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中国大陆苹果零部件供应链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地理》2021,41(7):138-145
选取2012—2018年苹果公司供应商数据,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描述苹果零部件供应链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负二项回归方法检验地方粘性与全球链接两大要素的作用。结果表明:(1)苹果供应链呈现出少数城市和省域集聚性、大城市群的高度集聚性、城市等级规模的衰减性三大特征。(2)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城市表现为同、异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一般城市和中西部的城市以单一产品专业化生产为主且表现为同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3)苹果零部件供应链倾向于在产业开发区较多、交通便利且与全球贸易联系紧密的城市分布。供应链上游企业倾向于向经济发达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分布,而生产成本上涨则会显著妨碍上游企业进入;外资增长会对供应链中游的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负向作用;供应链下游倾向于向制造业人口较多、港口运输能力较强且参与全球贸易较多的城市区位布局。  相似文献   

2.
以往文献对汽车制造业集聚现象的考察侧重使用产业集中度指标考察市场结构,缺少对汽车业空间布局特征以及空间产业集聚成因的分析.本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县域汽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县域汽车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全国呈现H-H(高-高)集聚现象的共有120个县,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内陆工业重镇,及省与省交界处.邻近县的汽车厂商家数对本县厂商家数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表明厂商享有彼此间因地理邻近而集聚所产生的外溢效果.此外,大型整车厂的设置、较高的劳动生产力、较高的外资资本比例、较高的创新比例、重点大学和科学园区的设置以及优越的交通条件对县域汽车制造业集聚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价值链的京津冀汽车产业地域分工及空间组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战略作用,它是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象征。文章基于2000—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汽车制造企业相关数据,应用Arc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基于价值链的京津冀汽车制造业空间布局特征及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价值链主要环节利润呈倒"U"形分布,整车制造利润最高且增速最快。汽车价值链大部分环节之间的地理联系率较大;整车制造呈"单核→多核→双核"演化态势,汽车车身及挂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等级结构日益明显,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修理"大分散、小集聚"格局日趋显著。汽车产业价值链已形成"六轴多层次多中心"的空间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3—2007年我国28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参与度、FDI研发强度以及科技人员比重等因素对内资制造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因素对全部内资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将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行业和一般行业,外资参与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抑制程度要小于一般行业。外资研发强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对一般行业亦产生消极影响,但不显著。外资科技人员比重明显促进了高技术行业的自主创新投入,对低技术行业的研发支出强度产生负面影响,但统计上也不显著。上述结论意味着外资参与对内资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较为间接,需要关注直接影响内资自主创新投入的外资研发强度和外资科技人员比重等因素。内资企业要主动提高自主创新投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缩小和外资的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国主要产能地区的产能分布和产量分布,以及汽车制造业细分行业(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在全国的产值比重图,来刻画当今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区域产业分布和产业布局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苏、重庆、湖北、山东、河北、广东、吉林、上海、湖南、浙江,北京、四川等省市,中国汽车工业发达地区集聚明显,主要集聚在吉林、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北、重庆、广东等地,并逐渐形成了以这些汽车工业发达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业不同行业区域集聚差异明显,整车制造业产业集聚性较高的地区是吉林、广东、湖北、重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广东;受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  相似文献   

6.
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已成为当下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聚焦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国产化政策,并结合同时期的税收减免政策,利用2002-200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车厂商对零部件厂商的纵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国产化政策提升零部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机制,但市场规模的扩张和短期内市场垄断程度的上升也使零部件企业产生了技术改进的惰性;(2)国产化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内资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多地从整车厂商的技术溢出中获益,外资企业则更多地从市场规模的扩大中获益,国有企业生产率受该政策影响不显著;(3)国产化政策与同一时期税收减免政策之间的关系存在两面性.国产化政策下,受税收减免的FDI向本土零部件企业发生了更多的技术转移,受税收减免的企业本身却缺乏效率改进的动力.上述结论带给新一轮中国工业改革的启示是:国产化政策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有效的,特别是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导向有利于为新产业主体建设打下基础;但是产业政策同样不应被过度使用,制定政策应该重视政策工具在不同阶段的有机组合,取长补短,使各产业政策形成合力进而保证企业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城市群养老设施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株潭城市群养老机构数据为基础,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养老设施总体空间布局呈"品字形"分布,分布密度北重南轻;(2)长株潭城市群不同类型养老设施空间分异较大,敬老院、老年公寓、养老院三类养老设施空间集聚程度高,其它类型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分散;(3)多尺度空间视角下,养老设施集聚效应明显,冷热点集聚区在城市群层面表现出显著的"块状"分布特征;(4)老年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交通通达性、医疗配套设施是养老设施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为样本城市,综合汽车产业组织特点和数据可获得性,将其划分为一般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汽车车身和挂车制造、汽车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和汽车修理6个环节,运用空间分析、生态位宽度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北京汽车产业价值链地域分工特征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①从平均利润、销售利润率来看,北京汽车产业价值链主要环节利润分布分别呈对称倒"U"型、"波型"曲线特征。②汽车整车生产与改装环节空间分布集中,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布局分散。③一般零部件与核心零部件环节、改装汽车制造与汽车修理环节空间布局具有较高相似性。④地域分工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和产业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内外城市酒店空间布局的研究成果,运用Arc GIS软件和SPSS软件研究长株潭城市群住宿业的空间布局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受历史惯性影响,长株潭城市群酒店分布不均衡,集聚区域过于集中;2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区的各类型酒店集聚混杂性布局明显;3城市功能分区将逐渐成为各类型酒店布局主要指引;4长株潭城市群住宿业空间布局结构存在不合理,高档酒店过多,产品同质化严重。  相似文献   

