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伴随着向知识密集型经济的转型,日本开始认识到推进产学合作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在其认识中,还包含着这样的想法:即通过创设新的企业和新的产业,打破经济低迷状态,创造就业机会,而大学在传统的教育和研究职能之外又被赋予了技术转移这一新的使命。产学合作已经获得了如上所述的社会认同,但其概念本身又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解释,还有人提出疑问:产学合作应该由政府作主导来加以推进吗?现在,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产业结构审议会和科学技术学术审议会都围绕着“产学合作”展开了讨论。本文拟揭示形成产学合作框架时应加以注意的几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网络视角,以1985-2016年产学联合申请并授权的专利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产学合作网络与跨区域合作网络,并分析合作主体的基本特征与合作网络动态演化过程。结果发现:中国产学合作模式从“一校-一企”向“多校-多企”转变,跨区域合作模式也从“一省-其它 一省”向“一省-其它-多省”演化,合作深度逐渐增加,但合作广度仍需进一步拓展;高校与企业在合作网络演化中相对稳定,参与合作的高校相对集中且多为综合性大学,企业合作集中在能源领域和高技术领域;“地理邻近”仍是制约产学合作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区域内合作数量占比依然大于跨区域合作;产学合作网络与跨区域合作网络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产学专利合作主要包括联合申请、转让与许可三种形式。利用专利大数据,构建了不同合作形式下的产学专利合作网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网络特征及产学知识流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联合申请网络呈现边缘融合趋势,网络连通性增强,但转让与许可网络仍表现出较强的分散化格局;联合申请网络中高校节点的合作活跃度较高,企业节点有更强的控制力。基于技术共现网络与区域合作网络进一步探讨了产学合作知识流动状况。结果表明,①产学专利合作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域选择特征,各领域知识吸收、扩散能力差异较大,但在不同合作形式间表现较统一;②联合申请网络中各省市合作深度与广度较大,而专利转让与许可网络中区域合作有待提高,区域合作程度的差异化导致各省市知识扩散与吸收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网络视角,以1985-2016年产学联合申请并授权的专利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产学合作网络与跨区域合作网络,并分析合作主体的基本特征与合作网络动态演化过程。结果发现:中国产学合作模式从"一校-一企"向"多校-多企"转变,跨区域合作模式也从"一省-其它一省"向"一省-其它-多省"演化,合作深度逐渐增加,但合作广度仍需进一步拓展;高校与企业在合作网络演化中相对稳定,参与合作的高校相对集中且多为综合性大学,企业合作集中在能源领域和高技术领域;"地理邻近"仍是制约产学合作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区域内合作数量占比依然大于跨区域合作;产学合作网络与跨区域合作网络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喻訄  史妍 《时代经贸》2010,(12):102-102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来临,产学合作应运而生。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校和跨国公司产学合作的动机以及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障碍。该校与跨国公司产学合作具体框架以及知识管理模式都将在本文中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对北京理工大学在与跨国公司产学合作方面做了SWOT分析,对中国高校与跨国公司在产学合作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基于《2016中国大学评价报告》中前100所大学2011-2015年数据,对产学合作数量与学术创新绩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产学合作数量与学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表明存在最优的产学合作数量使高校获得最佳学术创新绩效;②不同分位点处存在异质效应,表明产学合作数量对学术创新绩效高低分位的影响具有差异,因此,不能搞“一刀切”的产学合作治理结构;③合作广度、知识能力对产学合作数量与学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产生了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正确认识当前中职教育产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合作机制,是中职教育产学合作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国贸实践教学团队是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重要智力保障。而在现有的制度及外贸环境下,外贸企业、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不够,其原因在于双方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特别是对于中小城市的中小外贸企业而言,参与产学合作的培养成本高,而且毕业生就业流失概率大。本文通过产学合作困境的原因分析,进而从政府、舆论、高校三个层面,针对如何培养一只基于产学合作的国贸实践教学团队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与大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产学协作是两个不同性质组织之间的合作,加之企业与大学的组织目标不同、协作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协作创新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以及跨组织管理的复杂性,导致在产学协作中存在很大风险。应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的方法,对产学协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作了识别,并应用风险矩阵和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产学协作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定级,为防范产学协作中风险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官产学创新合作网络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合作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对振兴东北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官产学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及其时空演化特征,结合三螺旋算法探究官产学三者的创新协和度。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官产学创新合作网络经过了起步探索和缓慢成长阶段,现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长,创新合作能力日益增强。(2)装备制造业创新合作网络规模日益扩大,但网络密度不断降低,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在整体上趋于松散,并呈现"核心—边缘"的结构,创新主体极化效应趋于明显,创新合作交流在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地理距离衰减规律。(3)高校仍然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的主力,企业有望成为新的重要创新主体,政府参与创新合作的程度最低。政府、产业和大学的合作有效减少了该地区科研系统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校企)知识转移的情景因素、存在的渠道以及模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6类情景因素、22个转移渠道和3种模式,并尝试构建 “情景-渠道-模式”的校企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路径,以及存在其中的“情景-渠道”、“渠道-模式”二级映射关系,以此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校企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多渠道、多模式并存的复杂过程,为解开校企知识转移的模式“黑箱”,更好地为分析校企知识转移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伟  林培思  蒲昆 《技术经济》2021,40(10):98-107
