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财政转移支付是促进地区间财力均等化、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上发挥了较大作用,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趋于增强,但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从区域角度看,应该加强对中部地区的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基尼系数分解的方法考察了我国转移支付的地区间财力均等化效应。计算结果显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在资金分配上均向财力较弱的地区进行了倾斜,具有财力均等化效应,在强度上,一般较专项要强。在构成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诸多子项目中,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向财力较弱地区的倾斜程度最强,教育转移支付次之,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励补助以及调整工资转移支付。但是由于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较大,财力均等化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3.
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会影响到各地区财政能力均等化水平,进而影响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上看,转移支付起到一定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果,但各地区财力差异仍然很大;从分项转移支付效果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最强,专项转移支付次之,税收返还效果最差。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和建立均等化转移支付体系来提升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水平,以促进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横向财力失衡的财政调节效应为视角,采用省级财政收支数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我国各区域人口数据,运用泰尔熵指数模型对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多维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对横向财力失衡的调节方向和调节力度呈现多重性、复杂性特征。最后,本文围绕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定位提升、策略调整以及制度创新等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财政均等化指通过制度化方式保证各级政府有均衡的财政能力,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本文在对财政均等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泰尔指数二阶嵌套分解,对黄河流域地方财政均等化进行定量测度,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与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区域财政均等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财政收支的差异趋于缩小。(2)转移支付对黄河流域区域财政均等化具有显著促进效应。(3)中游和下游地区财力差异是影响黄河流域区域财政非均等化的关键因素。(4)黄河流域区域财政均等化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格局总体稳定。(5)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财政自给能力对黄河流域区域财政均等化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从国家层面来看,黄河流域地方财政均等化的目标选择要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一致,可将均衡政府间标准财政收入与标准财政支出差异作为均等化的目标,纵向均等化与横向均等化兼顾,以纵向均等化作为实现横向均等化的有效方式。在制度设计上以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为主、专项转移支付方式为辅,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构建区域内地方政府均等化财力分配格局,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财政...  相似文献   

6.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不以对等代价的商品或服务作为回报的资金流动。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分为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类。财力性转移支付是指接受资金的政府可以将转移支付资金作为自有财力自主安排使用的转移支付,属于均衡性转移支付范畴。我国自分税制改革以来,为了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在保留分税制改革前结算补助等转移支付项目的同时,着重建立和完善了财力性转移支付制度。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的一般性转移支…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2007-2011年西藏7个地区市财政数据,运用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方法对藏西北、藏东南和藏中南区域财力均等化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区域财力分配总体情况看,西藏区域总体财力不均衡在区域财力初次分配中更显著,且区域内财力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中央转移支付在西藏区域财力再分配中改善了区域间总体财力非均衡状态,但未能有效缩小区域内财力差异;从区域财力总体差异分解看,西藏区域财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不均等均主要源于区域内财力差异,其主要是由西藏特殊的财力特征以及特殊的区位条件所决定的。藏中南、藏东南地区的财力差异分别是构成西藏区域财力初次分配、再分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以实现西藏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来缩小西藏区域财力差异,提升西藏区域财力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本文通过一个均等化转移支付条件下的地方财政支出决策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选择中的各种基本因素作了简单分析,并利用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财政资金再分配地位与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关系特征。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不仅会带来地方财政支出的粘蝇纸效应;而且地方政府的财力改善后,还可能通过调整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偏离转移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即存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可替换效应;分区域的分析还表明,越是经济欠发达的财政资金净流入地区,地方政府对基本建设、行政管理支出项目的诉求越强烈。本文的研究意味着在地区间财政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程序,更重要的是应强化地方财政决策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分配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弥补地方财力的不足,中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满足地方政府运行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需要。但是这些数额巨大的财政转移支付到底是如何分配的呢?由于财政转移支付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实现地方财力的均等化,那么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遵循了公平原则吗?文章通过对1994年至2006年间中央对各省财政转移支付的面板数据分析,试图找到一些能够解释转移支付在各个地区分配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遵从了均等化原则并反映了地方政府的议价能力,但更大程度上追求的还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平衡地区财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因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起来的转移支付制度却未能有效地发挥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为此,必须完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彻底转换政府职能,科学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减少政府级次,完善地方税体系,加快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采取规范的转移支付形式.本文仅讨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央财政为了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中央财政以均等化为目标、以标准财政收支差为依据对省(市、自治区)拨付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省对县(市)级政府拨付该项资金时,并没有规定具体用途,因此,县(市)级地方政府拥有对这部分资金完全的自主支配权。在多重目标,尤其是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可能被挪用和挤占,上级政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意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的目的是:从制度层面论述一般性转移支付政策目标与效率评价的内在联系;探讨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的适用性;从基本公共服务资金配置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构建了省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以云南省的县(市)为样本,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进行实证模拟评价;提出建立绩效评价是完善省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张恒龙  葛骅 《经济经纬》2012,(1):132-136
笔者通过对中国3大类转移支付: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绩效进行分析,指出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由于政策设计初衷和运作机理不同,实现财政均等化的绩效也有所不同。而且,地区分配结构也是影响转移支付财政均等化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不仅需要对现有的转移支付的类型结构进行调整,而且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各类补助资金的地区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分税财政体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这一事实分析了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SYS 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财政缺口、财政不平衡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在分税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财政缺口的存在,并不利于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转移支付作为弥补财政缺口、均衡中央与地方财政不平衡的主要机制,对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显著的激励效应。另外,尽管较高的转移支付筹资水平和专项补助方式有助于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激励,但在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的分税财政体制框架内,这一供给激励机制将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分税财政体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这一事实分析了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SYS 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财政缺口、财政不平衡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在分税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财政缺口的存在,并不利于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转移支付作为弥补财政缺口、均衡中央与地方财政不平衡的主要机制,对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显著的激励效应。另外,尽管较高的转移支付筹资水平和专项补助方式有助于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激励,但在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的分税财政体制框架内,这一供给激励机制将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是帮助国民摆脱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省际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本文基于2005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各省基础教育均等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基本结论是:从基础教育的投入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经费在各个地区分配不均衡,差异较大;从产出和效果来看,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发展也不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上级政府承担基础教育财政责任份额不足有关。今后应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过程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效果,当前,我们应弱化、取消非规范性、非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财政再分配工具,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在中国的各省份不尽相同。通过1999—2004年的县级数据,测算了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省内县际间初始财力差异、最终财力差异及其构成。比较研究显示,为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缩小省内县际间最终财力差异,黑龙江省应提高因素法转移支付的标准合理性;吉林省应在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尽量向欠发达县倾斜;而辽宁省则应进一步缩小保护既得利益的税收返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