10.
广州汽车制造业发展展望 (一)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1.汽车制造业继续高歌猛进 根据广州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州汽车工业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零部件与整车协调发展,按照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零部件产业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努力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根植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1999-2007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制造业行业间和行业内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FDI的影响下,行业间就业结构呈低端化,但是行业内就业结构得到优化。FDI通过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增长带动了制造业的就业增加,同时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从内资流向外资的情况也较严重,即FDI主要通过增加自身的就业而非内资的就业带动了我国就业数量的增长。行业内就业结构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的结果比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明显。其中竞争效应促进了内资就业结构的升级,但存在高技能劳动力从内资企业流向外资企业的情况。总体上增加就业和提升就业结构的因素在于内资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于伟  郭敏  宋金平 《经济地理》2012,32(5):49-53,98
借助GIS技术解析北京市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零售业的空间布局与集聚特征,探讨其空间布局的成因与趋势。研究发现,1994年以来,超市主要以三环路为基础外向扩展,三、四环路之间与五、六环路之间分布集中,与传统百货商店主要位于三环以内的特征形成明显对比。不同所有制品牌超市分布差异较明显,内地品牌布局相对分散且具有“空间依赖性”,外资与合资品牌分布较集中,五环外数量少。北京超市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聚区沿交通廊道在东北、东、西方向延伸至五环外,东南方向主要分布在四环以内。人口与住宅空间的重构、汽车时代的到来、中心区高地价与激烈竞争的挤出效应及功能疏解政策的引导,将促进北京连锁超市在郊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外资品牌汽车的生产依照惯例形成自己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自然形成对外资品牌零部件的路径依赖,体系外的零部件企业面对技术和贸易壁垒罕有机会进入这些体系.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布局有利于引导、集合本土零部件企业和技术,形成自主的零部件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产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多种不同的所有制类型并存,产业空间布局的特点正是这些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动态变化的结果。本文将企业所有制类型分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五大类,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动态变化进行分解,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不同的空间布局机制,而且对整体产业集聚做出不同贡献。国有企业布局相对分散,导致中国整体产业集聚水平较低。外资企业同时引领中国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在中国产业空间布局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有实证研究忽视了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阶段性,导致数据异质而估计偏误.为避免数据异质和其他计量问题,本文细分数据并采用系统GMM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其表现为:外资集聚效应和市场规模的作用增强,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工资负效应、非市场化的阻碍作用减弱,税收优惠作用由正变负,交通基础设施正效应、非国有内资企业的集聚效应消失.最后,据此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明显提高,制造业已显现出较高的集聚水平,东部地区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域;(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特征及时空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制造业地区专业化分工格局在中国基本形成;(3)近年来促进产业扩散的离心力作用开始显现,部分制造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卜国琴 《生产力研究》2008,(22):131-132
近些年来,跨国汽车企业价值沿着价值链发生了很大转移,其动因来源于市场竞争促使整车生产价值下降、技术进步凸现研发价值、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转型等;价值转移路径包括转向技术研发环节、转向关键零部件生产环节、转向销售与服务环节、转向金融服务环节;跨国汽车公司价值链分布发生的重大变化,给内资汽车企业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技术经济》2015,(12):47-54
从理论分析入手,将所有制因素纳入协同定位模型和产业密度模型,推导出内资工业和外资工业共同集聚的理论机制和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取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内资工业集聚与外资工业集聚可从彼此的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中获益;内资与外资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内资工业集聚与外资工业集聚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提出:地方在工业发展中要集中发展优势所有制工业、重视内外资工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工业集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虹桥为例,选择2004、2007、2010和2013年企业数据,通过整体分析、圈层分析、热点分析和核密度估计等测度方法,从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演化两个方面研究了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形成过程与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带来了多种交通方式的混合发展,引发了多类型关联产业的涌入和叠加,具有典型的空间涌现性和场所效应,不同于高铁、机场等单类型交通地区;(2)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形成前后,集聚产业类型和分布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10年之前虹桥机场时期,主要集聚制造业,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之后,逐渐集聚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集聚热点也从外围圈层走向中心圈层;(3)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企业分布呈现出点线面演化、空间累积、空间置换等特征,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相似文献   

20.
供应网络是产业要素空间流动的重要载体,其空间组织与演化反映相关产业的空间集群特征,文章对2009、2014和2019年中国汽车总部与零部件企业供应网络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基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关系的城市网络密度逐年增大,关联强度逐渐增强;网络节点度平均值变大,且节点度拟合曲线斜率增大,网络等级显著性随之增强;网络平均最短路径持续变小,通达性不断提高;网络集聚性在2009—2014年显著提高,2014—2019年部分地区略有下降。(2)汽车零部件供应网络中上海市网络权力最为突出,其他城市的网络权力呈上升趋势,高权力和中权力等级城市增加,低权力等级城市减少,华中和珠三角地区的网络权力相对薄弱。供应网络呈现出高中心性—高权力、低中心性—低权力的一维现象特征,且网络地位明显升级,其中领导核心城市和中心集约城市数量明显增多。(3)汽车零部件供应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同时受到5类因素的影响,其中空间因素塑造网络关系的演化格局、市场因素影响关联格局的产生和发育、集聚经济促进网络集聚性和权力地位的升级、制度因素引导网络关系的集聚与分散、历史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