针对企业从大学中获取探索性创新技术的地理阻碍,本文重点探讨了地理邻近对产学合作中的探索式创新影响,并且基于Boschma多维邻近的视角,进一步分析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的作用关系.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8年大学的专利转让数据构建产学合作创新网络数据库,采用负二项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理距离确实是企业与大学合作获得探索式创新的障碍因素,但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与合作大学隶属于同一中央部委、地方政府,拥有先前合作经验和认知优势的情况下,更能够克服地理距离的限制而实现合作探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新知识生产范式下的知识创新具有系统性和互动性特点,大学与产业两大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融合和相互协同为知识创新提供了良好土壤。虽然大学与产业在互动合作中有着不同动机和诉求,但从经济、人才、知识和责任4个层面均可以找到大学与产业互动的有效结合点。传统意义上大学与产业的互动合作存在教育、科研和服务3种模式,而学科-专业-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是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与产业有效互动的新模式,能够在有效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播、创造和应用能效倍增,促进创新要素在不同创新主体间双向融合与协同。  相似文献   

14.
文章构建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从网络整体的角度出发,将影响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因素归纳为网络成员的个体性因素、网络成员的容斥性因素、网络知识的特性因素、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四类,并以河南省76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员的相斥性因素中的知识文化距离对组织间学习效果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相容性因素中的信任和沟通以及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中的网络规模对组织间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网络成员的个体性因素、网络成员的相斥性因素中的地理距离、网络知识的特性因素、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中的网络中心度对组织间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通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政策的梳理,总结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将“产学研合作”政策提升为国策、设立国家产学研协作创新委员会、制定国家《产学研合作促进法》,提高中国产学研合作国际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空间分析和随机面向对象模型,基于2006年与2016年中国高校合作论文数据,探究中国高校知识合作网络演化特征及网络演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高校间合作日益频繁,高校知识合作网络演化处于活跃期;高校知识合作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网络呈现出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985高校和211高校占据网络重要位置;网络联系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结构,联系强度存在地理距离衰减规律;高校知识合作网络存在7个内部成员较为稳定的高校社团,社团具有空间连片式集聚特征;中国高校知识合作网络演化受网络结构、多维邻近性以及高校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推动因素是地理邻近性、互联网发达程度、认知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空间分析和随机面向对象模型,基于2006年与2016年中国高校合作论文数据,探究中国高校知识合作网络演化特征及网络演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高校间合作日益频繁,高校知识合作网络演化处于活跃期;高校知识合作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网络呈现出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985高校和211高校占据网络重要位置;网络联系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结构,联系强度存在地理距离衰减规律;高校知识合作网络存在7个内部成员较为稳定的高校社团,社团具有空间连片式集聚特征;中国高校知识合作网络演化受网络结构、多维邻近性以及高校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推动因素是地理邻近性、互联网发达程度、认知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  相似文献   

18.
国内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已开展5年时间,旨在将科技成果部分产权分配给科研人员,通过权利变革改善高校科技创新状况。关于混合所有制试点对高校创新效率的影响,目前缺乏整体定量评价。运用双重差分法计算试点对高校创新效率的整体影响,进而测算产权结构变化对试点与高校创新效率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对高校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因赋权而产生的高校与科研人员共有产权关系没有发挥试点改革对高校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而高校与多元主体共有产权关系正向影响试点改革对高校创新效率的作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加快构建精准的混合所有制权利配置体系,明晰主体间产权关系,推动高校与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高质量合作,逐步实现试点区域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建立低碳经济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已经成为苏州市引领国内技术创新、亟需完成的重要工程。基于对苏州市"人才挤出"和"科技吸附"效应的预期,设计了低碳经济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三阶段"建设模式,并分别对创新基地"三阶段"的职能定位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设计,最后从研发方向选择、软环境建设、投融资体系建设、政产学研联盟建立等方面提出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创新独占性可表征创新合作群体对于自身知识、技术创新成果的利用和分享程度,决定着创新合作群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从创新成果中获利。创新独占性具有外部排他性和内部互补性的显著特征,有必要从技术创新网络视角出发,审视创新子群间相互关系对创新独占性的影响机理。以参与合作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创新独占性影响路径的概念模型。结果显示: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创新独占性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权力在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与创新独占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创新独占性的影响受知识势差的负向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