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房庆方 《广东经济》2004,(10):18-19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珠三角的城镇群规划珠三角城镇群规划从开题、纲要汇报到成果评市三次会议,张德江书记都亲自参加,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珠三角规划是高起点、高水平、立足广东、着眼全国、放眼世界的区域规划,为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路径和有效手段,创新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他还强调要充分利用地方法规,依法办事,抓好实施。根据张书记的指示,省人大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区域。2009年和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先后公布了《珠三角区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央给出长三角与珠三角相似定位:都是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都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都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珠三角和长三角两者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2.6%,GDP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是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是战略的具体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编制在即,此次编制工作提出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强化区域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本文对建国以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评价,以期对“十一五”规划地区区域规划的编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江南 《江南论坛》2005,(11):35-35
本刊讯备受瞩目的我国首批国家级区域经济规划“重头戏”——长三角区域规划,将于2006年3月揭开“神秘面纱”。22日,记者从正在江苏南通召开的2005年长三角16城市峰会上获悉,目前长三角区域规划已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文本编制,预计明年3月份报批。届时,长三角发展中所面临的9大问题,可望获得解决路径。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沈叙健在作大会发言时说,2004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三大都市圈的GDP占到全国总量的37%,其中长三角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了20%。这些区域已经成为我国竞争力的核心地区。但同时,…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区域经济的发展方案正在积极编制.与此同时,多个省区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地方层面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为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区域规划的衔接,哪些区域规划能够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有关官员、学者指出,"十二五"区域规划将以缩小地区差距为主要目标,向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目前广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的区域规划可能是热门"候选". 多个省区规划欲冲刺升级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不仅涉及到能源、环保、工业、通信和信息化等具体行业的发展规划,也涉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与以往不同,"十二五"规划将把区域规划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国务院密集批复国家级区域规划,对抵御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区域格局调整的力度和决心。目前区域规划已经覆盖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各地区域发展的特色逐渐显露出来,并在区域规划中得到强化。随着后续区域规划的出台,国家级区域规划区有望遍布全国。国家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批复如此多的国家级规划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规划的国家战略为背景,对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规划思想、规划目标以及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协调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认为制定和实施长三角的区域规划,必须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利益协调机制来发挥区域规划的效应,区域规划应充分反映区域内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区域的公共利益并且谋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规划所追求的应该是有限目标和弹性目标,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协调机制应该在这一框架前提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区域规划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区域发展的效率和区际间的公平。分析了我国现行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类型、主要功能和主管部门,发现现行诸多规划中互不衔接、矛盾众多,未能形成有效的区域空间规划体系。回顾了建国以来规划发展历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规划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规划,并按照规划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重点讨论了1978年至今的规划发展亚阶段——计划体制内探索区域空间治理的有效形式;体制转型期内,规划功能与形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类型的规划互补与冲突。纵观建国以来的区域规划历程,将规划指导思想分为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现、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王元 《广东经济》2009,(10):12-14
推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珠三角州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战略重心。作为这一规划前期调研和专题的参与者,深感实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广东省创造新的辉煌,乃至继续发挥对全国改革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的重要性,深感大幅度提升这一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实现《纲要》的目标要求的关键作用,深感以不断提高经济结构的高级化来推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性、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地区制鞋业区域品牌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珠三角制鞋业的发展,珠三角周边形成了多个鞋材、鞋生产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非常明显。但是产业集群中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发展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区域品牌的建立与发展为珠三角地区的制鞋企业创造了技术创新、战略协作的平台。通过利用珠三角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区域品牌核心优势,提升产业实力,可以建立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树立区域品牌观念、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区域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战略转变和新规划实施,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新规划的实施打破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空间格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张满银 《经济地理》2020,40(4):75-82,95
省级区域规划是国家和地方发展和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践中,探究我国省级区域规划实施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建立更加有效的省级区域规划实施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机制,对于进一步落实好省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更好全面、有效实施好省级区域规划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提出了我国省级区域规划实施评估存在的问题、评估的方法、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具体建立更加有效的省级区域规划实施评估机制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今年发生在南方的雪灾凸显中国产业布局成本高、风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破解难题需要调整经济布局,减少经济发展的显性成本,特别是选择集群发展战略,作为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微观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经济地理学对发展观演变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树立和落实了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因应发展观的演变,我国经济地理学在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上也在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驱动力量。我国新近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必将在人文与社会因素的深化研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五个统筹”的经济地理研究、新型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研究等四个方面影响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明 《经济经纬》2006,13(2):73-76
我国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对此,政府一直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在中央政府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更多物质支持的所谓“政策倾斜”仍然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基本思路;地方政府仍然把向中央政府名义是“要政策”而实际是要更多物质支持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而非企业热衷讨论区域合作,学者们还在设计缺少操作性的区域分工; 中部六省在争谁是龙头。这些现象反映出对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对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路径依赖,其效果不尽理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没有缩小,相反加大。本文论证,建立更加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何运信 《经济地理》2008,28(6):968-972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考察: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的测度方法;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动态特征与构成;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政策。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地理学和新金融发展理论视角,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区域主义"与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区域主义”的主要特点:①关注区域特性,研究方法注重系统分析与实地调研;②直面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③综合平衡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④重视物质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物质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密切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发展目标及区域规划方面的启示,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8.
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看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鲍超  方创琳 《经济地理》2006,26(2):177-180,198
区域规划向来是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规划工作中,区域规划将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文章重新审视了区域规划对综合性的要求,并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区域规划编制中的四大弊端,即规划阵容中经济地理学专业人才居多,跨学科人才较少;规划目标重经济增长和近期利益,轻综合效益和长远协调;规划背景重区域发展条件和发展历史的罗列,少分析,综而不合;规划内容重规划方案本身,轻综合协调和区域管治。在此基础上,认为新时期区域规划应该走出对“综合性”认识的误区;针对规划病理,厉行对症下药;加强跨学科综合研究,培养复合型区域规划人才。通过标本兼治,以达到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综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就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综合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在产业发展、管理体制和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建立统一行政区和区域交通枢纽、深入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宝玲 《经济问题》2007,332(4):109-111
发展区域经济,有利于提高区域专业化水平;协调区域经济,有利于逐步消除由于非平衡战略所带来的区域不平衡发展,加强区域联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探讨了在现有的经济形式下,从政策与体制等方面的分析,通过环境改善、政府职能转换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实施,来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