济地理》2015,35(3):100-107
空间句法在地铁可达性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传统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可达性研究只考虑换乘的次数,而忽略各线路站点分布的影响,不能精细地反映各个站点之间的可达性差异。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地铁可达性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改进的凸状分割方法,以每个地铁站点以及各个站点之间的线路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选择GIS中的网络分析方法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对广佛地铁可达性进行实证验算,揭示了不同时期地铁站点可达性分布和演变情况,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展现了该方法在地铁网络可达性分布的空间形态特征、演变过程及预测中的有效性,可为交通规划、地铁周边商业布局及沿线房地产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法律法规的实施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仍存在研究与开发机构整体布局不合理,大学、中科院两大系统分离,“稳住一头”在执行中离政策目标有差距等问题;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业,优化农业科技力量布局,调整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加强法律责任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和科技政策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对日本基础研究投入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结论认为,日本已从一个善于模仿和消化吸收的国家转变为重视基础研究、推行自主创新的国家.我国要想在基础研究方面缩小与日本的差距,需做长期的努力,从中国国情出发,增加基础研究投入,调整基础研究资源结构,积极引导和发挥企业在基础研究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布局问题日渐超越行政区的利益分割,成为学者和企业的共识。结合对软件产业的长期研究基础,试图基于利益均衡和演进的视角,通过单一产业的研究,借助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机制,对长三角经济的协调优化展开研究。首先给出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布局的相关理论综述,接着简要描述了长三角软件产业现状,进而分析了软件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分析了目前已有的软件产业分工布局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作为创新之源,基础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以浙江省为例,对基础研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初步总结与分析,并立足浙江省基础研究发展战略布局,对如何推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研究成果对其它省份基础研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法律法规实施效果的评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法律法规的实施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仍存在研究与开发机构整体布局不合理,大学、中科院两大系统分离,“稳住一头”在执行中离政策目标有差距等问题;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业,优化农业科技力量布局,调整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加强法律责任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中日资源与环境技术预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技术预见研究成为国际热点。当前,在我国开展技术预见研究,不仅是参与国际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且是国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的重要基础。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中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的德尔菲调查进行了概要介绍,并与日本第7次技术预见相关内容(包括子领域划分、课题数量分布、重要程度综合得分前10位课题分布、技术预见活动问卷发放和回函情况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8.
鼓励多元化投入基础研究的国家政策频繁出台,使社会捐赠作为基础研究投入来源引起学者普遍关注。美国运用社会资本进行科研捐赠具有多年发展经验,在支持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取得较好成效。为考察我国基础研究社会捐赠现状,对中美两国社会捐赠框架、科研投入多元化格局、捐赠激励政策、非营利机构布局及社会捐赠瓶颈等内容进行对比,从增设基础研究捐赠类目、成立基础研究专项基金会、完善基础研究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和积极吸收社会小额捐款4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研究社会捐赠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日本科学技术厅从1988年度起开始执行“省际基础研究制度”。该制度作为“国际流动基础研究”的一环,旨在促进日本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超越各省厅之间的壁垒,促进跨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现将“省际基础研究制度”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批发业增值税税负高低基本体现了批发企业总体增值运营能力的强弱。通过全面分析批发业的增值税税收负担情况,深入剖析影响税负结构分布及变化规律的经济因素,可以客观反映批发业发展情况,揭示该行业结构布局和经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对批发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做出客观评价,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美国受布什研发线性模型的影响,极其重视基础研究,认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最终将获得更多科技成果产出,并一直持续至今。20世纪70年代,日本受司托克斯总结的巴斯德象限影响,更多地重视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投入,在科技产出上获得快速突破。当前,我国更应该重视新巴斯德象限的作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政策倾斜,注重以新型研发机构或企业为载体的契约式、商品化基础研究,助力我国在原始创新上获得新突破,破解美国“贸易战”对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封锁。  相似文献   

12.
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保持增长态势,成为全球强国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和资金投入与世界创新型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如何加速基础研究进展已成为当前科技政策亟需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制度已有较长历史,在预算经费分配、科研主体鼓励方面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经费资助、创新激励等政策进行分析,为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保持先进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础研究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新颖性知识,是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基于知识理论,分析企业基础研究广度和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企业桥接科学家的中介作用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2019年科学导向型中国生物制药行业80家企业专利申请和SCI论文发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基础研究广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基础研究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企业桥接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广度、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企业技术知识整合能力可以强化基础研究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削弱基础研究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内外部环境改变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中国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越发重要。以经济效率提升与经济动能转换综合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使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①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均有利于经济效率提升,只有基础研究显著促进经济动能转换;②东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存在差距,基础研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阶梯式地区异质性影响,即对东部地区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对西部地区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仅对东部地区经济动能转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应用研究无显著地区异质性影响;③基础研究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只有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基础研究才会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④为实现2025年前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需保持在[24.7%,29.3%]区间。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8-2019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从最优研发结构视角实证检验基础研究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基础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最优基础研究占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为促进技术创新所要求的最优基础研究占比不同,东部地区所要求的最优基础研究占比高于中西部地区;任何偏离最优基础研究占比的实际基础研究占比都会拖累技术创新。东部地区实际基础研究占比低于其最优基础研究占比的幅度大,因此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损失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以中国内地25个省级行政区政府科研机构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结构、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省级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①单个要素不构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基础研究强度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了较为普遍的作用;②5种组态均可带来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由基础研究构成的基础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的科学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计划配置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环境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市场配置、计划配置、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由应用研究、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应用研究—环境型组态。其中,基础研究型组态和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更有效;③我国东西部地区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各地区政府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匹配路径和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鉴于后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紧迫性,从学理上探讨如何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基础研究。通过文献编码分析方法得到范畴逻辑关系,构建由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和企业责任担当5类主体行为共同作用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机制。其中,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为外部环境驱动,企业责任担当为企业内部驱动。研究提示,应从外部创新环境改善和企业内部研发积极性激发着手,综合推进企业基础研究进程,构筑我国科技强国梦。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当前关于军民融合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军工行业的军民融合,对高等学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在军民融合中的地位和遇到的问题关注较少。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高校在通过基础研究提出新概念、进行探索研究以及解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高校科研活动实现军民融合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高校科研活动为国防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社团演化入手,构建基础研究动态社团演化分析框架,揭示基础研究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规律。首先,构建基础研究动态科研合作网络,运用派系过滤算法提取静态社团,基于社会分层理论与帕累托原则改进即时最优法,揭示关键学者在动态社团识别中的作用;其次,改进动态社团生命周期模型,增加稳定事件以更好地描述动态社团演化活跃度;再次,基于系统理论与竞合理论,从结构、演化和产出3个方面提取16个动态社团演化特征要素,并将其划分为规模与数量、产出与速度、竞合与活跃性、发展与延续性4部分,分析动态社团演化规律。基于以上研究,以集成电路领域为案例,比较中美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动态社团发展现状,并给出我国基础研究管理与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