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世民  张祯 《技术经济》2020,39(11):97-105
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和知识创造理论,以243名企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抽样检验法,探讨了员工心理资本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了隐性知识获取在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隐性知识获取部分中介了心理资本和突破性创新绩效两者的关系,其中,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部分中介了心理资本和突破性创新绩效间的影响关系,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未产生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知识管理研究提供启示,并且为企业进行心理资本开发和实现突破性创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以231家企业作为样本,实证检验虚拟组织网络规模、网络结构通过知识资源获取路径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规模对隐性知识资源获取的影响不显著;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规模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中心性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可为丰富和完善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理论及创新绩效理论奠定重要基础,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个体隐性知识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读了我国传统思维方式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跳出了以往提取隐性知识的研究思路,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取象比类的能力、运用意象的能力、隐性知识的相对绩效和知情意相贯通的能力5个方面来设计个体隐性知识评价指标体系,推进知识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蓝天  韵力宇 《生产力研究》2011,(11):177-178
为了更好地评价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绩效,文章将层次分析方法引入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根据企业隐性知识所涉及的主要构成方面来进行的,把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绩效(第一级综合指标)分成知识生成、隐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显化和组织政策(第二级四个大类指标)四个层面,从研究内容和评价方法都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路径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获得外部知识的路径,建立了外部知识获取路径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模型,并以我国86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对外部知识获取路径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给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知识吸收能力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保持对外部知识的开放和不断吸收的能力对组织或企业获取内部独特的资源至关重要.知识吸收能力已逐渐成为组织战略潜在能力的标志.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的特征是其多层次性,分析层面从个体、组织内经营单位、组织、组织间到国家.由于对知识吸收能力理解的不同,已有研究呈现出知识吸收能力维度和测量的差异.组织知识吸收能力受组织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表明组织可以从组织内外部因素来提升和加强知识吸收能力,也说明了知识吸收能力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知识吸收能力的分析层次与维度、影响因素、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绩效关系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7.
组织知识分享的知识治理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治理主要是围绕组织、知识之间关系的知识管理过程。知识交易与知识分享作为知识治理的核心问题,自然而然地也成为衡量知识治理绩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知识的各种特性、组织内强弱关系等因素,决定了知识治理绩效的表现层面,除带来量化的有形利益外,尚有难以量化的无形效益。这使得知识治理的绩效评估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或者难以进行量化达到一种均衡。基于此,针对组织"弱连接"关系及组织对成员连续支付的激励模型下,将组织知识治理与组织成员获取知识、分享知识的程度,与该成员的绩效收益进行挂钩,可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马尔科夫均衡。在实际情况中,可以依靠某些给定的条件,在组织内部进行基于知识分享的最优知识治理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8.
政府决策研究中隐性知识的获取与共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政府决策研究中隐性知识分享和利用困难的情况,从理论层面分析政府决策研究过程中的隐性知识获取与分享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用综合集成方法构建政府决策研究知识管理平台,可以帮助政府决策研究部门改进隐性知识的获取与分析过程,从应用层面提出政府决策知识平台的系统结构,以及平台的建设步骤。  相似文献   

9.
基于关系交易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对国内外现有供应链知识共享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建立了关系和信任导向下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其中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包括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结合256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关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但其对显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不够显著;信任对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均较为显著;此外,显性、隐性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成果客观刻画了关系与信任导向下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将为我国企业进行供应链知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民  周晶  高俊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2):128-135
基于经典知识创造螺旋过程模型(SECI模型),提炼CoPS知识创造的6种模式,分别从个体、项目和企业3个层面分析知识创造效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验证了CoPS的6种知识创造模式与3个层次创新绩效的关系:知识表出化、知识反思内化、知识实践内化对个体绩效具有显著直接影响;项目绩效受知识社会化和知识系统化直接影响;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知识联结化、知识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视角,剖析虚拟组织知识资源获取、知识集成、学习能力、信任与持续创新能力的关系机制,构建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51家创新企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资源获取分别对持续创新能力、知识集成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知识集成对持续创新能力影响显著,知识集成在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学习能力和信任显著调节知识资源获取对知识集成的正向作用,且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隐性知识资源获取随着企业间学习能力与信任度的提升,通过知识集成中介对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市场导向、协调机制与知识获取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市场导向作为企业的组织文化影响了制造企业的营销渠道关系管理实践。研究了市场导向、协调机制与知识获取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作用,并分析了隐性知识对于非正式协调机制和知识获取关系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典知识创造螺旋过程模型(SECI模型),提炼CoPS知识创造的6种模式,分别从个体、项目和企业3个层面分析知识创造效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验证了CoPS的6种知识创造模式与3个层次创新绩效的关系:知识表出化、知识反思内化、知识实践内化对个体绩效具有显著直接影响;项目绩效受知识社会化和知识系统化直接影响;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知识联结化、知识系统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顾客参与来高效获取顾客知识,对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服务开发绩效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顾客参与信息共享、责任行为和人际互动三维度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服务相关知识、消费使用知识和顾客自我知识获取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类顾客知识获取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服务开发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内隐性会部分调节顾客参与同顾客知识获取之间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创造的视角,提出了组织即兴、隐性知识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利用对山东省部分城市技术型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组织即兴有利于产生"即兴化知识";隐性知识在组织即兴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了创新集群形成演化机制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概括了隐性知识及隐性知识溢出的内涵,并以组织为研究对象将隐性知识溢出划分为组织内部、组织之间以及集群层面溢出3个层次;按照目前比较主流的创新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将其形成演化分为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并通过建立二维模型图,对隐性知识溢出影响创新集群形成演化的机理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绝大多数研究表明,知识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知识资本是否会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以我国268家企业为调查样本,实证检验了知识资本、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研究证实了知识资本不仅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会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组织绩效。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知识资本的相关理论,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正确理解知识资本的内涵,运用知识资本提升动态能力,进而创造良好的组织绩效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卫武  何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9):139-146
组织知识必须依附于一定主体才能实现转化,环境一旦成熟,知识和资本就可以进行良好的结合,个人、团队和组织知识则分别转化为人力、团队和组织资本,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基于相关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选取武汉各高校 MBA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基于高新技术、传统制造和服务业相关数据,对各主体层次知识转化、知识资本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结构方程求解和验证。结果显示,各主体层次知识资本对相应层次知识转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服务产业人力、团队和组织资本对各主体层次知识转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也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高新技术和传统制造产业则无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知识管理研究进展评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史富文 《技术经济》2008,27(8):36-43
知识管理研究在不断吸收组织学习、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正在摆脱早先仅依赖IT和以显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路线,而朝着以人为核心、强调隐性知识创造和共享的方向发展。本文从管理视角详细阐述和评价了学者们在知识管理框架模型构建、知识创造机理、知识共享机制、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与约束、知识管理战略以及知识管理的文化背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知识链组织间知识创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链组织间知识创造的动力机制由个体、团队、知识链和外部环境层面的动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研究了促使组织参与知识链组织间知识创造的动力要素以及在知识链组织间知识创造过程中促进新知识产生的动力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