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科学精神     
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含义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又分离又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精神     
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含义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又分离又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与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我们的高等教育除了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每一个大学教师的责任,而德育教师的责任更重些。  相似文献   

4.
论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精神生活的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出现滑坡,现实提出了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任务,人文精神的失落在现代社会不是必然的,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之间既有相容,共通性,又有紧张、冲突感,发展人文精神应把科学的怀疑,求真求实精神纳入其中,建立起人文与科学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5.
“区别了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二者的概念,反驳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存在严重分离与尖锐对立”的错误观点,指出在科技时代应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孙冬梅 《经济师》2011,(2):40-4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与完美统一,是人类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程鹏 《经济师》2012,7(3):30-31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宽容精神等方面的内涵。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病以及教育行政化的影响是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文的核心是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理念,是一个地方的“魂”,是凝聚和团结人民实现奋斗目标的理想信念和共同追求,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加快建设文化名市,打造人文桐乡的重点,就是培育和弘扬良好的人文精神。一、培育和弘扬人文精神,必须正确审视人文精神一是经济视角。从经济层面看人文精神,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育,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经济比较发达、社会事业全面繁荣、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社会的发展氛围比较浓厚,就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张圆 《时代经贸》2009,(4):19-20
在城市人丈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特质,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统一的城市人文精神,更好地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课题之一.本文以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及高等教育的关系切入主题,对人文精神在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传统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的彩响.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大学人文精神日渐消解,主要表现在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经济效益与人才效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官职追求与学术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人文精神的再构途径至少应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营造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自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蔡伦精神或蔡伦的科学精神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概括,但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文章从蔡伦一生的价值追求、人生态度、工作作风和开拓精神等四个方面对其科学精神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以期加深读者对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蔡伦的认识和了解,为弘扬蔡伦的科学精神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为基础,为适应社会角色规范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教师的职业精神着重于说明现代教师的责任,并把承担这种责任作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和职业精神不仅影响并决定着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精力投入的质量和数量,还影响着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的个人人格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侵权法领域中颇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大陆法系中法国、德国和英美法系中英国、美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考察,以及对中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现状的分析,建议中国应制定统一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及鉴定标准应有明确的科学界定,扩大赔偿范围,确定赔偿的数额标准,确立赔偿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  相似文献   

15.
科学、人文、艺术教育的融合既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重成器轻成人、重理论轻实践、重专识轻通识、重能力轻素质的"五重五轻"现象。从顶层设计和具体途径上解决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问题,培育真、善、美统一的"和谐人",是克服、改观这种局面的根本进路也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从对科学精神的人文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了科学精神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在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应更加弘扬科学精神,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科学的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17.
大学校园精神弘扬与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主渠道,以及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已经构成了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大学需要校园精神不仅仅是引导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产生作为人的某种生存条件的特性。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是在时代的大前提下,社会、大学、大学生等几方博弈的产物,同时也是这几方共同精心营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程文晋 《经济经纬》2004,(1):145-147
经济制度如果没有或者建构不了与之相应的气质与精神,很难说这种经济制度存在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重维度的有效整合,是我们建立"特色"经济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切实加强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永葆我党的先进性,永葆我党本色。本文认为,加强党性修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以实现:高度自觉,常怀律已之心,严于解剖自己;加强组织纪律,自觉接受监督;注重坚持求真务实的实践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人们无法将智育与德育分开,也就是说智育不是任课教师的专利,德育也不是辅导教师的专利,学生任何一方面素质的发展与提高都包含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分析了在"院长—分院院长—系主任—导师"的四级管理模式下,辅导教师与导师如何默契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