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弱势群体是指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解决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对有效控制社会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非人力资本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市场制度无情的竞争机制以及各种名目的就业歧视,农民进城引发的“就业替代”效应,政府、社会对就业弱势群体就业扶助不足和法律援助缺位,是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法律的保障援助和社会的关注支持。  相似文献   

2.
<就业促进法>是新形势下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该法的出台无疑对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非正规就业:就业的新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覃俊波 《当代经济》2003,(12):46-47
非正规就业,国际劳工组织称之为“非正规部门就业”。什么是非正规部门呢?1992年第十五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通过了“非正规部门”的定义,该定义指出:“从广义上说,非正规部门由为有关人员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为根本目的,从事产品生产和劳务的单位构成。这些单位的特点是组织水平低,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基本没有分工,生产规模小。”但我国现实的情况来说,我们可以为非正规就业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非正规就业就是指劳动者为获取收入而从事没有国家保障的工作的一种就业方式。当前,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残疾人两大就业方式面临巨大挑战:详细地分析了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和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指出非正规就业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有效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残疾人非正规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长;另一方面,不少临毕业的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着错误的就业和工作观念。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以前复杂。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政府、学校和学生本人都要积极采取对策,共同努力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压力。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就业形势与新就业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六大前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新就业政策,新就业政策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施有效性令人关注。本对新政策尝试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并且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的就业方面所面临的关键性困难,即如何实现就业体制和机制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型的情况,评价了新就业政策在促进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总量扩大和改善劳动力的供给条件、环境和地位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出,中国就业政策设计上需要注意的就业本质、就业核心、就业目的和就业促进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思想。最后,提出应通过强化组织明建设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充分利用财政政策的扶持作用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中国下一步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就业紧缩的态势十分突出.结合湖北的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就业紧缩中女性就业的缓冲作用突出;就业的性别分层不明显;女性对男性的替代作用显著.男性与女性的就业竞争与融合代表着城镇劳动力市场整合的方向,但女性在第二产业和竞争性第三产业中的缓冲作用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女性就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整合.  相似文献   

8.
非正规就业:城镇就业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国有企业减员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城镇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将会进一步下降,传统的就业空间相对缩小。面对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和有限的就业岗位,单纯依靠正规就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已很难取得明显成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转变就业思路,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努力拓展城镇就业新领域。一、非正规就业领域具有安排就业和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源于国际劳工组织,主要是指城镇中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9.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于就业的效应究竟是正是负,目前理论界并没有一致的论证结果。本文首先从市场结构和企业应对措施两个角度,梳理了西方学界关于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一个涉及农民工、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博弈模型,推导出行业就业弹性对劳动参与的关键作用,并利用全国各省市六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最低工资的实施标准按行业设置比目前按地区"一刀切"的模式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了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发展趋势,力图在现状的基础上找到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的最佳途径,破解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拓展就业空间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首要任务。然而长期的城乡分割体制不仅严重阻碍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导致城市化滞后,而且也是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扩大、阻碍统一劳动力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此直接制约了城乡就业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尽快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和刺激内容,是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赵文祥 《发展研究》2002,(10):15-16
一、非正规就业的特征 国际劳工组织就业政策公约即第167号建议书指出:“所谓非正规就业,就是指制度化经济结构之外的经济活动”。其含义可以大致理解为:第一,非正规就业不是在国家正规的所有制经济结构(组织)中就业,如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人所有制、联合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等经济组织,而是在这些经济结构之  相似文献   

13.
社区就业:中国城市就业的新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4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MOLSS)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在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城市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状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总量为6245份。我作为该合作项目的首席经济学家,参与了全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这次调查有两个重要发现:(1)目前下岗职工从事社区服务业的比例达到四成;(2)对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家庭所占比例为34.1%,其中16.7%的家庭已经得到了社区服务,17.4%的家庭处于等待状态。这些信息说明,一, 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下岗、失业问题的加剧,社区就业逐渐成为再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社区服务仍然不能满足居民的生产需求。因此,社区就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一项新兴事业,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再就业应该成为今后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区服务业,是当前拓宽就业和再就业比较现实、重要的渠道。首先,社区服务业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大。社区服务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文化、技能要求不一,包容性大,从总体上讲其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较现代企业低一些,许多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不高,因而能够吸纳较多低素质的劳动力,尤其为下岗职工和特殊困难群体人员等实现再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其次,用工灵活,就业便捷。社区就业岗位不必按照正规的企业组织  相似文献   

15.
王诚 《经济前沿》2003,(4):6-10
中国的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轨道。如果说中国的商品或产品市场的发展已经较快地适应新的市场化的发展模式,那么,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在整体上,仍然处于艰难的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轨道的转型时期。在这个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机制也是处于变革的困难然而却是关键的时期。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程度上中国的就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基本上摆脱了过去的城乡就业完全分割、城市就业统包统配、乡村就业自然经济状态的局面,出现了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时期所共同具有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劳动力要素的使用效率日益提高、各个类型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在各个层次上逐步趋于全国统一的新局面。另一方面,中国的就业受制于各种因素而尚未能够顺利转轨,出现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不常见的高水平失业和就业不足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现阶段就业市场的基本形势,并针对现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提升对策,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毕业生做为近年来迅速增长的大学生就业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高职毕业生的特点,从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浅析了高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以就业能力为切入点,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来,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影响下,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减少,很多企业受此影响,冻结或缩减了招聘计划.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对学生本人,乃至对高校,对学生家庭,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0.
张榕  张海燕 《经济师》2023,(1):161-162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是未来的立身之本。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慢就业,并不急于去找工作,学生的择业心态呈现出求稳的态势。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如今就业压力大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近些年正在不断扩招,学生在就业时竞争也更加激烈。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保障,从而让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